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Fi 基礎談 十三:神經插
發燒友玩 Hi Fi,對金綫銀綫乜插物插一定要講究。發燒襟兄弟到你府上欣賞你的 Hi Fi,第一件事就伸長個酸薑蕎,由唱盆屁股看到擴音器的屁股,檢查一下你用的是甚麼插甚麼綫。總之,在這個黃金時代,講到駁綫就無金不歡。要是朋友看見你全部用的都不外是鎳電鍍插,你的 Hi Fi 權威形象必然大打折扣,說不定 24 小時內全香港都知你係流嘢矣。事關金插與純銅綫或鍍銀綫,是發燒友有錢有料之象徵。一套卅萬元機如果沒有二萬元的發燒綫陪葬,成何體統?
這個問題終於被諸事鬼查根問底地清算了一次,英國一本月刊,花了六個月以上的時間,考驗了各式各樣我們日常 Hi Fi 生活裏所用到的插頭,結果是相當有趣的。
最流行的駁綫插頭,當然是蓮花插(Pin Plug)。普通蓮花插,在零件店裏出售的平價貨,鍍上一層鎳。以鐵片或銅片壓成。高級的銅質比較純厚,特級是鍍銀,超特級則是鍍金。蓮花插之得名,是由於插頭的接地外殼開成四瓣,望之似朵花,但高級插通常只開兩瓣矣。實驗的第一步,是搜集各種質料的插頭插座,放在一個污染的城市空氣環境裏,經歷半年時間,拿出來跟全新的互相比較。實驗結果跟預料並無出入。平價貨色被嚴重侵蝕。鍍銀的表面呈啞黑色。鍍金的表面則完全喪失了原有的光澤,就算用清潔劑去洗滌,也無法恢愎本來面目。不過,鍍銀或鍍金的插頭,在輕微侵蝕的情況下,將表面的氧化物刮去,就會見到裏面還未有經污染的金屬。
蓮花插導電的介質,包括金、銀、銅、鎳(電鍍)和錫(銲接物)等金屬。它們的導電性能比較,以銀為最高,阻力系數為 1,依次是銅 1.08,金 1.37,鎳 4.22和錫 6.87。(好多發燒友一向以為金的導電性能高於一切,其實它的效率甚至不及鋼。)金在發燒 Hi Fi 器材上的超級價值是心理取勝。金光燦爛的插頭,不只看來順眼有權威性,而且可以賣貴好多。除此之外,金的實用價值,只是具有極強的抗蝕特性。
插頭與插座之間接觸情況非常惡劣
實驗證明了一項發燒友不會高興的事情:插頭與插座之間的接觸情況,通常非常惡劣。蓮花插的「瓣」和「柱」,在顯微鏡下都呈現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它們跟插座的「腳」和「芯」根本只能達成「點」的接觸,而非想像中「面」的接觸。插頭和插座之間的匹配,又從來未曾有過任何國際標準的制定,以致出現了日本、美國和歐洲三大類互有出入的尺碼。在匹配時不是太緊,就是太鬆。
一般說,鍍金或鍍銀插都是採用已經鍍了鎳的製成品再加工。電鍍的厚度,通常是 30 微米,聽起來覺得很薄,但發燒友就經常遇到鍍金插插不進鍍金座的困惱場合。另一方面,雖然太緊迫的尺碼會帶來麻煩,但稍為緊湊一點的接觸總好過鬆動。這也是鍍金或鍍銀插導電狀態較佳的附帶原因。
然而,幸勿以為鍍金插一定會自動提供高級效果。我們不妨了解一下鍍金的加工過程,再作討論。真正有效的電鍍部份,是插頭與插座之間的接觸點,包括「瓣」的底部和「芯」的內部,這些卻正是我們看不見,也絕不注意的地方。製品在電鍍之後,如果未經徹底洗滌,就打磨包裝,它的外表和經洗滌的成品毫無分別,本錢卻輕了很多,性能就或者甚至比不上鍍鎳的普通插。因為,在看不見的部位上,它們都沾留着電解劑的沉澱物,足夠在接觸點之間構成誘發失真的電阻或電容。再者,插與座之間產生接觸點的有效範圍,不會超過 4mm 的長度。這 4mm 的環境就十分重要了。現在,假定插頭「柱」和插座「芯」在 4mm 內接觸,但「柱」上那 4mm 寶貴的黃金電鍍面卻有 2mm 被銲錫所掩蓋(50%)!這豈非白費心機?事實上市面上大部份金插綫的銲接方式都是在「柱」尖上錫。由於銲錫在柱尖上造成一粒火柴頭狀的圓頂,故此,接觸點大有可能百份之百經由銲錫傳導。由「柱」的另一端上錫,才能保存純金的接觸點。
清潔插頭與插座保養方法很簡單
插頭和插座在「抽送」的駁接過程裏,都會因互相磨擦而完成了一項自動清潔的行動。有經驗的玩家都會利用這一點來保持良好的金屬接觸。保養的方法,首先是不要讓那些器材安置在空氣潮濕或污染的角落裏。腐蝕了導電點會引起哼聲,非綫性失真和效率的損耗。經常將一羣接綫互相駁接或叉尾反轉插,使插頭與插座有點「運動」和「交換配偶」,既可達成清潔之目的,更能在染污了的金屬表面「刮」出新的金屬接觸點。有時,間中把插頭在插座的位置上略略旋動少許,都能夠改善接點狀態。
多餘出來的接綫,必需保存得妥當,這是發燒友百份之百忽略的一點,金綫銀綫,對玩家來說是用到它時才有地位,平時是一堆一堆地和其他螺絲批老虎鉗等工具棄諸一角。需知金插銀插的保存也要講究抗潮抗油抗熱。大部份高級 Hi Fi 製品,在包裝時都將插頭密封在膠袋裏,當然事出有因。
這篇只根據實驗結果而作出來的詳細報告,又測量了各種金屬在正常接觸狀態之下所產生的電阻力。在紙上的結論是:一切已知常用的駁接導電金屬,由銀至錫,它們的正常電阻量是由千份之三歐至千份之十歐之間。理論上,就算高達千份之十歐的電阻,也不足以對內阻最低(約 2 歐)的動圈頭品種構成具影響性的後果。當然,發燒友們就一致發誓能分辨出金插和銅插音色之不同。
最值得注意,倒是一個可怕的事實:任何目前巿上買得到最靚蓮花插,都無法提供穩定的阻抗值。把它在插座上扭動,一般可以測量出由千份之三歐至千份之二十歐的離譜飄移範圍。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接觸面粗糙不規則所致。最壞的例子,是一個污染了平價蓮花插,阻抗竟然高達千份之四百歐(將近半個歐)!
洗唱片,洗唱針,洗錄音頭的水都有得賣了,洗插頭水就未上市。老友記,如果你得閒過頭,或懷疑你的發燒插不乾淨,你可以用四氧化碳同它們沖涼,然後用厚身餐紙仔細抹拭,更不妨用風筒在距離 21.875 厘米之間吹乾。
唔講得笑,曾經見過有人用帶油質的噴劑噴在插頭及插座上。據說是有防銹及增強電效能的好處。這一招千祈要不得,油質噴劑的積塵特性,使插座變為黑洞。
一般質素的 DIN 插,導電性能遜於蓮花插,除了「自動清潔」效果略佳之外,毫無優點。在各類駁掣中,性能最穩定持久的,是專業用之 BNC 互鎖駁接器。BNC 插跟蓮花插不能互通,換起來也麻煩。
日本好幾種套裝機的錄音輸出/輸入駁接方式,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能的改革。那是背板上的輸出/輸入插取消了,代之以兩對由機內直接銲出來的輸出/輸入駁綫。如果高級機也這樣做法,一定十分無型吧。
但,如此一來,發燒友就失去了比試神經綫的樂趣。又,高級機近日流行用平衡式輸出/輸入端子。平衡式網路傳輸在理論上可降低失真,數碼時代的傳輸系統應走這條路綫。有朝一日,怪獸,VdH,Mark 等都有機會推出原庄 BNC 插的訊號綫。目前,用 Cello(by Mark Levinson)的人都要加上轉接器將端子變“回"RCA 制,豈非多此一舉乎?(Mark 說他的轉接器絕不破壞音色云云)
換插前要考慮四點
原庄跟訊號綫出廠的插,永遠有其本身優點。玩家若要換其他插,應考慮下列事項:
.換了之後,會否真的改善音響。好多人把舊綫拔出換上新綫,馬上聽到明顯之進步,理由是插座在抽送的過程中被清潔了一次。
.焊錫工夫,是否比得上原廠的自動生產作業綫。看官若細讀上文,就要顧及插頭與插座之間的接觸點其實大部份是焊錫。
.所要更換的插頭,是加工品還是特製品。這問題不太重要,因為今日市上的發燒級插頭、插座,都是特製品。
.插頭與插座的特性如果相同,音色會有進一步改善。同類金屬接觸,會有較佳傳導特性。所以,換插頭最好一併把插座也更換。這現象也是“神經綫大戰"賽果無意思的理由之一。
插頭與插座之間接觸狀態,有鎖扣作用的一般提供較佳傳輸功能。多款高價品如 WBT,怪獸插等,均着重銷扣作用。
(原文刊於 1987 年 5 月號《Hi Fi Review》,作者 雷明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