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Fi 基礎談 四十六:綫篇(五)

以下的選擇題,多年來凡見到有代表性的專家我都一定會問:

假如你無法兩全其「短」的話,你會選擇較長的喇叭綫還是較長的訊號綫?

我本人寧取較長訊號綫,但不否認別人寧取較長喇叭綫有他們的理由。

幾年來,經我採訪過,來自世界各地的電聲界人馬,除了 Luxman 的早川齊表示模稜兩可,要看實際環境之外,其他都一面倒,寧取較長之訊號綫。

來自 Meridian 的 Roger Walker,那一次是要推銷沒有喇叭綫,只有訊號綫的擴音揚聲器,所以對這問題有所準備,最具參考價值。

長喇叭綫四大缺點

Roger Walker:「較長喇叭綫與較長訊號綫的孰優孰劣,爭論起來,長喇叭綫輸了以下四大缺點:

1)喇叭綫損失的是電流,訊號綫耗損的是電壓,後者較易補償。

2)喇叭綫較易受到 RF 的干擾,大部分擴音器在揚聲器端子的回路上加裝RF濾波綫圈,可惜這綫圈在不同情況之下足以大大降低音響質素。

3)在揚聲器端觀之,任何介乎音圈與擴音器輸出管之間的導體,都是擴音器的一部分。因此,揚聲器音圈所承接的控制力,即緩衝率(damping),實際上應該在喇叭綫之末端,即音圈那一端測量。當喇叭綫的全長總阻抗是 0.1Ω 的話,緩衝率 1,000(8Ω)的實用值便只餘 100!

4)喇叭是一件電阻值變化相當大的馬達,相對之下,擴音器輸入端的電阻值却十分穩定。故此喇叭綫內所傳送的電流就更容易受電抗、電阻等的動態因素變化的干擾,訊號綫內所傳送的電壓就較易控制。」

至於綫的指向慣性,又如何看法呢?

喇叭綫和訊號綫,在用過了一個時期之後,便呈現指向性,若將它首尾倒轉用,它便會起碼有三五天似新綫時的粗糙音色要重新煲過。

第一次讀到有關指向性原因的解釋,又是那 TAS 神槍手 Enid Lumley,她認為指向性是綫原料所含雜質引起。雜質是一堆一堆的二極管(diode),分佈在綫內裏,電流由一端沖至另一端時,本來不統一的二極管極性,漸漸被磁場的「足印」踩至正負極都排列為同一方向。把綫倒轉用,電流要再花時間去將全部二極管的極性倒轉,那才又算「煲熟」。

Diode 效應較易理解,而且,據 Siltech 的 de Goey 宣稱,純度高達 6N(99.9999)的綫材就沒有指向慣性。

事實却非如此呢。我們手頭上起碼有三個牌子不同的 6N 綫。包括 Siltech,它們都有指向慣性的。

據合理的邏輯推斷,除插頭雜質有指向性之外,綫材的金屬分子在一旦通過電流之後,分子在電綫內會按電流的指向移動,就算在沒有電流通過的時間,電子也照樣繼續移動,而且會維持一段長久的日子。這現象,好比在絕對無重的太空中發射一件物體,這物體會在太空中作無限期的漂遊,直至進入引力範圍。

單支綫捲土重來

近來,導綫的設計及製造有一條反璞歸真之路給部分電聲學家重新找到,那就是單支(Solid core)綫的捲土重來。摩登的單支綫,使用方法亦正與我們 40~50 年代取用 18 號單股紅黑芯綫的常識不謀而合。那時候,“天書"(大概是 Gramophone 的 Percy Wilson 之 HiFi 師祖輩)教落,喇叭綫長度如在 20 呎左右,採用 1 8號 Solid Core 已足夠。據推算,20 呎長的 18 號綫阻抗不超過 1Ω,高頻響應的 -3dB 點約在 20KHz 之間。這是 50 年代初一般家庭用 18 號綫的高級標準。到 58 年立體聲 LP 誕生時,我們多數已改用每聲道一孖 18 號 Solid Core。

而,打從 1960 LP 時代開始,我們都普遍認識到綫與器材之間用以連接的工具對音響傳遞的純度有最大影響。最早的體驗,是發覺用香蕉插的低音輸了給用螺絲旋緊的低音。當然有些喇叭輸入端子只容香蕉插,我的駁綫方式,是把喇叭綫的綫頭打磨乾淨,原身插入輸入端子,然後用木槌將拗開兩橛的尖咀硬木牙簽逐支嵌入,直至填得緊緊。我覺得這樣做比用香蕉插好聲,因為,那年頭的香蕉插結構,接觸點實在非常之牙烟。

此外,在 SME 推出鍍銀 RCA 插頭之前,一般 RCA 蓮花插的構造也十分原始。屏蔽網同時也是地綫,焊在“蓮花"的瓣頂,綫芯是熱(Hot)綫,焊在針(Pin)端。最早捨 RCA 插不用,由 Grace 油浸臂引出來的綫直接焊入土炮王李希釗的前級的那天,是因為臂綫太長,部分貼住牆壁而生哼聲(也是新發現),而 RCA 插又呈氧化,李希釗替我將臂綫剪到剛夠,輸出端直焊了入前級裏面。那回音響質素的改良,都算犀利。因此,很早就明白接綫工具任何點好法都好不過焊。而本人的焊工幾十年來從未入流,每遇精細工夫,都要找高手代勞也。焊錫及各類錫綫之應用,是一門專業學問。

由此而引申出最基本的道理:最好的插是無插,最好的綫是無綫,由電變為聲的最理想傳輸距離是零。

有插靚聲過無插的原因,和長綫靚聲過短綫的原因,主要是介面令音響有美化(Euphonic)的感覺,絕對不是傳真度被提升。(未完,待續)

原文刊於 1990 年 1 月號《Hi Fi Review》,作者 雷明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