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Fi 基礎談 廿二:鐳射數碼初階(六)

數碼錄音技術上最「欠天然」最受抨擊的缺點,除了把持續性的音波綫條斬成一粒粒之外,上期講那「修正系統」的邏輯也好大罪,我們都明顯知道,修正系統(Error Correction System,亦稱錯誤改正系統)的任務,是企圖借重電腦思維系統去推敲,製造及補償一段數碼流上失落的訊息。在技術上看,一段磁粉脫落了一點點的磁帶,所失去了的數碼訊號無非是幾個 0 或 1 的組合。若有個可追隨的邏輯程序去模倣,由電腦自製那幾個失落了的 0 和 1,在重播時補充上去,是不中不遠的;若不是 0 就一定是 1 那末簡單啦。不過,在實際上看,問題就複雜得多了。因為,這些失去的 0 和 1(管它是磁粉脫落或其他因素所引致的損失),都是音樂訊息。自有電腦以來,科學家們都知道電腦邏輯無法取代作曲家的人腦邏輯。不錯你可以寫個 Program 叫電腦作出貝多芬或柴可夫斯基或莫扎特風格的旋律,但却無法寫得出有靈氣的貝多芬、柴可夫斯基或莫扎特旋律。如果「英雄」交響曲的重播程序中失去了一堆 0 和 1,修正系統都幾難作得出真正貝多芬在這裏所寫的「0 和 1」。故此,任何數碼錄音機或 CD 唱機上的修正系統,都只能修正一些公式化的錯誤。換句話說,數碼錄放音只容許好少好少錯誤。

錯誤修正影響音色

我們聽初期的數碼碟,經常聽到千奇百怪的非音樂噪聲、怪響,甚至高週的持續正弦波聲,都是和「錯誤修正」(不是修正錯誤)作用有關連。

修正系統在數碼技術上的效能,被好多錄音公司認為是聊備一格的設備。像 Decca 公司,就根本對修正系統的「音樂」水平失望。他們主張百份百「沒有錯誤」的母帶及拷貝。

現在又把話題回說至數碼聲是把持續性的音波斬成一粒粒的文首那句。好多人都以為數碼放音的數碼→模擬轉換器所重整出來的音波是形如斷橛禾蟲般一截截地不連接,事實並非如此的。經數碼→模擬轉換器後重整出來的音波,已是持續性的模擬波。轉換器取樣工序,有一個叫「取樣及保留」(Sample And Hold)的步驟,取樣訊號在下一個取樣訊號來到之前,電平高度不會消退。實際上,經「取樣及保留」工序重做出來的波形,已是持續性,但具有輕微鋸齒形。很明顯地,取樣頻率愈高,「鋸齒」愈是「幼細」波形便愈接近圓滑。每秒鐘 44.1 千個鋸齒(CD),自然沒有每秒鐘 48 千個鋸齒(專業)那末幼滑了。

數碼錄音技術,為了(1)噪音低,(2)聲道分隔百份百,(3)動態勁,幾項無可否認的優點而寧願在重播時供應輕微鋸齒形的聲波。此舉是否太空時代電聲專家們之明智決定?好難講。但,無論如何,數碼錄音技術已有段長時期將音頻響應限在 21KHz 上截上,這也是很多人擔心的阻礙。

數碼錄音,儘管技術上並不一定代表了進步,但却在商業方面獲得了一面倒的成功,一般羣眾都在讀了宣傳看了廣告之後,一窩蜂接受了數碼技術,在羣眾的組合上,數碼錄音的缺點被器材不足所掩蓋,所暴露的,却是它上述(1)、(2)、(3)優點。唱片公司在數碼器材上投下了億萬金元,希望所出的唱片銷路有着落。同時,也找到好藉口為數碼碟提高售價。

有了數碼錄音之後,進一步發展,順理成章當然是研究一種純數碼的貯藏及播放體系。Compact Disc(CD)的誕生,是不令人意外的。只是,CD 技術更加超越人類智慧,更加先天不足而已。

電子技術,最弊是三分顏色當大紅。數碼及 CD,在完全未成熟的情況之下便給大企業霸王硬上弓地推了出來,被宣揚為一項十全十美的革命性突破啦。

戴文效應

最早爆鑊的有關聽數碼音響對健康有害的報導,來自 1981 年羅省 AES 會議中。一位從來在音響界不見經傳的戴文博士,在席上發表一篇舉世震驚的戴文報告,掀起了錄音界一場風波。「戴文效應」(Diamond Effect)是指責數碼錄音令聽者產生不良反應,削弱控制肌肉的力量,干擾神經中樞系統。戴文在會議中公開示範,邀請志願人士上台接受三角肌測驗。結果,是百份百顯示,人們在聆聽數碼錄音時,向前舉的手臂在受壓力時頹然下垂,在聽模擬式錄音時,却能保持定力,戴文是位精神病理學家,也是位熱愛音樂的發燒友。十餘年來一直在他的療養院裏研究用音樂鎮靜神經的技術。據臨床實驗,音樂對人的「生命力」(Live Energy)有一定影響,有些令聽者產生「強」的反應,有些則令聽者產生「弱」的反應。令聽者「生命力」變弱的音樂,便會削減三角肌的力量。但據戴文的發現,無論是「強」或「弱」的音樂,只要屬於數碼錄音,就都立刻變成「弱」勢,舉例,卡羅素(Caruso)是個「強」人,他的古老錄音,能令聽者神經鬆弛及增加生命力。

 

(原文刊於 1988 年 2 月號《Hi Fi Review》,作者 雷明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