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期《煮酒論英雄》:LUXMAN L-509X

和紙式純白美學 – 陳偉昌

從錦水堂走到Luxman,由一連串動盪之中回到正軌,重上日本高級音響三甲之位,故事主角今年經已93歲,但活力依然不減。

Luxman在日本高級音響品牌之中,經營策略可說是最為進取,致力開拓年輕人市場,只是,在延續原有產品類型上,漸進仍舊是中心思想。單純從官方資料去理解,L-509X也是逐步改進下的產物,繼承廠方固有技術與設計方針,再作出各種改良。但實際聲音表現,卻非常直接地告訴你,這並非漸進,進步幅度已屬躍進級別,而且不止音效更勝從前,於品味,以及對中性的理解,都大幅超越前作,音樂品味廣泛的音響愛好者,更加不要錯過L-509X,一台有能力令音響回歸簡單、優雅地直率的合併式擴音機。

始於合併機

合併式擴音機,在價格、功能、佔用空間、使用方便等優勢下,穩佔擴音機類別的銷量冠軍,大部分擴音機品牌的最暢銷產品,合併機總是大熱門。對於Luxman來說,合併機又有多一種意義,1961年,即是SQ-5A真空管合併機面世的年分,Luxman正式成為公司名稱,在這之前,「LUX」只是代表他們的音響產品,並非公司名。因此,將合併機視為他們一個里程碑亦不為過。

要數品牌歷史,錦水堂(Kinsuido)與大阪是兩大關鍵字。1925年,錦水堂在大阪成立,最初只是一家進口外國畫作與畫框的小型公司。公司第一個轉捩點是無線電技術於日本成為風潮,錦水堂第二代主事者作為無線電愛好者,配合在進口業務下建立的海外脈絡,不但開始在國外引進相關產品及零件,更開始出版無線電期刊,講解技術重點、線路設計以及最新技術走向。以「LUX」作為音響產品型號的開首,亦是在此時開始。

再見錦水堂,迎接Luxman

錦水堂始於1925年,進口畫作、畫框只是早期主業,及後進口電子零件、設計及製造變壓器、生產收音機等等,才是重點業務。故此,他們在1943年將公司名稱改為錦水電機工業,就名正言順了。

緊接而來的重要轉變,就是方才提到的1961年,改名為Luxman之餘,亦以SQ-5A真空管合併機作一個新開始,進軍高級音響市場。

接下來的半個世紀,Luxman步向強盛,亦不幸地過度擴張,引致數次股權易手,直至最近十數年,出現了一位人物,不但將公司帶回正軌,更訂出比競爭對手更進取的產品策略,令品牌重上日本國內高級音響品牌探花之位,他就是前社長土井和幸先生

Luxman 前社長土井和幸先生

營業額倍增之謎

「我在1974年加入Luxman,至今已有四十三年。當初加入這家公司,我先到當時的大阪總部進行了一個月培訓,及後到東京分部工作了五個年頭,接下來被派到札幌分部。

「在札幌一待就是十三年,起初負責銷售與客戶服務,後來轉至產品研發部。及後,Luxman 總部由大阪遷至東京,我亦因此再次回到東京,同樣肩負銷售和客戶服務。隨後陸續被調至不同部門,每個部門都待上幾年,然後再次回到營業部,不過這次不再是負責一個地區,而是日本全國。」土井先生表示,了解過公司不同部門實際運作之後,接下來就是登上社長之位。

「音響市道不景氣,是我成為了社長之後面對的問題。」只不過,在一眾對手開始謹慎之下,他們反而開展攻勢。策略之一是積極在日本各地舉行試聽活動,土井先生親自擔任主持,與發燒友直接會面。另一成功策略是開發各種USB DAC、耳擴等產品,切合年輕消費者的音樂聆聽習慣。

「在推出各款 USB DAC 之前,我們的主要顧客慢慢上升至六十至七十歲這個年齡組別,如此情況令我覺得非常危險,直接影響公司未來。因此不能再讓客源一直老化下去,我們要做的,是吸引更多年輕人成為我們的客人。自推出 USB DAC 之後,成功令消費者平均年齡下降至五十五歲左右,令未來前景露出曙光。」

第三個重點是藉由各款設有真空管的產品,鞏固銀髮市場。此外,在他治理下,除了在日元匯率高企時,短暫地推出過海外生產型號之外,其他時間,包括現在,從經營、產品開發以至生產,都在日本本土進行。

2016年東京國際音響展期間,我們曾經訪問過土井先生,全文請瀏覽PersonalAudio.hk網站。

Luxman現任社長川上晃義先生

One Body Separate

去年一月,土井先生正式退位,轉任顧問一職,仍有參與部分產品開發,例如最新的真空管放大套件。而社長一職則由一直負責海外業務的川上晃義先生接任,而L-509X正是新社長主導下開發的第一款新產品。他最近接受日本《Stereo Sound》訪問時提到,會努力維持一個可以令工程部門盡情發揮的環境,讓開發本部部長長妻雅一以及旗下工程師盡展創意。

如此背景下,L-509X就此誕生,接替L-509u佔據七年的旗艦Class AB合併機位置。L-509X既是川上社長接任後第一款產品,也是首次引入「One Body Separate」這句口號,重新強調合併機是將前、後級二合為一這個概念。

多功能下的純粹

VU錶頭、音品控制、MM/MC唱頭放大器、兩組揚聲器輸出,似乎是Luxman晶體管合併機的標準配置,不容變更。《Stereo Sound》的訪問之中,副社長末吉達哉先生曾向開發部提出,可否加大機身體積,以放入一套更大的唱放線路,最後雖然未有成事,但L-509X比諸前作,還是有多項不同之處。

新機重達29.3kg,而上一代則是27.5kg。新機頂蓋變得更加厚重,造型亦饒富新意,是原因之一;另一主因是加大了供電部分,由四支10,000μF電容倍增至八支,變壓器從上一代的580VA加大至600VA。

功率輸出雖然維持不變,每聲道仍是120W(8Ω)、220W(4Ω)輸出,不過供電更充裕,亦加大了輸出部分的PCB厚度、採用低阻抗繼電器等等,令阻尼系數增至370,推力與控制力理應更出色,實際試聽亦引證了這項猜想。

L-509X沿用ODNF(Only Distortion Negative Feedback)功率放大技術,不過這是4.0版本(L-509u是2.2),即是次旗艦立體聲後級所用版本。音量控制部分是品牌另一專利技術LECUA1000,取材自旗艦前級C-900u,設計思維不再固定在平面,而是從立體層面考慮,即是充分利用雙面PCB優勢,盡力縮短訊號路徑。

為Class AB架構注入Class A音色?不,它是第三種個性

不知是否象徵L-509X比同廠以往的合併機都要中性、少音染,故此VU錶頭從藍色改成白色?也許實際原因是長妻先生提及的,特意排除LED光源對線路帶來干擾,才有這項新安排。

減少干擾是新機開發要旨之一,尤其要克服加大供電後的磁漏問題。廠方從90年代開始,經已應用頻譜分析儀,分析電路上每一項零件,以幫助思考如何減少噪音,不過,他們強調數據不等於一切,最後把關的還是耳朵,一件試作品聽感不夠好,數據再漂亮都不會令它變成投產型號。

測量以外,Luxman堅持在PCB的訊號路徑走線,不走直角,而是採用一系列圓滑、不起角的銅箔,並且盡可能不改變銅箔闊度,以免影響傳輸順暢度。當然,如何布線、減少屈摺和縮短路徑,是設計PCB時的重點考慮項目。

《Stereo Sound》評論L-509X時提到,它雖然是Class AB合併機的旗艦,但滲入了Class A的音色。實際呢?他們只說對了一半,假如以它推動B&W 802 D3,音色的確帶點暖和感,溫度偏高,不過,這對大型座地揚聲器對它來說,駕馭得有點吃力,要試出它最佳表現,B&W 702 S2才是最佳選擇,L-509X能夠把每邊三隻6.5吋低音控制得張弛有道,同時展現極為中性、直率的真本性。

厚?濃?錯!這叫做高密度

將Luxman L-509X放到大房,以Accustic Arts Drive II、Tube-DAC II Mk2作為訊源,揚聲器是剛才提到的B&W 702 S2。電源線分別是Burmester Power Cord(CD轉盤)、Analysis Plus Power Oval 2(DAC)、Analysis Plus Silver Apex(合併機);線碼線是Analysis Plus Golden Oval Patent AES/EBU;訊號線則有Analysis Plus Silver Apex XLR;最後是喇叭線,選來Audio Note ISIS LX168。

接連播放兩張Erato/Virgin Classics CD,分別是Artemis Quartet、Jacques Ammon的《The Piazzolla Project》;Jean-Guihen Queyras、Alexandre Tharaud的《Brahms: Cello Sonatas & Hungarian Dances》。

L-509X控制力不俗,把一對揚聲器合共六隻低音單元控制得貼服,但並非控制狂,不會侵吞了各種音尾,保持鬆緊有致,起與收同樣完整而線性。

聲音厚度出色,又或更準備地說,是高密度,因為它既表現出木製樂器的厚度,尤其是大提琴,你可以非常清楚地聽到琴弦直徑、韌度,還有琴腔外壁的厚度,同時又聽得到內部細微的共鳴變化,而鋼琴高音的通透感,亦十分出色。透明的高音、厚度剛好的中音、量感充足又收放自如的低音,結合出一種高密度,一種你覺得實在、輪廓清楚、弱音明顯的密度,而非濃度,因為它的聲底還是乾淨的,不會化大、肥厚或是霧化細節。

三合一的流暢

三頻各有特點,但不會各自獨立,一切都是線性、連貫的。音色上,不是朝Class A的L590AXII進發,L-509X沒有暖聲傾向,亦非L-509u那種銀色光澤,新機依然光輝,不過色彩更加純白,高音純淨度也更加出色。這種高音純度,在重播Warner Classics近年得獎的《Aida》中,通過小號、長號展現出來,光輝而不帶沙石,音色非常中性,不是銅管樂器常見的金黃色、厚暖。

只不過,L-509X其實是直率,而不是帶有強烈固有音色,只因一次過播放多張Muse的專輯,Hard Rock風格的電結他,總是帶着結他手用心調校的結他amp失真聲,才可令聽眾覺得火辣、刺激,假如重播系統出手修圓、打磨,那就完全不對味。這台合併機不是「手多之人」,只是注入更多厚度之後,就對所有訊息進行全面放大。錄音是細緻的,它會給你聽到那是細緻的;應該粗獷的,它亦會將火力直接傳遞。

有人認為,聲底乾淨的器材,播Rock會失去味道,只不過真正「乾淨」,其實不會吃走錄音的火氣與刺激感,會吃走細節的變得「乾淨」的,不是真正的「乾淨」。

實際上,應稱前者為背景寧靜、能夠反映更多細節,L-509X就是這種低噪聲地台、不會流失弱音的器材,懂得直接重現錄音原貌。那種聽甚麼都有火氣、播任何專題也粗邁的,其實只是一種強烈個性、音染。L-509X沒有這種固執,所以播放大部分音樂種類的入味,這傳真就是如此。

這就是我認為最準確的聲音 – 何森

半年前,珍納在本刊大房試聽了B&W全新700系列的702S2揚聲器(每對零售價HK$46500)。從她的試音報告中,我可以看出她真心喜歡聽702S2,她的結論是:「702S2沒有急躁感,音場規模比802D3細一點,但感染力在不進行AB比較下,實在很難描述差距幅度,我甚至為它的體積、市場定位而呈現的音樂訴說力而驚訝,若說802D3是其地位級數中的超值之選,702S2會是B&W新一代揚聲器中,真正超值之選,其低頻「規模」與「氣勢」,尤勝804D3,追近803D3,重播音樂藝術的超值體驗,是筆者的結論。」

順帶一提,珍納當日試音用的器材是:Electrocompaniet EMC MK III SACD/CD機、ModWright LS36.5DM分體前級及Hegel H30功率放大器。

實話實說,我在大房聽了B&W 802S3足兩年,音源用旗艦級的Accustic Arts Drive II CD轉盤+DAC II MK2解碼器,近兩個月又常聽Accuphase旗艦級的C-3850前級+P-7300立體聲功放,聽慣這套全頻分析力既高清、聲音快而準又好聽的組合,又怎會有興趣去聽那對在大房內「靠邊站」了半年的B&W 702S2?再老實說,我根本沒有聽過702S2這對在我心中只屬「入門」級的座地喇叭,我犯了一個低級錯誤:心想五萬元有找的座地喇叭可以有幾好聲!

本文的主角雖然是Luxman L-509X旗艦級合併式擴音機,但若然沒有702S2這個partner,我可能沒法感受到那種門當戶對、相輔相成的完美協同效應,今回「煮酒」可謂一石二鳥,既可體驗L-509X是一台現已在我心中首選Best Buy的Hi End級合併式擴音機,同時亦令我認識到B&W 702S2原來可以如此好聲又好聽,它與Luxman L-509X同樣是我今天首選Best Buy的Hi End級座地揚聲器。誰說幾十萬元的前、後級+揚聲器才可以重播出Hi End級音質?我夠膽拍心口對任何人說:只須約十萬元買一台Luxman L-509X加一對B&W 702S2,就可以享受到Hi End級的音質!噢!我不知道音源換了是Luxman D-08u SACD/CD機後音質打了多少折扣,因為我肯定AA分體式CD組合在多方面的表現會更勝D-08u,但考慮到門當戶對及合比例的消費預算,音源用埋D-08u一套西裝也合情合理,事實上我對Luxman D-08u亦充滿好感,過去數年D-08u一直是我心中同價首選的SACD/CD機!

L-509X不是那種一開聲已令人覺得威猛強勁的大鳴大放型擴音機,假如你選購合併式擴音機的首要條件是驅動力強勁、夠激夠爆,你喜歡以大音壓聽Jeff Beck、Pink Floyd這類搖滾樂或節奏強勁的band sound,L-509X也許不適合你,因為它沒有這種強烈的音響個性。請放心,L-509X絕對不是陰聲細氣的文弱書生,只是驅動力方面不及那些擁有1200VA大環牛的大力士型合併式擴音機,但採用600VA優質EI牛供電的L-509X配搭容易驅動的B&W 702S2是有足夠的強弱音動態對比與勁力,低頻量感與力感相信能滿足絕大部分喜歡聽各類型音樂的樂迷,我對其tonal balance與低頻的質量相當滿意。

再者,我覺得擴音機(合併式或功放)若然具有強烈的大力士個性,往往欠缺溫柔細膩的一面,播甚麼音樂也豪邁奔放,遇到複雜多變、柔美細緻的古典音樂便會顯得粗枝大葉,無法正確地表現出音樂的美感與一動一靜的反差。我個人不喜歡那些所謂「厚聲」的大力士型擴音機,因為那種「厚聲」是一種失真音染,完全扭曲了錄音的原貌,令小提琴聽來疑似中提琴,大提琴聽來疑似double bass,原先發音有焦點的歌聲也被加厚放大至沒有焦點的一團聲音。若配搭同樣「厚聲」的音響接線及揚聲器,結果是播任何一種樂器都不似該樂器原來的真聲!可比喻為像戴了太陽眼鏡,一切人與物都帶有一種顏色(茶色?),無法看到人與物原來本身的顏色與細紋。

L-509X完全沒有上述的這種「厚聲」音染,它的聲音透明、忠實、準確。It just sounds right!我覺得L-509X + 702S2播任何一種acoustic樂器(不插電)都似足該樂器原來的真聲,沒有變厚變肥,各種樂器沒有變形,就像在日光下不戴太陽眼鏡,我可以看清楚一切人與物的真面目與顏色!

聽盧冠廷新碟《Movie to Music》,我能聽到一把很自然很真實的人聲,沒有變薄變硬,也沒有加厚或加糖加奶,LoLo獨特的唱腔沒有出現疲態,今天仍充滿活力,唱高音竟然仍可如此中氣十足,根本與廿年前的LoLo沒有甚麼分別,歲月彷彿沒有留痕,真令我佩服!本碟的配樂同樣出色,既有伍卓賢編曲及演奏的電子合成器所製造出的熱鬧場面與澎湃氣勢,亦有音色優雅的小提琴、cello、口琴、鋼琴與弦樂四重奏。最動聽的一曲我選「一生所愛」,LoLo自彈鋼弦木結他,高音粒粒清,人聲加入了多少reverb營造氣氛,深厚的感情豐富了電影傳達的訊息。

播聽過無數次的《The Blue Moon Sounds Volume 2》與《End of the Rainbow》,我同樣感到L-509X+702S2重播每段錄音都sounds right,原汁原味,我可以聽出不同時代不同錄音的特色,反映出L-509X是一台高速、闊頻帶及失真極低的合併式擴音機。「快而準」三個字看似簡單,但實際卻不容易做到,L-509X做到了「快而準」,實在令我有點驚奇,如果說ModWright LS36.5 DM+Hegel H30推B&W 802S3的音質值40萬,L-509X + 702S3的音質有它們的七成水準,應該值28萬!沒有半點誇張,從整體分析力、頻率響應、動態對比、瞬變速度、音場深闊感、樂器結像力、弱音細節清晰度、各種樂器的音色/質感及音樂感染力,我都認為L-509X + 702S2的聲音具有聽慣聽熟的LS36.5 DM + Hegel H30 + B&W 802S3的影子,如我預算用十萬元買擴音機+揚聲器,我會毫不猶豫首選Luxman L-509X + B&W 702S3。

聽過Pat Metheny的結他solo、Maria Joao Pires的鋼琴solo及Glenn Gould彈Bach : The Goldberg Variations,我再一次肯定Luxman L-509X的聲音「快而準」,粒粒清爽有彈性的結他聲使我聽真Metheny靈巧熟練的指法是如何控制快慢與變化多端;粒粒清脆鏗鏘的鋼琴聲讓我聽真Maria十指在琴鍵上舞踏的姿態是如何美妙動人,莫扎特奏鳴曲編號KV331第三個movement:「仲有最靚的豬腩肉」那眾所周知的美妙旋律充滿活潑的動感,絕對是sounds right的鋼琴聲!Glenn Gould邊彈琴邊發出哼聲,CBS於1982年發行(LP)的經典數碼錄音,今天從CD身上亦可聽出是一個示範級的鋼琴錄音,無論音質與音樂的藝術成就都一流,同樣是sounds right的鋼琴聲。

最後,再聽過《Heifetz/柴記小提協》於1957年的經典錄音(1993 BMG CD)及《The Essential Dave Brubeck》雙CD的Disc 2,我可以好肯定L-509X+702S3重播古典音樂與爵士音樂也勝任愉快,音樂的訊息量、美感與動感都可準確重現,完全沒有任何扭曲變形或拖慢節奏,音樂充滿生命力,我同樣可感受到聲音快而準!我聽得非常投入和滿意。

奉勸所有迷信「純A類放大最好聲」的朋友,抽空去聽聽這台AB類放大的Luxman L-509X,也許會令你改觀!

自己耳朵、自身感覺最誠實 – 陳海川

A餐與B餐!早陣子,不管是那個範疇上的人和事,只要出現二揀一的情況,人們總愛將之說成如在餐廳、酒樓點菜遇上套餐般:究竟揀A餐抑或B餐呢?套到音響發燒中,尤其在合併機或後級的選擇上……又確係在A與B兩個字母之間!

究竟揀A餐抑或B餐?在合併機或後級的選擇上,當然不是Class A或Class B之選,而係Class A與Class A/B的抉擇。通常,提得上A餐抑或B餐作為考慮者,實力必相當,必有所謂取捨之間的考慮,即兩方必各有優點、各有惹人好感之處,放到合併機與後級Class A抑或Class A/B的選擇上,尤其在同一牌子上,就更叫人難於取捨。假設你已對某牌子的某類作品有好感,但其同級作品上,卻提供Class A或Class A/B選擇,經驗告訴我,發燒友十之八九會出現取捨困難症!

正如Luxman合併機,現役五款合併機中有兩款Class A機,當中入門級就有Class A/B的L-505uXII或Class A的L-550AXII,至於今篇主角L-509X,同級的Class A就是L-590AXII。如今Luxman合併機命名的一貫做法,型號的三位數字中,第二位數字為0者即為Class A/B機,型號中有A,加上第二位數字不是0者,即為Class A機。當L-509X及L-590AXII兩同級不同類作品相繼現身後,肯定為正準備落手的發燒友帶來煩惱,究竟應該揀Class A抑或Class A/B?

肯定有人會說Class A較厚暖、Class A/B較有力!這說法倒也事實,但未免太簡單,實不單要睇本身聲音特性,亦應該看配搭及聆聽條件而論。假設,愛感性、溫暖、厚潤,多聽人聲、提琴、三兩件樂器者,而聆聽空間只百來方呎或以下的話,配一對如B&W 805 D3或其他兩、三單元的中等靈敏度喇叭,又或以其溫暖、厚潤A類功率來夾如Klipsch Heresy III類的高效率喇叭,A類幾十瓦輸出的AL-590AXII應合用。但,如傾向理性,喜歡清新、有勁,音樂口味闊,又要配合較大規模的喇叭或在較大的空間使用的話,選擇8Ω負載有百二瓦、4Ω負載達二百二十瓦輸出的今篇主角L-509X,定必更理想!

有時配搭不當,可能 累死拍檔,有經驗的肯定深明,而初入門者就必需當心,不然,或得撞板以後才會學精!

雖然8Ω負載下輸出120瓦也不算小,但喇叭配搭適當或不,可以有差天共地之別。就似今回一開始搞配器時,也曾嘗試要L-509X越級挑戰B&W 802 D3,結果合理地未如理想,始終802 D3是一款對功率有一定要求(最高可承載連續功率達500瓦)的喇叭,加上演出場地為足有四百五十方呎的本社大房,又確係大大增加挑戰難度。接著,當然不會勞師動眾地將所有移師到百四呎的細房,而係採取至簡單的手段、換喇叭。換上對功放/功率要求較寬鬆,且消費更對稱的B&W 702 S2。結果,一開聲,已可謂差天共地,將開初不合理配搭下,合理地出現的不足,全部一掃而空!

不單只將問題一掃而空,更可謂合拍到不得了!絕對可以講係無搭錯、不會買錯之配搭。開揚爽快,就似播甚麼類型音樂都從容面對,從一把人聲到大型交響樂,都未有被考起!

正路、流暢、表現出音樂牽引,似乎係相當基礎的要求,但有經驗的發燒友都知道,基礎並非必然,只因各派各法、各有方向又各有擁躉。通過702 S2,我聽見L-509X選擇了不加添太多個性化色彩的表現手法,簡單講,就是讓我感到播出甚麼似甚麼,無太明顯被個性化色彩、音染扭曲。就如林憶蓮《陪著我走》〈李香蘭〉中的大提琴及尼龍線結他,恰如其份,無造作之中,在意去聽,你會聽到結象氣團、線性變化皆清晰,清晰中再帶韌勁。若抽離點全盤去感受的話,會感受到它們不單是伴奏,更是伴唱,強化了憶蓮的演譯情緒,亦鋪排出整體的起承轉合。沒有強說愁的感性添加,也沒有強逼分析的鑑聽效果,卻有一份由心而發地唱出、奏出的淒美感覺!

René Marie《Live At The Jazz Standard》中的人聲、鋼琴、套鼓、低音提琴在喇叭一邊遠遠擺開,但沒有因感覺遠而過份收窄或縮細,而係闊而實在地擺開,加上明確又份量恰到好處的現場雜音、堂音,就是一份生動又傳神的現場演奏效果。最重要是,令我感到他們在音樂上自在又活生的即時交收。

再播出Audio Compass 2016中Nidaros Cathedral Girls’ Choir的《聖母讚主曲》,不單合唱播得有聽頭,有場面、有畫面,更合理地表現該有的參差感,令整件事來得更立體又傳神,獨唱者有力又有線條地上揚,能量足以跟合唱平衡地發展開去。聽得舒暢、喜悅中亦見驚喜,驚喜就在管風琴的能量與下潛力,確實無想過這身價只五萬七千多的合併機,竟有本事在四百五十方呎的空間中,有心有力又有質有量地營造出管風琴的推動式能量,足以平衡地撐起整個場面,令整體在十八呎闊的大Hi-Fi房中亦全無虛浮或吊腳,實實在在地站穩!Riccardo Chailly指揮萊比錫布商大樓管弦樂團,演奏《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音場高、闊、深度比例合理且場面感寬宏,定音鼓擊出勁度,加上管絃齊鳴,營造出一大幅能量持續延展的氣場。所有樂器既融和亦分得出各自的聲音氣團及線條變化,一幅可供感受、細味或目視的清晰大畫面。

今次聽到,L-509X配702 S2確係一對極之合拍的好拍檔,正合準備在較大的房間,例如二百方呎或以上的空間中使用。反過來,在百來方呎或以下使用的話,按比例選用較細規模的喇叭即可,故擁有120瓦(8Ω)或220(瓦4Ω)在手的L-509X,可謂進可攻、退可守,且聲音正路、流暢、見音樂牽引力的選擇!

如讀過今回煮酒後仍在Class A/B的L-509X或Class A的L-590AXII上猶豫不決的話,只要先理性地明白Class A/B不可能有Class A的厚暖聲 ,亦得知道只幾十瓦的Class A有一定的配器及使用限制。然後,好應該親身去聽聽、比較,自己耳朵、自身感覺最誠實,就拋開理性,單憑自己耳朵加直覺去揀選吧!

至於我嘛?我會選擇較理性,重播不同類型音樂都適應得來,兼且播得有水準的L-509X!

*務必注意的事項,如使用XLR端子接駁,得當心相位配對,Luxman奉行1 GROUND/2 COLD(-)/3 HOT(+)。如音源接駁制式剛好跟之相反,是1 GROUND/2 COLD(+)/3 HOT(-)的話,只要利用L-509X設在XLR輸入端子旁邊的相位換轉掣,即可順利協調。

一台好的擴音器應退居幕後 – 劉志剛

請原諒我有時用英文去思考。我首先想到a good amplifier should not draw attention to itself,之後譯成這個中文大標題。

試問,天下有多少高級的擴音器,是絲毫沒有自己個性的?似乎愈高價的愈重個性呢。放眼音響市場,有碗話碗有碟話碟的器材是少數;有Hi End實力卻不帶自身性格的器材,更稀罕。Luxman L-509X是一台不吸引你注意它、轉用另一台擴音器後你會想念它的高級合併式擴音機。

結合了Luxman高端擴音機系列特別是其C-900u前級和M-700u後級電路的L-509X,是一款每聲道120瓦(8歐姆)的A / B類合併機。說它是合併機當然沒錯,但只消按一下鈕,它的前置放大部份與功率放大部分便可以分開獨立使用。實際上,L-509X更像是廠家將一部獨立的前置放大器和一台獨立的功率放大器放入一個重甸甸的機箱中。其復古的外觀,是最新時尚呢。

一葉知秋。一個音量掣往往露端倪——擴音機生產商落了多少心機、成本。Luxman開發自家的88級音量控制系統,配合其頂級前置放大器的基本電路。功率放大器部份則有一個600VA電源變壓器和多組電容器(每聲道40000微法拉)。剛說到每聲道功率為120瓦,如果阻抗是一半(4歐姆)的話輸出便倍增。因此毋需擔心L509X不夠力水。

它是低調的,需要一段時間你才體會到它是箇中能手。慢慢你就知沒有「突出」之處正正是它的優點。你需要刺激?播放刺激的音樂吧。L-509X不會令不夠刺激的音樂「變」刺激。它沒有自己特殊的音色傾向,它中性、平衡。你想高音少一點,低音多一點嗎?可以:你自己扭音品控制旋鈕吧!面板的Line Straight按鈕並非虛設,按下它時,訊號路徑跨過了音調和平衡控制電路,聲音聽起來純淨了挺括了鮮了。熄掉power meters(指針錶)的燈,又會否改善聲音呢?這次幅度雖較少,但依然有可聞改進,是透明度方面的。

是次動用了唱盤 + 獨立唱放、分體式CD轉盤/DAC、「宇宙盤」播放SACD碟與高規格音樂檔案(為此將顯示屏也抬進大房)。L-509X在每一環節皆令我很滿意。

先聽瑞鳴的《春色如許》黑膠。也許大家少接觸昆曲,L-509X播放這片LP,將歌者親和恬淡的內在氣質,恰如其份的表現;時而清雅秀麗,時而溫潤醇厚。御園裏唐明皇楊貴妃淺斟低酌不羡鴛鴦只羡仙,斷橋邊白娘子嗔怨許仙負心絕情,斷頭台上竇娥發願感天動地… 國內錄音名師李大康若聽了,想必也滿意這套音響對他作品的如實交待。

不是「差不多先生」

另一隻試音黑膠是德國MDG的Encores曲集,由波蘭室樂團演錄。這個錄音靚,樂曲中又沒有考唱頭循跡力的特大動態,要播得好聽不太難。我選播CPE巴赫的大提琴協奏曲與韓德爾的Concerto Grosso in d minor,聽聽兩支cellos。由於獨奏者不同,假如播放出來兩把琴的聲音差不多,那麼,套Hi Fi便是「差不多先生」。可幸以L-509X作膽的這套音響,能把獨奏者的拉琴手法區分開來。

接著聽CD碟。先放入Accustic Arts Drive II的是Bertil Alving在2017年錄的The Nordic Baroque Band(Alving 正是「黑教堂」Cantate Domino的錄音師)。這CD選曲跨度大,由1550到1750年的音樂都有。要聽的,是音響能否生猛又自然地表現,聲音不晦暗。(今日的古樂團無論發音的準繩抑或expression的豐富,都可以跟「摩登樂隊」看齊)以L-509X做中心的這套系統,完全滿足我的要求。

`El Amor Brujo´是用法雅(Manuel de Falla)音樂做出發點,進行二次創作的好玩專輯;當中也有Rodrigo的《雅蘭慧》協奏曲。L-509X and company給我不慍不火、「準確」的好印象。得說明這個「準確」不是冷漠的,而是「有溫度,帶血性」的。

試音如果沒有中文碟,總覺得虧欠讀者似的。選來新鮮熱辣的盧冠廷`Movie to Music´。「阮大勇繪圖版」不會比普通版靚聲,但擺出來「好睇」(一笑)。《心的磨練》(電影「七小福」)展現出大畫面的電影感,至於與「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有關的名作《一生所愛》,借用天行的樂評文字「得獎女高音Alison Lau確是天外飛仙,為金曲帶來高八度的靈氣」很能交待我所聽到的。發燒友宜留意:這首歌很能檢測出一套系統的coherence。在未夠好的Hi Fi上,盧冠廷與Alison Lau的聲音是水與油的關係。

用Oppo 205播放SA-CD碟,决不失禮。Oppo的率直,某程度上與L-509X是「好啱咀型」呢。先來一張Frederick Fennell指揮克里夫蘭交響管樂團演奏的「進行曲與鼓號曲」。無論是Leo Arnaud的「奧林匹克主題」、老約翰.史特勞斯的Radetzky March或是Sousa的「星條旗永遠」,音樂都是那麼堅定地在你面前展現。(In-the-face是這個錄音特點)銅管的光澤恰到好處。鼓聲是Telarc的誇但不會進一步渲染。

夏韶聲「諳2」裏的《結他低泣時》是可以催淚的——假如我們用心欣賞。一個男人要這樣乞求已變心的女友,多悲哀。今次聽,我幾乎真的哭了。

轉聽音樂檔。我不是「CAS友」,竟用File試音?因為,我手裏有SA-CD最高規格DSF64-32的音樂檔;這是新鮮從Raymond Lo的電腦下載到USB 3.0手指上的。內容是《音響羅盤2018》全部歌曲。

規格太優越,聲音密度勝過先前聽的任何東面,真實感也是。開心欣賞著,幾乎忘了「評機」這項任務。值得讚的是L-509X的遇強愈強。它能夠交待True DSF64-32將對手拋離的幅度。有點「靚到不知人間何世」的况味!

L-509X多次展示出從容鎮定的控制力。你會不會擔心它播放「勁歌」時不夠火辣辣?於是我從CD架上找出`Neil Young & Crazy Horse: ARC-WELD´這一套三張 Rock Concert CD,爆爆看。播放時場面不乏戲劇性,但L-509X的沉著和控制感總令人印象深刻。我將音量越扭越大,預備同事會推門進來抗議。但沒有。L-509X也沒絲毫動搖,馬步穩紮的推進。

結論

任何時刻,L-509X都隱身在你播放的音樂後面。不加不減,忠實(*層次很高的Fidelity)播放着。這「個性」(如果忠實算是一種個性)未必是所有發燒友想要的。例如有人吃甚麼都要加豆板醬,就不懂欣賞原汁原味。不過,如果你buy 「一台好的擴音器應退居幕後」,L-509X在這個價格帶(甚至更高的價格帶)是數一數二的。

總代理:駿韻音響有限公司 折實售價:HK$5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