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Fi 基礎談 十八:鐳射數碼初階(二)

儘管印刷品上看見圖片是要「落網」造片才能印得清晰的「半色」有微粒畫面,但今天印得最精美的「微微粒」畫面已經可以和「全色」圖片媲美。條件是,微粒的數量,在同一個單位面積之內愈多愈好。以前,報紙印刷用的電版是用 60 網,即每 cm 含網點 60 粒,60 網印出圖片不僅缺乏色調對比,而且,肉眼可以看得見網點與「黑」位之間的空白位。進步的印刷,用每 cm 含 140 點網片,肉眼望去,這些圖片畫面便看似具持續性,色調對比亦十分接近「全色」照片矣。

為甚麼花這麼多時間在「Hi Fi 基礎談」內向各位解釋印刷技術?因為這是明瞭數碼錄音與模擬錄音分別的捷徑。數碼錄音的基本技術,是將連續性的音波曲綫斬為一粒粒。我們不難想像,曲綫之重造質素,當然是斬得愈細,微粒愈多,就愈是看(聽)似原來的曲綫,而且,色調(音色)的對比也就愈接近全色(現場)。

把模擬式的音波曲綫,先經「切碎」處理,斬成一粒粒數碼(0 與 1),這程序要經過一個「模擬→數碼」(A→D)轉換器。

把數碼還原為模擬,以便輸入擴大器,揚聲器變回原來的模擬音波,就要通過「補鑊」處理。這程序是要經由一個「數碼→模擬」(D→A)轉換器還原了。

至於還原的工夫做得到幾多成,就要視乎「切碎」操作把每秒鐘的聲響斬為幾多粒。粒數愈多,就愈是接近原音。

先前說,印刷圖片的網點數若細至 140,則屬高級品。音響的「切細」率,數碼技術稱為取樣(Sampling)。舉例:鐳射數碟的取樣頻率是 44.1KHz,即是說,CD 碟的數碼訊號每秒鐘「切細」(樣本化)44,100(四萬四千一百)次。為甚麼會採用 44.1KHz 為國際標準呢?據說(信不信由你),數碼波重組過程裏,每個波(Cycle)最起碼要有兩個樣本(Samples)才能還原為「像樣」的模擬波。換句話說,如果CD碟的頻率響應是以 20KHz 為上限的話,一定要 40KHz 以上的取樣頻率去取得「兩個以上」樣本。44.1KHz 的釐定,是要在高過 40KHz 的最起碼標準及 50KHz 難度極高的一級標準上取得妥協。

講到此處,看官當已明白 CD 碟是由每秒鐘「開關」44,100 次的取樣體系處理的脈衝(數碼)制度。但這並不代表目前數碼錄音的取樣頻率就都是 44.1KHz。

CD 碟貯藏的數碼訊號,是把聲波化成每秒鐘開關四萬四千一百次的脈衝,這也是數碼錄音技術之基本理論。數碼錄音技術,是先將聲波化成脈衝,然後紀錄在磁帶上。44.1KHz 取樣頻率,在專業數碼錄音技術上看,水平殊不高。目前一些先進的數碼錄音機,取樣頻率是 50KHz。即是將聲波化成每秒鐘開關五萬次的脈衝。取樣頻率若能再提高至 60KHz,所得數碼紀綠必提供還原得更精細—傳真度更高—的聲波。

是否,數碼錄音就是將聲波化成每秒四萬幾次脈衝那末簡單呢?非也,這只是將聲波無分音量強弱(電平高低)的數碼化。數碼技術上表示(或紀錄)音量強弱的方法,就是本篇一開始時以 0 與 1 兩個數碼表現由 0 至 9 十個數字的二進制之溫故知新了。用 0 與 1 代表由 0 至 7 數字需要 3 個數位就足夠:000=0,001=1,010=2,011=3,100=4,101=5,110=6,111=7。

這條數好簡單:數位(Bit)愈多,所能表現的音量強弱範圍就愈大。每增加一個 Bit(譯「比特」),表現數值便加大一倍:3 位數表現 0-7,4 位數表現 0-15。數碼錄音的音量強弱,即動態範圍,每加一個比特便加強 6dB。一般專業數碼錄音機和鐳射數碼碟都採用 16 比特體制,最高可用的動態範圍是 96dB 左右。而 16 比特的 0 與 1 表現數值,是(2 的 16 次方)65536。電聲學界尚且對目前的 16 比特數碼錄音體制未盡滿意,希望短期內能拓展至統一 18 比特體制。但,可想而知的是,甚至現用的 44.1KHz,16Bit 數碼錄音體制已經是八零年代電腦科技的盡頭。因為,儘管好多人仍然對 CD 不滿,一部 CD 機裏的解碼器,每秒鐘需要準確處理的數碼量,是 16X44,100=705,600!我們先要造成一個每秒鐘能準確地開關七十萬零五千六百次的開關掣。最新的 128 倍超取樣,那 D/A 掣每秒鐘會開關 90316800 次!

記得,有位銀行家對雷明說:「你們講Hi Fi的都是厄神騙鬼,口口聲聲說二十至二萬。我問你世上有乜嘢每秒鐘震得二萬次的?你震比我睇呀!」

真是秀才遇着兵,他不知眼看的波震幾多次,是因為看不見。你講他知 CD 機裏有一堆每秒鐘開關起碼七十萬次的電掣,你猜他會怎說?

他會說:「有何好處?」

是呀,數碼錄音機需要頻率響應達米格級的磁帶錄音機,究竟有何好處?

發燒友說,RCA 在六十年代初用的 Ampex 真空管磁帶錄音機,頻應只去到 18KHz,卻錄出了後無來者的靚聲。電子學家卻不辭辛苦去研究把數碼代替聲波,所為何來?請看下回分解。

 

(原文刊於 1987 年 10 月號《Hi Fi Review》,作者 雷明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