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專欄:揚聲器睇真 D(2)

真聲不及靚聲!

完全「平平無奇」的揚聲器,即是最中性,無染色的揚聲器,既難製造,更難取悅。在發燒友對出位音色甘之如飴的情況下,揚聲器真的能做到狗口出象牙的奇跡。

作為一種商品,揚聲器的風雲際遇,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君不見,今日巿上炙手可熱的名器 JBL,其創辦 人J.B.Lancing 當年是因生意失敗而吞槍自殺的。

本期文章,多次提及 JBL 之聲,筆者絕無對這名牌低貶之心。相反,筆者對 JBL 的非凡成就只有讚歎。JBL 領創 Hi Fi 品味之潮流,是一派之尊。

JBL Project S5500

Horn – 勁聲一族

「JBL 之聲」由四十年代開始蜚聲 Hi Fi 界,當其時,美國最受歡迎的名牌揚聲器,大多數屬體積龐大,效率至高,號角(horn)襯 12"或 13"紙盤單元的 2 路體系。JBL 憑一款聲壓極強的「壓力驅動」(Compression Driver)horn 嘴和爆炸力無窮的中低音,成為「勁聲一族」之表表者。但,論名氣,卻敵不過 Altec 結構相同的「劇院之聲」(Voice of the Theatre)。其實,上述「勁聲一族」的迫力能源,都是來自 horn 嘴的 2K ~ 4KHz 突出中音和 200 ~ 400Hz 的堅實中低音。這種音色,雖然欠缺多少美感,但其野蠻的陽剛特性卻令音響迷如癡如醉,獲得永不能從音樂廳裡感受到的爆炸式體驗。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忘不了早期 JBL 和 Altec 等「殺死人」的 horn 嘴「搶耳」聲。隨著科技(和發燒友)的進步,人們逐漸趨向於柔順的 horn 嘴聲,但對 12"、15"單元剛硬衝擊氣勢的要求,似乎有增無減。今天,「壓力驅動」式 horn 嘴,柔順度已頗高,而霸氣不減。重播滿員弦樂組,音色鮮明而不再剌耳之外,更饒有一份其他設計所無的質重感。劇力萬鈞的中低音單元,發燒友形容為「快」聲的硬性懸邊(Surround),刻意營造的中低頻迫爆力,和所謂「牛筋」、「松香」味,就是「JBL 之聲」的至高境界。私以為,代表「JBL 之聲」巔峰藝術,是價值不菲的 JBL K2 一族。其中,K2 的弟弟 S5500 則是定價略低而音響質素可能更勝於 K2(S9500)的作品。我說「可能」,是因為未經進一步 AB 比較過。

JBL Project S9500

JBL 之巔

S5500 是款縮水 K2,箱身和 horn 的用料成本低於 K2,它最特色的地方是採用新發明的「充電」分音器。這設計聰明絕頂,分音線路上全部電容器,被一枚 9V 乾電芯 Load 著。電容器群是年中無休般充注了電能,其好處一目了然,相當於全偏壓(Full Bias)的功放管,免除了交叉失真。換言之,充電的電容群好比以純 A 類方式操作,是個「A 級動作」分音器。充電分音器是揚聲器科技一大突破,它的效能很容易 AB 比較出來,只要把電容器的電芯拔去,「無充電」的電容器聲音馬上可聽到。令親自聆聽過充電及無電之分別者,均一致同意充電式分音器的確贏一條街。妙在充電式分音器並不耗電,電芯按自然損耗形式可維持四年壽命,若每年更換一次就保證足夠。在 S5500 之前,我是未接觸過有音場深度的 horn 喇叭,S5500 聲箱向後發射的氣管,只要擺對了與背牆角耦合正確的距離,牆角構成 horn 的開口,音場的深度就出來了。S5500 重播 Pop、Rock 和 Jazz 的優點無疑遠勝於古典,它美中不足(!)

的地方是超高頻滾降,也是所有大音圈 horn 嘴的問題,聽 Pop、Rock 和 Jazz 卻多數不需求如此超高的頻段。本人雖不採用 S5500 為參考揚聲器,但有個夢,相信 100% 古典友同意的是:若擁有兩間聽音室,則第二揚聲器非 S5500 莫屬。畢竟,JBL Sound 是個奢侈的夢。

JBL Control One(1987)

名牌之變奏

近年,JBL 大力推廣中國巿場,對 High End 產品的專注意念似乎沒有以前般起勁。最賣得的 JBL 喇叭是像半本「Hi Fi 音響」大小的 Control One,當然絕不能話迷你 JBL 發出的不是 JBL Sound,但發燒友同時個個知此 Sound 不是彼 Sound。大陸同胞玩音響,除了名牌外,牌子串法簡單易記也十分攞命,JBL 三個字母便是得天獨厚了。此外,B&W、Bose(博士)等牌子的流行,也和「字少」有關呢!

下期續談其他揚聲器的「簽名式」。

原文刊於 1998 年 8 月《Hi Fi Review》
作者:雷明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