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Fi 基礎談 五十三:CD 機靚聲條件

最近,有機會和一位資深發燒友長談,我想他是代表了香港發燒友一個派系-感性派。

他說:「毫無疑問,我們全體公認你在 Hi Fi 理論、知識及古典音樂方面之絕對優勢,但我們喜歡感性派。」

感性派發燒友的定義,是不管理論技術,但求好聲及過癮。

嗯!感性派萬歲。玩 Hi Fi,最緊要係自己聽,自己享受,甚麼叫 Second Harmonic?管它!

感性派發燒友,換句話講,是「宅前有五柳樹」的不求甚解派,當然玩 Hi Fi 也「輒有所得」,但就對 Hi Fi 知識有抗拒心理。

這一類發燒友,選擇器材除了靠自己的感性外,心態方面多少還有些無所適從的成份。他們既然對知識及理論有抗拒,就轉而追求一些 Messiah 式的指引。那個扮 Messiah 的「阿叔」,自己也是缺乏知識理論,甚至一世人只聽過幾場 Concert,但卻懂得利用感性派的感情,和 – 不幸得很 – 無知,去營造局面。

「阿叔」自己不識 Hi Fi 科技,但憑自己雙耳去聽,佢話靚時,未必呃你,不過少不免有商業性。這個想當然,但他所聽到的未必對,因為阿叔雖然可以講你知他聽到些甚麼,卻講不出他聽不到些甚麼。

阿叔話,有部三千另的 CD 機,中音已靚過三萬的一款,「摩」完之後,更連高低音都靚過了。於是,感性派信徒就有照做者,摩機費高達成萬,由阿叔指定的醫院做手術。

扮 Messiah,收效快,收穫大,綽頭變化不須多,感性派信徒倒是前仆後繼。

CD 問世超過 8 年,LP 正在苟延殘喘,感性派發燒友們,似乎該冷靜檢討一下,三千幾的 CD 機怎樣可以摩到靚過三萬幾?

我們有為讀者摩 CD 機的服務,但對每位攜機來摩的讀者,都先令他們知道魚翅與粉絲的分別。摩機可以改善演出,但世上沒有三千變三萬的 CD 機奇跡。

CD 機有甚麼可摩?

CD 機分兩個部份,1 是轉盤,即 transport,2 是解碼,即 Converter。轉盤包括馬達、CD 櫃(或揭蓋式)、雷射管 Servo,和數碼/光輸出等部份,它是一件沒有甚麼東西可以摩的電子/機械硬件。解碼包括數碼處理及音頻處理部份,一般數碼處理部份亦摩無可摩,除非有原廠寄來的零件及指示。所以,總的來說,一部 CD 機可以被摩的部份,只是音頻處理線路、電平掣、插座、供電器等等。

最常見的摩 CD 機服務,是把音頻線路的 Op-amp IC 換上高級品種,同時將音頻輸出改為 Class A。這摩法能提高音響質素,收費數百元。至於改水塘,換插座,換電源線、電平掣、磁環牛等,當然又足以酌量提高音響質素,但整體必須兼顧到 transport 部份所提供之數碼流(digital stream)的準確性和解碼器的準確性。三千幾元的 CD 機,摩極都無法靚聲,其理至顯。請問任何一位感性派前輩中,有無人可以將一部豆泥 LP 唱盤加上靚臂靚頭而出 Hi End 聲?

感性派發燒友,好多以為(連扮 Messiah 的都以為)CD transport 是件毫無重要性的東西, 三千元和三萬元的 transport 的功能都是從 CD 碟上讀出全部訊號,交給解碼部份去處理。感性派發燒友,有好多以為解碼器都可以大摩特摩,化醜為妍。

我雷明亦在此學阿叔口吻,向各位抗拒理論的感性派進一言:「嗱,你地個個最緊要記住阿叔今日講嘅說話,十年後就知我無錯,CD 機嘅 transport 係對音響質素有決定性而且冇得摩嘅。」

轉盤避振最重要

已知影響 LP 唱盤的致命因素是振盪之形成及傳輸,振盪對 CD 轉盤的影響或許更重要。LP 每分鐘轉動 33 1/3 次,如果驅動馬達轉速是 1:1 的話,轉盤所發出的振盪基週為 0.5555Hz,本屬微不足道。若驅動馬達轉速為 500rpm,振盪基週為 8.3333Hz,它的諧波便很容易進入聽頻範圍。唱盤的隆振(Rumble),理論上似乎只影響低頻,但實際上絕不這般簡單。唱針與片紋撞擊而引起的諧振,和唱盤本身的避振,機械接地(將體系本身振盪傳輸出體外的 Mechanical Grounding),和唱盤的諧振點等,均直接干擾到 LP 重播的音響質素。

CD 面世之初,我們都天眞地以為影響 Analog 重播的振盪問題不會發生在純電子化拾音的 CD 身上。豈知,事實正好相反,機械性的振盪令 CD 重播質素劣化,情況似乎有甚於 LP。 就算微乎其微的振盪,都會令到雷射拾音系統產生偏差,要勞動錯誤糾正系統(Error Correction System)去補鑊。錯誤糾正這件超科技,是 CD 重播不能沒有的東西,飛利浦絞盡腦汁,仍然未竟全功,當年是由Sony弄出一個可以工作、「有聲」的系統來。但糾正系統是一個沒有人性的邏輯電路,它只憑雷射管那邊送過來的一幀殘缺畫面去推理修補,令畫面趨於完整,但就絕不保證所修補的東西和失去的東西一模一樣。因此,糾正系統是改多錯多,甚至愈改愈錯。雷射管所讀出 CD 上的訊號,雖然不外乎是每秒鐘又開又關幾萬次的「1」或「0」脈沖,但每秒鐘的錯誤率不應該超過 ±4 次。這個高速而準確的開關,只要受到最輕微的振盪,便產生錯誤。除了振盪之外,雷射管的位置,拾音系銃的設計及安裝、電壓的調校,伺服系統的依從性等等電子/機械,每一瓣都是相輔相成的。

至於馬達的轉速是否準確,除感性派絕少理會之外,連好多有理論基礎的朋友都被誤導。一般以為,CD 轉盤速度是由錄在 CD 上的控制訊號去指令一個石英變速系統,CD 碟由內圍的 600rpm 開始,轉速隨着圓周加大而降低,至周邊部份降至約 250rpm。 漸變轉速即是恆定掃描速度(Constant Speed),雷射管在 CD 上每秒鐘所射到的距離是恆定的。多數人以為石英變速系統絕對不會錯,更兼任何由 1 千元至 7 萬元 CD 機的抖擺(Wow & Flutter)規範都是千篇一律的「測量極限之外」,所以堅信 CD 轉盤的轉速 100% 準確。

事實,平價、甚至中上價 CD 機不少為了降低成本而採用扭力低於國際認可標準的馬達,它們在孭一片 CD 的正常時間,多數冇問題。不過,若在 CD 之上附貼一些用來改善聲音而有重量的 Accessory,則馬達的轉速便因負荷過量扭力不足而減慢。CD 機的石英變速系統基本上有測速裝置(當然,任何 LP 唱盤都沒有),因過荷而轉慢了的情況極為普遍。

OK,讓我們根據上述各點來逐一說明平價 CD transport 不可能靚聲的原由。

平價機點解唔靚聲?

振盪:振源來自馬達,來自主動軸懸掛系統,來自 CD 格(tray),來自機身以外。以上各項,只有來自機身之外的振盪可以運用避振手術去減少,其他都是與生俱來,無可救藥。高級 CD 機採用精心設計的懸掛系統,CD tray 的結構及用料都極有研究,有些機甚至找到了振源的能量中心點,做到效率較高的機械接地方式。大多數中、下價 CD 機的 CD tray 結構單薄起振,機身有用塑膠造的。點會好聲?

改錯系統:理想的 CD transport,最好能提供冇錯的數碼流(digital stream)。退而求其次,所輸送至解碼器的東西,是愈少改錯愈好。如之前所說,糾正系統憑它的邏輯為數碼流的殘缺部份補上一堆「1」或「0」,補過的鑊又係點聲的呢?感性派最想知道。原來,糾正系統愈郁得多,重播出來的音響平衡度愈「臃腫」。時至今日,中、下價 CD 機的刺耳、尖叫特性,比早期製品已經收歛好多。一般來說,比起極級貨,中下價 CD 機的音場闊不過左右喇叭邊至邊(甚至內邊),深度層次感模糊不清,但最突出的地方是樂器、人聲的尺碼比例巨大發腫。筆者參與過一個糾正系統工作量干擾音響畫面的試音示範,印象十分深刻。示範人把 CD 機輸出駁入一台由英國 Cambridge Audio 製造的「錯誤點算器」上,此機有 LED 顯示糾正系統每秒鐘「補鑊」次數,中價機平均是 200 至 400 之間三位數字,有些 CD 錯得多,有些錯得少。示範告訴我們「補鑊」愈多的 CD 重播,樂器 Size 愈巨型,一隻 Cello 的闊度可橫跨左、右喇叭。

三千元 CD 機好聲:扮 Messiah 的人說,某三千元 CD 機的中音都好聲過某三萬元 CD 機。憑其人的直覺,可能沒有呃人。最近我正好聽過一部由扮Messiah 的人指定商號所狂摩的中價 CD 機,據說摩了過萬,靚過三萬。我們覺得音響畫面就正如上述:左至右闊不過喇叭(內)邊至邊,小提琴大如 cello,深度飄忽,定位不定,動態比例範圍窄。但是,可以狹義地講,它的中音音色屬於悅耳那類,尤其是摩過的 Audio 線路,高頻部份懷疑被刻意抑制。

機主本人十分滿意,認為三萬元的 CD 機亦不外如是。

感性派發燒友自得其樂之外,不足為外人道也。感性派可以是 100% 個人口味,0% 判斷。感性派聽到自己鍾意聽的聲音,卻不必、也不需要知道那重播出來的聲音少了些甚麼。

扮 Messiah 的人自己也是感性派,而且深知提倡感性在商業上的好處。利用感性派的弱點,有時可以呃到一些人,希望不是永遠呃到所有人。

(原文刊於 1990 年 8 月《Hi Fi Review》,作者 雷明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