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音歌后」珍金絲真人真事 ‧ 新製作首演夜

窩心的音樂題材話劇:《輝煌.GLORIOUS!》

文:劉志剛

看了一齣話劇、一套電影,兩者有頗多共通點。二者的主角都是唱歌的女人,都有一點年紀了,二人都被愛她的人簇擁著,否則,她倆會很(更)慘。

不同的是,一個是走下坡的、曾被譽為女神(La Divina)的世界最頂尖女高音;另一位由頭到尾都是業餘的歌者(唱女高音的曲目,及其他 genres),用自己的錢(嚴格說,是豐厚的遺產)去經營自己的「演唱事業」。

後者,是梅麗史翠普都曾扮演過的「走音歌后」珍金絲(Florence Foster Jenkins)。

我看的,則是根據 “Lady Florence” 事跡去編導演的話劇《輝煌.GLORIOUS!》的香港首演夜。

Stephen Pile 在 ”The Ultimate Book of Heroic Failures” 中指出,無論是在 珍金絲 出現之前或之後,都沒有人能夠如此徹底地將自己從樂譜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Florence Foster Jenkins 現象之所以出現,與 Camp 有關。在這裏,Camp 這個字跟「營地、陣營」無關,而是一個與「戲劇性、俏皮和誇張」相關的詞。明乎此,才會明白這位名媛在上世紀 1920 到 1940 年代成為紐約音樂界名人、Cole Porter, Lily Pons 和 Sir Thomas Beecham 等猛人都是她粉絲、歌王 Caruso
也是她的 Verdi Club 的榮譽會員之底蘊。

1946 年一篇 珍金絲 訃文說:「她的耳朵一直處於內聽的狀態,只能聽到輝煌的音調,可惜這些音調永遠不會平息觀眾們的歡笑。」也就是說,她從來未「聽到」自己真正的歌唱。

表面上,這位名媛可笑亦可憐。這齣話劇集中交待 珍金絲 身邊兩個「愛」她的男人如何在其人生下半場支撐她。

Cosmé McMoon 是位年輕的鋼琴手,在見 珍金絲 之前只是「縮在吧檯後面沒人看得見」的琴師,彈點甚麼消遣的調調兒。當他知道這個準僱主唱歌走音真相,第一個反應是想不幹。可是 珍金絲 喜歡他,出 Bar 的三倍人工請他為自己伴奏。McMoon 由「鬼使你窮頂硬上」心態開始,漸漸了解到僱主雖然唱歌走音但人品好,成為了她忠心的支持者。(在 珍金絲 自資、只賣給自己朋友的錄音中,可以聽到 McMoon 努力作出調整,以彌補她不斷的節奏變化和錯拍子。但他幾乎無法掩蓋她不準確的音調。她選擇表演的困難歌劇詠嘆調 —— 完全超出了她的技術能力和音域——只會突顯她的缺陷。)珍金絲 的另一個重要男人,是英國演員 St. Clair Bayfield,他倆認識後,開始了一段模糊的同居關係直到她的生命終結。St. Clair 也是她的經理人。

在這台兩小時長的劇中,音樂部分不重。對於飾珍金絲的嘉蘭(Jacqueline Gourlay Grant),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她是仔細推敲過真實的 “Lady Florence” 的錄音並在自己演出裏「複製」之!戲劇表現上,人們應該頒一個 Grand Prix 獎給她!她把這個話題人物演得唯肖唯妙,令你大笑,又搏取了觀眾的同情心。

對飾 McMoon 的 孫麥凱(Micah Sandt)我又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我從來敬佩那些能夠邊玩著音樂(不是機械式的)邊談笑風生的人。他的一手琴(無論是彈 Porter, Mozart 或 Bizet)不錯,演技一流。比起 St. Clair 的誇張談吐舉止(我不是批評飾 St. Clair 的潘基仕 Christopher Price 呢,St. Clair 本來就是演莎劇的),扮演靦腆含蓄的 McMoon 其實難度較高。孫麥凱亦適時拼發喜劇感。其他音樂部分,就是這節目的主辦者香港城市室樂團(CCOHK)的一支弦樂四重奏演的兩段 quartet 音樂。導演黎燕欣在場刊指出,珍金絲每在自己的演唱會安排弦樂四重奏演她精心挑選的曲子作為 interlude 過場,讓她的嗓子可以休息。劇作者/編劇奎爾特就指出,這齣劇在世界各地成功上演 20 載卻從來未用過弦樂四重奏來演出,他展望哩!

事實上是挺不錯(因為他們奏得好),私下認為,主人家應該安排增加弦樂四重奏之「曝光率」呢!

扮演只說西班牙語的女僕 Maria 的文祖娜(Joanna Montefiore)相當搶戲。要是她的部份擴音細聲一點,會更適宜。

城市室樂團在宣傳這節目時,曾引用兩份英國報章的評價:”Comically sublime” 和 “A glittering comedy with a heart”;完全正確!

希望城市室樂團安排重演,屆時你便不要錯過喇!

文首提到的 La Divina,自然是 卡拉絲(Maria Callas)。我看了電影《美聲歌后:瑪麗亞》的優先場。下回分解。

***劉志剛先生上一篇文章:【 Albert Edward Sammons – 從一個英國演奏家的 CD 看百年前音樂界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