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Fi 基礎談 三十:導線

(相片為示意圖,攝於 2015 年東京國際音響展)

訊號線,喇叭線及電源線,是 Hi Fi 基礎重要之一環,對整體音響質素影響很大。玩 Hi Fi 最過癮的時刻,包括拔掉舊線換上新線而預測有何不同的再開機前一剎那。

本文集中討論訊號線和喇叭線,因為上期講電源時已談過電源線之重要性。各位認為電源線不致於太影響組合音色的朋友,敬請過目上期“Hi Fi 基礎談",並在可能範圍內實驗印證一下。今回提及之“導線"一詞,原則上雖包括一切傳送聲波及電波、光波之線,但大多數時間只涉及訊號線和喇叭線。

自有電氣化擴音以來,導線是一項想當然的工具。由音響重播技術角度來看,導線的功能,只要能夠準確無誤地傳送聽頻範圍週率,絕無加多減少,便有 100 分。

起初,科學家們認為傳送聽頻的導體俯拾皆是,何須傷腦筋哉。基本條件,是低電平傳輸易受外界干擾,所以要加上屏蔽,高電平傳輸(如喇叭線)就可以免屏蔽。此外,專家寫包單,任何一條用銅造的導線都有 100 分功能準確無誤地傳送 20Hz 至 20KHz 之聽頻範圍週率。玩單聲道擴音機時代,書本上寫着的導線守則,是:屏蔽線不宜用太長。喇叭線宜用 18 號單支。

發燒線始自日本

所謂“單支",是今人口邊掛着的“solid core"線。據書本解釋,用 18 號芯的原因只是考慮到一般家庭之實用長度。

那時,要計算的是多少呎 18 號線才會產生 1Ω 阻抗。喇叭線的總阻抗在 1Ω 以下可以不理。

各位看官,導線的原則就本來是如此之簡單。最初用的的屏蔽線都是單芯(多股)線,屏蔽網兼顧負極及接地用途。直至動圈式唱頭問世之後,雙芯屏蔽線才開始流行。

發燒友幾時發現導線影響音色?

本人的體驗始自玩第一隻動圈頭那年,約 1955 年,Grado MC 頭。訊號線的屏蔽功能、長度、MC 升壓器受電場的干擾情況,訊號線貼牆惹起的哼聲,和接頭焊點氧化影響清晰度等,統統由玩 MC 頭的流血經驗引起。直至 SME 3012 唱臂在 58 年降臨,我們對屏蔽線的認識就仍只一點點。

歷史上第一家向世界音響迷灌輸導線影響音色的 Hi Fi 製造商,是日本 Mogami。這是當時日本最高級的訊號線 OEM 廠,他們一方面推銷 Mogami 本牌產品、一方面大量為其他牌子按所要求的規格生產。Mogami 的宣傳做得巧妙,透過組織得好的公共關係,利用適當的媒介深入推廣,而非靠廣告。

Mogami 的研究,揭開了導線非線性失真之謎。原來 Mogami(和其他人)已懂得運用各種不同的繞線技術去臻至不同的音響效果。主要是電容、電抗值的控制及微調,從而營造出非線性響應。任何牌子,都可向 Mogami 訂造高、中、低任何部份突出之導線。

由此看來,導線的絞繞技術影響音色,是日本人所發明。世界 Hi Fi 專家們頻說日本製導線一味研究原料而不理絞繞科技,是不盡不實。

Mogami 的研究部門,曾經走火入魔,設計過一些導線,竟然會產生鈴振(ringing),燒擴音器。這件事才令我們普遍的注意到導線與器材之間的介面效應(Interface)問題。事實上,儘管若干年後電聲學界在導線的質料、股數、口徑、屏蔽、編織、焊接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及了解,但對 Interface 的個別效應仍然好難預計準確。因此,Interface 才是影響整體音色的關鍵。

單支線捲土重來

怪獸 Monster,是歷史上首家將導線製作變成千萬金元企業的公司。怪獸頭頭 Noel Lee,令全人類認同導線是一種最昂貴的器材。Noel Lee 的宣傳矛頭,針對導線的線性、瞬態及寬頻帶。他推翻了 20 至 2 萬週傳輸的陳舊理論,認為音響專用的導線必須起碼以 10 萬 Hz 為上限,否則就會引致相位失真及瞬變失真。

怪獸的理論,具有壓倒性的說服力。一時間,導線潮流,趨向着更粗更多股數的牛角尖發展。

時至今日,導線的品種已達到無奇不有的爆棚階段。怪獸研究出混合粗幼芯絞繞的“超線性”結構,也深入探討各類不同填塞物(filler)對電場、干擾等的反應。用多種不同合金絞繞而成的導線設計,也成一股風氣。

返璞歸真,單聲道時代書本上寫了下來的“18 號單支",竟然像澳洲回力刀一樣打個大迴環斬殺返回出發點!

萬變不離其宗,solid core 可能是 Interface 效應最易控制的導線之根。可是,Noel Lee、Otala 那班新派所主張的 10 萬 Hz 響應理論又是否與“18 號"互相矛盾?

集膚效應(Skin effect)是電子學上一項早已被發現的電波傳導特性,愈是高頻的電波,愈是愛沿導體表面運行。反之,週波愈低的電流,便愈喜歡鑽入導體芯部運行。這一種電子物理現象,人們以前是看不見,聽不聞,還以為絕不影響聽頻(2 萬 Hz 以下)。今天,集膚效應於視與聽兩方面卻赫然在耳邊眼前。

Hi Fi 錄影機能夠將音響及影像同步記錄在錄影帶的同一軌跡上,音頻鑽深一層因為波距較長。而波距短的視頻就錄在表層,和音頻是河井二水,各不侵犯。

聲頻之傳導,先要有足夠的表面讓高音通行無阻,又要有足夠的內層讓低頻潛航暢順。據電腦計算,中古時代的 18 號單支,高頻上限的 -3dB 點是 20KHz。最緊要認清楚,是把單支導線的口徑加大,實際上只是相對地將導線的表層面積縮小。玩 solid core 之道是要找到一個平衡狀態最好的線芯粗度,這方面的計算辦法就出現很多派別。我們這半年來臨床實驗了各種“非音響專用"的 solid core,即幾毛錢 1 呎的“家電專用"單支線,就從未聽到過有全面性的全音域優異演出。

無酸銅的意義

焦點似乎在導體材料上,一般質地最好的家電專用 solid core 電線,都是用高純度銅製成。高純度銅與 OFC 無氧銅其實差不多,氧也是雜質,純度愈高的銅,其含氧成份亦愈低。OFC 是將高純度銅中之氧份再進一步降低的高科技。OFC 之日文“無酸銅"的一個漢字“酸"卻令人誤解(正確解釋是「氧」)。目前,OFC 無論在電氣上,精密工業上,及影音器材上用途極為廣泛。不妨假設絕大部份最高級的電線及音響導線所用的銅均可稱為 OFC,但“無氧"—詞卻與“Hi Fi"、“羊毛"、“足金"等名稱相似。足金及 OFC,均非 100% 純也。

LCOFC是日本科學家鎌田發明的大晶體無酸銅,將同樣長距導體所含晶體數目減至最低,電流的傳輸變得更為暢順流利,因為晶體與晶體之間的界面實際上是產生電阻電容的裂隙。LCOFC 的優點已被公認,目前已有其他科學家發明了不侵犯日立註冊 LC 專利科技的大晶體銅及大晶體鋁鑄造法,PCOCC(古河)是其中競爭最勁者。此外,金、銀、鋁、及各種合金的優點也各師各法。

似乎,平衡度優異的 solid core 導線,要視乎科學家在 OFC 或 LCOFC 或 PCOCC 或 LNCOC (你唔死我死)的 Core 表面上加工鍍一層甚麼東西了。

導線可以產生電場,電容,電感,電阻……這些由 Mogami 時代開始就注意到的事,引申到一連串奇妙的電氣/物理現象。

最原始的問題之一,是:究竟較長的喇叭線好還是較長的訊號線好?

最忌打餅最好凌空

答案分兩派,堅持己見者都有經驗及實踐支持,而我是寧取較長訊號線的一派。理由是訊號線有屏蔽保護,抵抗干擾本能強一點,可以拖得遠一點。而喇叭線若長逾 20 呎,就大把機會與地板或牆壁構成電場、電容。這種反應,電子學上稱為 dielectric effect,它對屏蔽線的影響輕微得多。

香港市區內大厦林立,氣候潮濕,居住環境與外國不同。我們玩音響切身體受的經驗,有時實不足為外人道的。

本文較早時講過第一回玩 MC 頭發覺屏蔽線貼牆惹起哼聲之現象,本地十分普遍,而在木材建築及濕度低的西方住宅,卻不能理解因何有這現象產生。我以前的住所是間哼屋,別處無哼的器材,一抬到舍下便大把機會起哼。大厦的牆壁、地台是個隨濕度變動的電場,鋁質窗框是一組巨型天線。我家的喇叭線、訊號線全部必須凌空,不讓它們貼牆貼地。唱盤絕不能擺近窗口,不然的話,head amp 會收到無線對講機和無牌廣播電台的播音。

喇叭線貼地拖地對音色有重大損害,記得好多年前與方沛然、陳經綸等一齊去老詹家聽音。(Good old days!)詹家左聲道的喇叭線過長,被胡亂丟在地上打餅。我們聽了一輪聲,總覺兩聲道不平衡。當時後級為天龍 POA-8000,喇叭用 B&W。唯一可賴的是老詹自製的土炮前級。

最後,不知何來靈感,老方忽然趨前俯身執起盤在地板上的一截怪獸線。說時遲,那時快,坐着聽音的老雷、老詹、老陳齊聲嘩然。就在老方執起怪獸線的一剎那間,左聲道音色有如撥開雲霧,晴天萬里。老詹即刻將左右兩聲道喇叭線裁到有幾短得幾短,凌空而駁,整體音色清晰度再有改善。

其時,我家用三路電分音推 3 組 14 只單元,後級叠在二柱喇叭中央,由此伸出喇叭線最長的一條不超過 6 呎,全部半天吊。電分音與後級一組,由前級拖一對 25 呎怪獸線(或 Namiki,交替用)入分音器,也是半天吊。我不用橡筋(rubber band)吊線,因為橡筋不耐熱不耐潮,棉繩或捆紮園藝小植物用的膠帶最佳。

幾年後,在一個雅典做東招待 Infinity 社長 Nudell 的晚宴上,我將導線必須凌空懸掛的經驗告訴 Infinity 的 Leon Kuby。Leon 對此極感興趣,返回羅省後一星期,他給我一封 FAX:

在試音室裏架起 Infinity RS1B II 和 Conrad Johnson 組合,測試喇叭線貼地與凌空的分別。沒有人聽得出有何不同。

Leon

天書力讚單支線

導線與組合的介面效應 Interface,令每一處地方,每一環境配搭都產生不同的 AB 比較結果。我家的組合,清楚分辨得出怪獸和 MIT Shotgun 線之寬闊音響台、3D 感,的確比 Solid Core 更勝一籌,這包括 Madrigal 的 Solid 扁芯線,但多股粗幼芯線在大音量時中高頻有較多「開叉聲」。這現象在一早開始試 Solid core 時已知道。(CC Poon 最熱心,去年中特從美國空運來大包 Radio Shack solid core 平價 20 號漆皮線。)澳洲的 Space & Time 線抵港,即掀起 solid core 熱潮。德仔叫我試,喇叭線有單支及孖支(打孖上)的用法。當然,德仔說大夥人試過都話單支好,我試了幾天對他說孖支好,同時 Space & Time 訊號線也是孖支好聲過單支。幾個月後 Dick Olsher Stereophile 發表的轟動性報告,講到 S&T 喇叭線時也說孖支好。

Alvin Gold 在 Stereophile 批評多股導線及多股粗幼芯導線的“開叉"音響特性是我們一早都知道的現象。尤其播放數碼錄音,在級數略次的組合上,開叉聲愈是明顯。換上 solid core,開叉現象被抑制,左至右闊度同時縮窄。MIT、怪獸的頂級導線提供更宏偉 sound stage 是肯定的。另一方面 S&T solid core 之超值優點也同樣肯定。

現場演奏亦有開叉聲

多股線之中,最超值者是瑞典 Supra,它具有生猛的跳躍感,音色很精神。

多股線的開叉聲,以我的測忖好比一部水平解像度 1,000 線的大銀幕電視機不宜近觀一樣。我們要多多參與真實的音樂會,就明白,坐在前十行內聽到絃樂組的開叉、撕裂聲很駭人。而坐在 15 行後面的話,開叉、撕裂聲即大為減少。可惜,這種真聲混上喇叭失真及電源噪音一起重播,就會成為頗不悅耳的音色。愛樂者不妨回想一下,過去 15 年來訪港的世界級管絃樂隊,有幾多隊的絃樂音色不在大聲時開叉?事實上,音樂師在噴射機後遺症及樂器質素欠佳的條件下演奏,音色似數碼多過似模擬。噴射機後遣症通常在抵埗後第二晚最嚴重。樂器質素欠佳的原因較少人知,事實是,任何世界級樂隊在出國旅行演奏時,十居其九都會將名貴的 Strads、Amatis 和 Guarneri 鎖好在保管庫裏。老兄不信?快趁維也納愛樂團訪港時問問他們。

錄音師當然明白絃樂的開叉聲不宜任它播出,所以都千方百計去抑制甚至消滅它們。這行徑無疑是為更真實的重播而把真實感除去的妥協。

最超卓的科技尖端中高音揚聲器,例如 Magnepan、Quad、Martin Logan 及 Apogee 等,開叉聲(揚聲器本身的)極少,因而在播放上述經 EQ 處理中高頻滑如 KY(幸勿倒轉植字)的錄音,便覺缺乏臨場感。

電源噪音是開叉聲的工廠,在這端裝上一個適合的電磁氣干擾(EMI)濾波器,好處比換一部超兩班的前級更明顯。

導線械鬥欠公平

喇叭線與喇叭的匹配,除了磁氣、阻抗、電容的 Interface 外,線性特性又是個致命因素。靜電揚聲器的電場對喇叭線有很犀利、令你出乎意料之影響。配靜電揚聲器有最美中高音的線,應用在電動式喇叭上,效果可能有天淵之別。所以,我從來不相信,也不會策動甚麼導線大火拼之類的械鬥。這些結果,只顯示出某時、某地、某組合在某溫度、濕度環境下所聽到的聲音。

但是,讀者們最喜歡看到沙塵塵滾滾、血肉橫飛的 Hi Fi 暴力鏡頭。這可能有趣,但報導者有無考慮過一切客觀條件對一切參與比試的產品是否絕對公平? (原文刊於 1988 年 10 月號《Hi Fi Review》,作者 雷明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