德伏扎克歌劇《水仙子》@倫敦皇家歌劇院
DVOŘÁK Rusalka / Opus Arte OA1384D
文:劉志剛
比起同樣由 Asmik Grigorian 擔綱的 2020 年馬德里《水仙子》,Ann Yee 和 Natalie Abrahami 的倫敦製作較嚴格地遵循童話故事的脉絡。然而,這部歌劇仍被重新塑造成「人類對自然的冷漠、及隨之而來的掠奪」的寓言。
序曲的空中芭蕾舞劇(高難度啊 ),王子在魯莎卡的懷抱中游進游出。隨後,身穿苔綠色衣服的木精靈在開場戲中嘲笑水妖精。當到了人類世界,我們意識到在王子狹窄的宮殿裡充滿了奇形怪狀的物品,明喩對大自然的侵犯。他的婚禮賓客們在煙駁煙的抽著,並在身上塗油。在第三幕,被污染的湖水變成了骯髒的紅色;木精靈們被王子婚宴的垃圾纏住了。
至於外國公主變成公爵夫人,JeŽibaba 由女巫變成「一個明智的、永恆的精靈」,就是沒必要的改動了。王子和公爵夫人之間的遭遇凸顯了洶湧的情慾,值得一記。真正令人不安的時刻,是 JeŽibaba 如何促成魯莎卡從精靈到人類的轉變:用刀砍她的背,從其體內取出一件有觸手的生物,放入煲裏!魯莎卡的背脊血跡斑斑。
我留意到 Opera Today 的 critic 看過現場之後,說「在第二幕,一個沒有諷刺或魔法的苔蘚童話變得有點垃圾,大概是出於對 “當代” 的渴望吧。… 充氣玩具動物大概是為了暗示與大自然真實動物的距離,但由於沒有人知道究竟發生什麼,所以它們看起來很蠢。」
然而從音樂上來說,這 Covent Garden 製作的許多東西都很精彩。Grigorian 的戲劇性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在 opera 後段的表演,情感源源不絶釋放,讓觀眾屏息凝神。例子?在第二幕她與水妖那場景的絕望,以及與 David Butt Philip 飾演的王子的最後二重唱。Philip 的王子除充滿熱情,也以優美、準確的音樂措辭,傳達了角色性格的脆弱和複雜性。
俄羅斯男中音 Aleksei Isaev以Vodník 首次亮相 Covent Garden,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低音有點渾濁,但高處卻充滿力量。在他的第二幕詠嘆調(對女兒如何被男人的世界所迷惑感到悲傷、絕望)中,展現巨大的權威性。
JeŽibaba 的 tessitura 對 Sarah Connolly 是有點高,儘管她激烈的性格塑造是毫無疑問地恰當。Emma Bell 飾演的公爵夫人充滿控制欲。還有可愛的木精靈三重唱,精緻啊。
Semyon Bychkov 的指揮非常出色,他寬敞的 tempo 讓情感和細節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就像一首由三個樂章組成的交響曲,前兩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樂隊也奏得十分好。無論您對 staging 有沒有疑慮,從音樂出發,這是一流的《水仙子》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