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Fi 基礎談 五十:銀碟與黑碟的供求問題

好多人都覺得,立體聲(Stereo)的播送方式,具有神話性。LP 時代,人們不大相信一枝唱針和一粒針尖怎能播送出左、右聲道同時發聲而內容不同的聲源。這問題,閣下到今日也許仍然不十分了解。忘了它。CD 的 Stereo 訊息貯存和 LP 完全不同,CD 訊息是將左、右聲道的數碼流混合成一道輪流“每邊數一粒"左、右、左、右…的綜合數碼流。鐳射管的工作,是單聲道(Mono)。它將綜合訊息傾倒在一個時鐘頻率操縱的數碼“篩"上,清清楚楚地把左歸左、右歸右。準確無比。所以基本上 CD 是 Mono,其左、右聲道訊息既不似 LP 那樣同時播送,時間上便有“1 粒"數碼之偏差,要加上一個延遲綫路把先行的 1 粒拖慢,使與遲來的1粒同步。這一切,在數碼科技上說,是小兒科。

既然 CD 是 Mono,那末,它若能貯存 75 分鐘 Stereo 的話,便即等於能貯存 150 分鐘 Mono。市上早已有雙倍播送時間的 Mono CD,只要先唱左聲道,然後由頭再唱右聲道便得兩倍時間。因為數碼流的左、右、左、右是 100% 隔離,故此絕無串音問題存在。

推而廣之,CD 又可以貯存 150 ÷ 4C = 37.5 x 4C 的絕對分隔 4 聲道訊息。不過就要把延遲綫路改變才能播送前左右和後左右同步的四聲道。

用數碼科技播送音響,其實道理很簡單,由鐳射拾訊至後級輸出的工序,完全電子化。較諸機械化貯訊及機械化拾訊的 LP,不知進步了多少倍。日後改進升級的大路正剛剛開始,可謂前途無限。

16bit 不能用盡貯音樂

CD 問世(1982 年秋間),已不經不覺 8 年了。早兩年有某科學家發表了一張 CD 只能保存 8 年的恐怖預言,證明了暫未兌現。不過,CD 軟體和 CD 硬體在這 8 年裏的進步卻不盡令發燒友滿意。我們應記得,LP自 1958 推出 Stereo 後,隨着的 8 年,音響播送科技的進步,超越了以前五十八年的總和。好多保皇黨,LP 死硬派甚至認為錄音、軟體兩方面自 80 年開始一個“數碼"大倒退,至今仍未回復至 80 年前的最高模擬(Analog)水準。

既然鐳射數碼科技(請緊記,鐳射本身是一項 Analog 科技)比機械物理的 LP 科技直接了當得多,神話奇跡少得多,為什麼電聲學家們仍未能掌握到其中奧秘,而造出靚過 LP 的 CD 呢?

在過去 8 年裏,人們把最關鍵性的數碼電聲科技缺點歸咎於軟體之先天不足;CD 是一個早產的弱能怪嬰。專家說,5Hz 至 21,000Hz,100dB 動態範圍的資訊貯存,16bit 已足夠,因此造出了 16bit 體系的 CD 播放系統。在這方面,專家們一點不錯,16bit 系統用於音樂訊號貯存應該可臻達全音域,100dB 動態的指標。但,最大鑊的卻是 CD 軟體所擁有的 16bit 功能並不能 100% 用來貯存音樂。CD 轉速由近芯的 500rpm 至周邊的二百餘 rpm,分段、時間顯示等操控資料,起碼要取用了 1 個“浮"bit(Floatingbit,是 CD 裏的跑腿打雜)。此外,目前全世界最超級的 CD 解碼科技,也可能做不足真 16bit 的解碼工作。不論解碼科技是 16bit,20bit 或更高規格,我們實在有權懷疑它實質的功能;耳仔收貨。因此,1bit DAC 優點之背後可能有很多缺點被隱瞞。

目前的尷尬局面,已令 LP 一族對世界僅存的絕種黑碟更視同命根。記得數碼錄音初期,發燒友對數碼 LP 有所排斥,因為後者有數碼聲。後來,在數碼大王 Telarc 的錄音師 Jack Renner 的潛心鑽研之下,數碼 LP 的數碼音色開始逐漸消失:Jack Renner 的成就,沿革及突破,背後有講不完的高科技。Telarc 的純數碼運作,令人期望着 Telarc CD 靚聲過 Telarc LP。結果卻仍然相反,這是十分諷刺性的現實。

擴音器,揚聲器,唱頭,唱臂,唱盤,和千萬金元的配件,及玩 Hi Fi 之招數,在過去 8 年來繼續有進步,昔日認為好聲過 CD 的 LP 版,今日拿出來唱,十居其九都有反敗為勝的潛力。

LP 與 CD 比較

昔日,我們提倡 CD 的最優勝條件,是同價位消費條件下,CD 實贏 LP。其時未有 5 萬元以上的 CD 機。3 萬元 CD 分體機那時候的確橫掃一切 3 萬元的盤 / 臂 / 頭 / 前置組合。但,今天的 Hi End CD 組合等閒由 5 萬開始,而LP 組合一跳進這價位就選擇多了。配得好,加上玩家的功力,分分鐘贏了 Hi End CD 一條街位!

目前,LP 組合若低於 3 萬,大有機會輸給 CD,視乎其人之功力。2 萬以下,LP 玩完了,是 CD 天下。

我的意思,絕非叫讀者不買 5 萬元以上的 CD 機。因為,純由 CD 立場看,Hi End 品又比中、下價品優勝得多。不少資深發燒友棄 LP 取 CD,理由是資深而功淺。又或品性孤寒,訂下了甚麼 800 元以上唱頭屬於折墮的家規(這 800 元大限,按通脹,90 年代約為 1,600 元)。換了今天,任何發燒友都清楚用中、下價 CD 機去評判 Hi End 解碼是個錯誤。偏有人推銷用 Studer 730 CD 機的數碼輸出配 Wadia 解碼器!真係笑死人。

CD 之所以將 LP 淘汰,除因後者麻煩多,處理保存均有問題之外,更重要是 CD 符合大眾化、深入坊間的條件。香港人玩 Hi End,坐埋有幾多圍枱?香港地聽音室,又有幾多巴仙佔地超過 150 呎?80% 聽音樂的人,會滿足於 5,000 元價位之間的 CD 機,另 15% 滿足於 20,000 元價位的。試問,錄音公司、唱片公司有誰會買你 5% Hi End 發燒友的帳?

所以,1997 之前,或閣下移民之前,就算 20 萬元 CD 機輸了給 5 萬元 LP 機,答案都是:

話之你!

到了 96 年 12 月尾,雷明對 CD 科技又有以下的體驗。

現行的 16bit CD 體制,全球採用已逾十六年。期間,CD 硬件及軟件持續改良,雖始終仍闖不出自己的框框,但最新極級產品的質素較諸襁褓期來說,音色實不止「脫胎換骨」那末簡單。96 年中當我用上了新一代 Mark Levinson No.31.5 CD 轉盤之後,友儕的第一手評語是:「從此可不再聽 LP!雷明有難矣,因為他擁有過萬黑膠!」

No.31.5 煲了只兩三日,便能在一羣發燒友面前留下如斯印象,認真不尋常。而該日示範所放的首兩張 CD,各位均耳熟能詳,聽過幾百次:(一)柴記小提協:慕露娃 / 波士頓交響 / 小澤征爾(飛利浦 416821-2),(二)夜曲!國樂精英獨奏(Saydisc SDL 368)。柴協開章七分鐘音樂,是吾等十年來奉為試音必備之黃金樂章,它表現出體系動態、頻帶、平衡度、音樂感和數碼音色之多寡,冷氣江挾一碟走天涯,能於數分鐘內批定器材之品級,命中率百分百,因而榮晋「江一雞」之招牌,實非倖致。「夜曲」第 4 節《漁舟唱晚》由陳文昌琵琶獨奏,「牙擦蘇」憑此錄音考驗器材分析力、彈跳力、殘響交代和重播的逼真度,亦永不失手。當晚,柴協的抑揚頓挫,收發自如已是意料中事。No. 31.5 令人震驚的地方,是刻劃琵琶獨奏每粒音符在空間飄盪和徐徐散去的細緻雕琢,效果竟然超越了在記憶中的黑膠。

雖然我早有聲明,由於加添了悉心調校的後置聲道,獨奏樂器臨場感之顯著增長非盡屬 31.5 之功,但一眾人最終均同意 31.5 的音響質素實比其他一切聽過的 CD 轉盤更音樂化。

31.5 能令人渾忘了所聆聽的是數碼聲響,它的動態、彈跳力和傳真度,較諸上一代 No. 31 又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現用的解碼器,是 31.5 的當然配偶 No. 30.5。No. 30 問世比 No.31 早了成年,最初聽 No. 30 須配其他牌子 CD 轉盤。覺得 No.30 音響台的 3D 化超越一切,唯結像力不夠實體,樂器浮在空間,一件件,雖很精緻,但缺乏重力。直至 No. 30.5 配 No. 31,用 AES / EBU 數碼線,才徹底改善了這問題,所以實際上我的 30.5/31 仍有九成新。

Mark Levinson No. 30.5/31.5 組合(賣價約二十萬),雖非市上售價最貴的 CD 轉盤 / 解碼器,但個人認定它是目前用錢買得到的最靚聲組合。

(原文刊於《Hi Fi Review》,前半段寫於1990年4月,後半段寫於1996年12月,作者 雷明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