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Rockport Technologies

若然你以為 Rockport Technologies 打從一開始就是個研製喇叭的 High-End 品牌,或只見過他們的喇叭作品,那究竟係年輕人,你太年輕了?抑或跟你發燒齡尚淺有關?不打緊!Rockport Technologies 創業至今三十多年,雖憑黑膠盤、臂在 High-End 界打響名堂,但當進入第八年頭後,他們就心無旁騖地,全程投入去喇叭之研製,直到今天。

Rockport Technologies 創辦人兼總設計師 Andrew Payor

如有不知情者懷疑他們因黑膠盤、臂設計不濟,故才轉向,那我必須告訴你,Rockport Technologies 的黑膠盤、臂不單非常了得,更是劃時代兼超前的 Top-End 作品,他們早就玩轉真空吸、氣浮軸承、氣浮直臂之同時,更將天然石材、聚合物、金屬、碳纖維等物料複合,活用各種物料不同的阻尼、惰性、剛性等特點,加上各種先進的電機架構,將黑膠盤設計推上頂峰,只可惜遇上黑膠歷來首個低潮,唯有作出取捨。

Rockport 過去的黑膠日子,讓我實實在在地見識到 Rockport Technologies 在研發、用料及製作上毫不妥協的態度,而這態度,當全盤投放到喇叭之研製上繼續爆發後,在先進的複合材料運用技巧、不惜工本又繁複的製作工序下,一款又一款叫發燒友垂涎、雙眼放光、輾轉反側、O 咀、驚嘆的 High-End 以至 Top-End 喇叭作品,在過去三十年間逐一面世。

Rockport Technologies(下稱 Rockport)創辦人兼總設計師 Andrew Payor 說:「多得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已開始培養我對音樂的興趣!音樂對我的思考、感觀模式以至對喚醒回憶有著深遠的影響,並一直激勵著我。Rockport 一直是表達著我對音樂的持久熱情,它實現了在家庭環境中,重現現場音樂表演精髓此一艱鉅的技術挑戰。這個探索之旅,始於我的第一台黑膠唱盤,11歲時二手買回來的老式 Garrard 唱盤,從唱針觸及唱片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迷住了!」

1984 ~ 1990 年 – Andrew Payor 於成立 Rockport 之前,於1984年曾 以 Payor Acoustics Inc. 之名去設計小巧衛星式喇叭配超低音的項目。成立 Rockport 以後,第一款打正 Rockport 之名的,就是 1990 年推出的黑膠盤 Sirius,打從一開始,Andrew Payor 已走著真空吸、直線循跡唱臂之路。Sirius 是一款具里程碑意義的作品,Rockport 藉著它瞬即贏得了國際讚譽,亦因此而得到 SONY / CBS 委約為他們度身設計專業用黑膠裝置,而 Rockport 一系列標準化的黑膠系統及揚聲器研製旅程也就此展開。

當初之所以選擇由黑膠系統及揚聲器入手,因 Andrew Payor 意識到在模擬重播鏈中,出現失真最大者,正是把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黑膠盤,以及把電能換回機械(聲學)能的揚聲器,即一頭一尾兩個部份,因此就選擇了在這兩個讓他有最大發展空間的領域上,發揮其所長。

1992年 – Rockport 推出第二個黑膠盤作品 The System II Sirius,一個擁有重達 250 磅巨大約束層阻尼花崗岩底座的設計,並以主動氣浮式懸掛支撐,一套前所未有地先進的隔離系統。

The System II Sirius 黑膠唱盤

1993 年 – 於 1993 年推出的 Procyon,是第一款冠以 Rockport 之名的揚聲器。一套無源三路系統,並帶有由雙 8 吋低音單元組成的均衡電路,再加上 Spectral 公司的 Damien Martin 為其度身設計放大器所組成的有源低音部分。它亦是 Rockport 首次採用玻璃纖維 / 環氧樹脂複合聲箱的設計,並以獨特的阻尼懸掛系統隔離。

Procyon 揚聲器

1994 年 – 同年有三件作品面世,包括第三個黑膠盤作品 Capella,該裝置使用與 Sirius 及 System II Sirius 相同的氣浮軸承,並在其受限層阻尼、丙烯酸 / 不銹鋼複合的轉盤上,採用真空吸來吸平黑膠唱片,再配合全新的、略微簡化的氣浮直線循跡唱臂。底座則以丙烯酸及鋁複合的約束層結構。該裝置採用他們自主研製的首個桌面用主動氣浮懸掛。驅動系統採用外轉子、600 RPM 同步馬達及巨大的 303 不銹鋼飛輪,飛輪再以經過精密研磨的 Kapton 薄膜皮帶去帶動轉盤。

Capella 黑膠唱盤

另有 Series 6000 直線循跡唱臂,本質上是 Capella 唱盤配套的唱臂之鏡像版本,這使得它可安裝在其他製造商的唱盤上。與所有 Rockport 唱臂一樣,它具有超高精度(亞微米級誤差率)臨界阻尼凹槽補償氣浮軸承,跟當時的其他氣浮軸承唱臂相比,它利用高壓及獲得專利的流量特性設計,使軸承具有極高的中心剛度、低流量、本質穩定以及零摩擦的特質,唱臂管約束層則採取高阻尼的碳纖維夾層複合材料製作。

Series 6000 直線遁跡唱臂

同年,Rockport 之名的第二個揚聲器作品 Syzygy 面世,屬較 Procyon 小又簡化的版本。一款三路揚聲器,採用備受擁崇的 Dynaudio D260 高音,ETON 中音及低音等驅動單元。跟 Procyon 一樣,Syzygy 的聲箱採取玻璃纖維及環氧樹脂複合材料夾層結構,並具有 3D 幾何切割式的前障板及箱身,將衍射問題壓至最少。

Syzygy 揚聲器

1996 年 – Rockport 的首個直驅唱盤 System III Sirius 面世,一殿堂級作品,一座重達 535 磅的系統,採用有史以來為音響產品設計的,最先進之主軸承 / 驅動系統。其重達 62 磅約束層阻尼不銹鋼複合轉盤,安裝在高壓、低流量氣浮軸承上,並配備一專屬的渦電流馬達,該馬達使用反饋控制迴路、相位及速度伺服系統參考。小於百萬分之五英寸的指示糾動、無接觸表面、零扭矩波動及 + / -5 ppm 的轉速精確度。唱臂系統則以超高精度臨界阻尼氣浮軸承為基礎的 Series 7000 直線循跡、氣浮軸承唱臂,以確保整個系統中唯一的機械接觸是唱針與唱片的接觸。

System III Sirius 黑膠唱盤
Series 7000 直線循跡、氣浮軸承唱臂

1997 年 – Capella II 面世,乃 Capella 的改良版,具有玻璃纖維 / 環氧樹脂複合底座、升級的約束層阻尼複合轉盤、新的電機結構及約束層阻尼臂板。採用專門設計的流體動力薄膜主軸軸承及無懸掛結構。亦可以升級為配備真空壓緊的氣浮軸承,以及桌面主動氣動懸掛。

Capella II 黑膠唱盤

同年,二路二單元揚聲器 Merak 面世,採用度身定製的 Audio Technology 中 / 低音驅動單元,以及傳奇的 Dynaudio Esotar 高音單元。Merak 那重達 90 磅的聲箱,內外殼由玻璃纖維及環氧樹脂複合而成,中間再夾上特製的粘彈性芯材。作為 Rockport 首個採用度身定製驅動單元的設計,令 Merak 能以其較小的尺寸展現非常寬闊的動態範圍及驚人的低音。

Merak 揚聲器

1999年 – 推出比 Merak 更大、全音域的後續作品 Antares,三路三單元架構下,繼續採用度身定製的 Audio Technology 中音及低音驅動單元及 Dynaudio Esotar 高音單元,加上每隻 Antares 重達 400 磅之下,產生出過去無法達到的動態水平,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大型玻璃纖維 / 環氧樹脂夾層複合箱體所帶來的穩定。

Antares 揚聲器

2000 年 – 更大規模的 Rockport 面世,一款三路五單元揚聲器 Hyperion,度身定製的 Audio Technology 中音及低音驅動單元,以及 Dynaudio Esotar 高音單元,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前障板上,五單元以上、下對稱的 D’Appolito 模式列陣。The Absolute Sound 的 Jonathan Valin 以這種方式描繪了 Hyperion 的聲音:「華麗的音色,巨大的動態來得輕鬆又權威,自然的樂器尺寸及音階,極好的高音及低音擴展……如果你有足夠的空間及資金,它們會讓你盡可能接近絕對聲音。」

Hyperion 揚聲器

2002 年 – 面向更廣泛受眾的 Mira,為 Rockport 首個使用受限層阻尼 MDF 聲箱的揚聲器。其修長的前障板上裝有一 5.25 吋 Audio Technology 中音單元及 Scan-Speak 高音單元,再加 10 吋的側向低音單元,可提供幾乎完整的第一個八度音程低音延伸。Mira 被形容為一款非常完整,兼且先進又高成本效益的揚聲器。

Mira 揚聲器

2003 年 – 推出作為 Merak II 的附件的 Sheritan II 低音模組。採用一 12 吋 ETON 夾層複合材料音盆低音單元,從而令 Merak II 成為一個能展現龐大動態的全頻揚聲器。

Merak II 揚聲器 + Sheritan II 低音模組

同年,再推 Merak Center 中置聲道揚聲器,乃 Rockport 首個家庭影院作品。Merak Centre 採用跟 Merak 及 Antares 揚聲器相同的驅動單元技術,以及先進的箱體結構,即玻璃纖維 / 環氧樹脂內外殼,內外殼之間夾有定製的粘彈性核心材料。

Merak Center 中置聲道揚聲器

2005 年 – Rockport 甚忙碌的一年!推出就在 Mira 基礎上加以擴充的 Mira Grand,以適應更大的房間及更高的聆聽水平之餘,同時保持其兄弟產品般的苗條線條。雙 10 吋低音單元提供深沉而堅固的基礎,並輔以兩個度身定製的 5.25 吋 Audio Technology 中音單元,以及備受推崇的 Scan-Speak Ring Radiator「尖鼻子」高音單元。

Mira Grand 揚聲器

2005 年推出的第二款揚聲器,乃 Mira 系列最後也是最小的一位成員 Mira Monitor(亦屬 Rockports 迄今最小又最實惠的揚聲器)。一款二路書架式揚聲器,配備一個 6.5 吋 Nomex 盆低音單元及一個 1 吋 Scan-Speak 絲質半球高音單元,前置反射孔。

有最小亦有最大!2005 年亦推出巨構 Arrakis,實屬 Andrew Payor 迄今最雄心勃勃的揚聲器作品,亦是 Rockport 歷來最大規模的揚聲器項目。每聲道重量超過 900 磅,身高近 7 呎,三件式複合箱體,採取厚碳纖維 / 環氧樹脂擋板及複雜的掃描曲線,優化的箱體形狀以實現乾淨的聲波發射,避免常見的破壞性衍射問題。矩形外殼,提供了一個非常穩定又惰性的結構來容納驅動單元。

Arrakis 揚聲器

中音及低音單元由 Audio Technology 度身製造,並且首次採用由 Rockport 設計及製造的可變截面厚度、碳纖維夾層複合材料音盆。這種音盆非常輕且堅硬,並為 Rockport 生產或測試過的任何驅動單元中,最高的分析力,足以準確地重現響亮或柔和的音樂訊號的設計。與傳統紙、塑料或金屬材料相比,此音盆技術的革命性改進,為 Rockport 打後的所有中音及低音驅動單元開闢了新路向。

Arrakis 擁有兩個側向 15 吋低音單元、兩個前向 8 吋中 / 低音單元、兩個 5.25 吋中音單元,全用上可變截面厚度的夾層複合材料音盆,再加上 Scan-Speak 1 吋環形輻射器高音單元。每聲道七單元,如此巨大的驅動單元表面積,基本上無論在任何音量下,均可輕鬆再現任何可聽頻率。或許 Arrakis 最大的成就在於,作為一個超大型揚聲器,其聽感上的隱形程度之佳,簡直是前所未有的壯舉!

2006 年 – 作為 Arrakis 直接繼承者的 Altair 面世,其規模、對空間的要求明顯比 Arrakis 友善。其鏡影對稱、重達 515 磅複合材料箱體,既是最少衍射的設計,更是優化聲學比例的權威範例。

Altair 揚聲器

Altair 的驅動單元與其箱體形式及結構一樣先進。低音、中 / 低音及中音單元,全屬 Audio Technology 為 Rockport 專門製作,並使用由 Rockport 開發,專有的可變截面厚度錐形輪廓及碳纖維夾層複合結構音盆。從而獲得的最高分辨率,結合無與倫比的諧波完整性及令人驚嘆的動態。Altair 不單能夠解決了從前只能以靜電方式才能解決,音樂結構中最複雜的難題,更以點音源設計獨有的方式,顯示了正確的音場透視。

2008 年 – Ankaa 揚聲器,採用了可變截面厚度、約束層阻尼 MDF 箱體外,並配備了 Audio Technology 專門為 Rockport 製作的碳纖維三文治複合材料音盆中音單元、Scan-Speak D30 高音單元及一 10 吋側射式低音單元。通過將 10 吋低音單元作側面安裝,得以保持最小的正面輪廓,提供一個通暢的音場視野。箱體優雅的弧形側板、頂部及前障板面,不僅營造出優雅的外形,還賦予箱體巨大的剛度及最小的共振效果。

Ankaa 揚聲器

同年,有比 Ankaa 更強的低音擴展及動態餘量的 Aquila 面世。Rockport 最新一代 6 吋中音及 13 吋低音單元的強大組合,並安裝在其三重層壓、約束模式阻尼外殼及堅固的 5 吋厚前障板的聲箱中。兩單元均採用碳纖維夾層複合材料音盆,並由 Audio Technology 應 Rockport 的要求製作,再配合 Scan-Speak D30 高音單元。

有評論形容,Aquila 提供了真正的解析力 – 這種解析力賦予了音樂的真正本質。

Aquila 揚聲器

2010年 – Alya 的出現,讓空間有限的音樂愛好者,亦有機會享受最先進的聲音。高 41 吋、寬 11 吋、深 12 吋的它,採取二路二單元設計,與傳統的迷你監聽器加腳架相比,利用其落地式架構提供顯著的低音響應擴展。Alya 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 Cygnus 所採用的技術之先行者,Alya 採用了 6061-T6 鋁前障板,並被壓縮安裝到 11 層的高密度纖維板外殼上,同時將粘彈性層夾在中間,從而構建出約束模式阻尼障板 / 外殼系統。這個巨大的、高阻尼的障板,為其三文治複合碳纖維音盆驅動單元,提供了一個非常穩定且無共振的安裝及工作平台。

Alya 揚聲器

技術進程與突破

Rockport 的首個揚聲器作品 Procyon,見證了他們是業界首個以玻璃纖維及環氧樹脂製作強化外 / 內殼(雙重箱體)的玩家。兩重箱體之間,再以帶阻尼作用之聚合物去填充夾層,使之在剛性、阻尼特性及重量上,同時取得重大發展。

2000 年,Rockport 於首個巨人級作品 Hyperion 身上,開始引入航太級多層碳纖維。2005 年再下一成,研製出 Rockport 歷來最大型的作品,身高近7呎、每隻重達 900 磅的 Arrakis,為了讓 Arrakis 的箱體有更佳可塑性,透過先進又精密的五軸 CNC「電腦車床」進行 3D 製模,倒模出如 Arrakis 或 Altair 等線條多變又流暢的流線型箱體,達致更有效控制繞射現象,更精準俐落地讓聲波擴散、投射。

Hyperion 揚聲器

2016 年,現役旗艦 Lyra 之出現,標誌著 Rockport 聲箱之研製進入新里程,雙重鋁鑄聲箱複合物料技術 Damstif,被公認為最先進的設計,就如為聲箱的穩固度、阻尼特性及惰性立下新標準。Lyra 大概由 2011 年起著手研發,並於 2016 年面世。

Lyra 揚聲器

2020 年,建基於 Damstif 聲箱技術,再發展出 Damstif2,並首度應用於 Orion 這最新次旗艦型號身上。Damstif2 聲箱,由鋁材跟碳纖維複合而成,外殼的碳纖維是以達到航太級要求的真空注入方式成形,令持續式的碳纖維結構真正化成一體,成就外殼的高剛性之同時,配合環氧樹脂,也是塑造聲箱形態,尤其前障板面複雜多變線條的理想材料。

內箱兩側由頂到底鑄出 31 道水平龍骨位,既是箱體的強化骨樑,亦大幅增加鋁箱的表面面積,意味跟填充於內 / 外箱之間的阻尼物有更大接觸面,注入超過 115 磅專為 Orion 研發 / 調配的高惰性阻尼物料,形成一層具彈性的夾心層,互相依附得更緊密之下,令阻尼特性提升至最佳水平。

驅動單元與分音器

Beryllium 鈹膜高音單元,由 Scan-Speak 依據 Rockport 要求度身訂造,一種質感細緻,有力又反應快速,分析力超強,連帶起中 / 高音分析力亦一併推高的單元。

中音及低音音盆上的明暗方格圖案,可視為 Rockport 近代作品的標記。複合式碳纖維三文治音盆,由 Rockport 自行研發,並由老拍檔 Audio Technology 代工生產。這一代 Rockport 碳纖維單元,進一步提升音盆的剛度與重量比。音盆的碳纖維材料,每平方米僅重 2.4 安士,以鋼化玻璃合成聚脂為主要成分,再以高壓加高溫(265 度)將之夾緊一層 Rohacell 泡膠芯,合成出複合式碳纖維三文治音盆。

每個分音器都是點對點佈線,以避免印刷電路板類型結構的寄生效應,並使用專門為 Rockport Technologies 設計、度身定製的薄膜 / 箔電容器、電感器及功率電阻器,所有組件都匹配到在 1% 誤差率之內。匹配組件後,再以人手仔細焊接,並經過與實際驅動單元匹配的一系列嚴格測試。最後,每個分音器都以專用的阻尼環氧樹脂完全封裝,務求將磁化及震動干擾減至最低。

當下精品

過去十數年間,Rockport 各現役產品逐一現身,部份更已推出改良版,例如於 2010 年推出 Avior,2014 年推出 Atria,再同於2017年推出現役的 Avior II 及 Atria II,Cygnus 及 Lyra 則於 2016 年先後面世。Rockport 歷來第二款中置聲道揚聲器作品 Taurus 於 2021 年面世。亦可算是 Rockport 最新里程碑的 Orion,則於去年(2022 年)出現,旋即震驚發燒界!

文|陳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