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期 煮酒論英雄:Wilson Audio Sabrina

三路三單元小型座地喇叭 – 陳海川

倘計算無誤,Sabrina乃Dave Wilson旗下用於喇叭作品的第二十個名號。過去三十多年間,於Wilson Audio的十九個名號之下,一共變奏出數十個不同版本/型號,理應已作出過許多方面的不同嘗試,但當Sabrina出現,記憶所及(亦已查証),Wilson Audio確從未有過這樣子的小型座地作品,故Sabrina更見觸目!

替身的感覺

此前,Wilson Audio最小規模的座地型號是01-02年間推出,現已發展至第三代,如迷你版WATT/Puppy的Sophia。對落而更小規模的已是書架喇叭Duette。雖然Sabrina跟Sophia都是三路三單元作品,但無論中音及低音的口徑,聲箱大小,加上造型線條對視覺感觀的影響因素,全皆令Sabrina來得更見小巧精緻。其實,Sophia或多或少有活在WATT/Puppy(現為Sasha W/P)陰影下的感覺,反之Sabrina的形像來得更獨立、鮮明、有個性,並無辜負某個上級型號替身的感覺。撇除帶有妥協選擇的前設感覺之下,Sabrina使人更容易受落,僅需簡單直接地考慮其聲音特性、體積及消費等是否合乎你心水就是。

入屋指數至高

據知,Sabrina的設計靈感源自兩個方面,一是尺碼/規模,一是技術運用。Dave Wilson本著當年研發WATT/Puppy的想法,即格局緊湊而表現出色的座地喇叭來研發Sabrina。完成品,規模與尺碼皆明顯較WATT/Puppy甚至Sophia都要細一截。因上半截明顯修身的關係,視覺上甚至較連帶專用腳架全套的書架喇叭Duette還要瀟灑。簡單講,肯定是Wilson Audio有史以來入屋指數至高的座地喇叭。

另一方面,三路的Sabrina雖屬單體格局,不似Sasha、Alexia、MAXX或Alexandria等,採取兩箱以至多箱可調式時相修正設計,但仍引入源自旗艦的XLF技術平台,當中包含時相修正技術、度身定造的單元、低音負載架構及專有製箱物料之應用。

用料

Wilson Audio的工程師深明,喇叭的性能跟架構、用料與造工,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要減少傳遞失真及確保低聲箱音染,亦要有條件塑造出有魅力的造型,即外表與內涵兼備,Sabrina聲箱全以人手製作,前障板及底板以Wilson Audio專有的複合材料X-Material製造,以取得最佳的控震及消除箱音染之能力。以專有的黏合劑裝嵌,再以高級汽車般的油漆、光油、保護蠟等,全手工處理,經多次上漆、上光油,兼多重打磨及拋光後,造出如高級汽車水準般褥厚、晶亮又滑溜的表面處理,外觀一如所有Wilson Audio般矜貴。

至於其瀟灑造型,某程度上是因聲學需要而生。三路單元同於同一前障板平面上呈特定之後傾角度,主要用以修正高、中、低三單元發音面之間的時間/相位差距。而前障板近高音及中音單元部份逐步向上收窄,側板亦同步斜入,形成的類金字塔形態,目的在於增強聲波的擴散力,並減少反射及繞射干擾。

十二個面

由此構成的三個斜面,本已足夠形成抗箱內駐波的非平行面箱體,但Wilson Audio的工程師並未滿足,最終由一個立方體至基本的六個面大增至十二個面,前障板、背板、兩側板各兩個折面,加上一頂一底已十個面,再另加頂板接側板之間的兩個削角面,足十二個。做就出一個更加不平行且結構更穩固又低重心,因而更少箱音染或不必要震動的箱體,亦令外型的幾何線條來得立體兼帶動感美。

反射式負載之Sabrina,背板之一上一下兩面折面部份,分別設有一大一小反射氣筒,製作水準一如其他高級型號,一貫Wilson Audio的造工精美又表面滑溜順暢之氣筒。

時域關係

先前提到,由於Sabrina不似幾款高級型號般,有著不同程度的可改動單元前後距離之機動能力,故設計聲箱時需形造出後傾之前障板,其後傾斜度當然需要經過精密計算,就連分音器之電子特性亦得配合。利用自行發展的專屬軟件,根據Sabrina的預設尺碼及單元規模去模擬播放與接收的時域關係,從而計算出機械式修正(即前障板後傾斜度)及電子式修正(即分音器特性)之精確匹配,務求Sabrina呈現出強烈的臨場感及聲音立體感。

由於Sabrina的體積亦即聲箱容積有限,為求盡情而有質素地榨取其低音以至各路頻率之表現,分音器之規劃要精,選料要揀手,誤差率要低之外,單元之選擇亦屬關鍵,重點在於整體之低噪低失真水平。

較大口徑中音

Sabrina身上之三單元,有源自旗艦Alexandria XLF的Wilson專有設計,Convergent Synergy Tweeter(CST)高音單元,差不多就是從Alexandria XLF原原本本地移植過來。CST 高音單元,是以1吋口徑半球複合環狀絲織震膜、淺號角面板及鋸齒狀吸音氈為基礎之設計,其優勢、特性在於向上伸展流暢順滑,向下延伸力強,功率承載力亦強。

再配合一隻較大口徑之5 3/4吋紙漿盆中音,之所以用上這口徑中音,很明顯,就是要取得更佳的向下延伸,或該說是由500Hz落至90Hz之間由單一個單元負責,只因這一段人耳至為敏感,更是覆蓋如大提琴、男聲等之頻段,若只由一單元負責,即無需單元與單元之間的工作交接、協調,失真率及相位誤差肯定更低,變化必更流暢細緻。至於最常見,採用三到四吋半口徑中音單元之設計與規模,受制於物理天限,恕難做到!就在這份擇善固執下,5 3/4吋口徑中音已是Wilson喇叭之最低門檻,於Sabrina之上的四個更高級型號,更是全用上七吋口徑中音。

旗艦裝備

對於中音單元向下延伸特別有要求之同時,也相當著緊其向上伸展能力。這中音有本事線性地上衝至超越3.5kHz,加上Sabrina亦緊隨旗艦Alexandria XLF,採用向下延伸力,以及功率承載力,均要比鈹或鈦膜半球更強之半球複合環狀絲織震膜高音,令高頻跟中頻之間頻率重疊範圍得以拓闊,再配合分音器精準之曲線,使高音跟中音之間無縫銜接,音樂重播就更流暢。的確!從實試中亦充份感受到這優勢。

至於低音一路,該八吋口徑之紙盆低音單元,於Alexia身上首度使用,即已經過更高要求之實戰驗證其水準,其中低音細節、爆發力、速度,以至動態對比已得到肯定,如今投放到Sabrina之上,並就著Sabrina聲箱容積較細且單體之規模而作出適當調整,成就Sabrina的低音一路有心有勁又流暢地向下延伸。

其實,Sabrina的高、中、低三路單元的規模比例,在前板上的編排,視覺上已見一份比例合度,編排流暢而緊湊的效果,耳聽的感覺亦吻合!尤其以膽機配合,全頻之變化交接更流暢,音色見細膩亦見肉緊。

家族中最具魅力及競爭力之新仔!

眼睇、耳聽皆吸引的Sabrina,理應為當今Wilson Audio眾型號之中,最接地氣又最廣受歡迎的一員!接地氣者,並不是指其落地箱格局,但亦扯上一點點關係,只因它是座地喇叭,但個子不太高大(跟一般書架喇仔放上腳架相差無幾)之下,仍能提供有睇頭之三路單元格局,再加上造型簡而精,消費亦非天價,即時大大提升其入屋之可能,亦叫發燒友無太大的妥協感覺。簡單講,就是使用要求相對踏實(接地氣)、寬鬆之同時,造型、格局、規模以至表現皆吸引,皆見發燒味。正是手執這等條件,就足以令Sabrina比其他高級型號更具競爭力,可望可即的情勢下,必更為廣大玩家、用家所歡迎!

有所缺失

Sabrina的出現,其實等同提醒大家,過去幾十年來Wilson Audio喇叭大軍並未完整,一直有所缺失,就是少了這尺碼、這規模之小型座地喇叭。故Sabrina之出現所帶來的驚喜與觸目程度,絕對不比高幾級的Alexia之出現為低。不瞞你,在下亦曾熱切期待親手把玩Sabrina的機會。期待之情,或有甚於早前等候Alexia或Sasha S2出現之時。

Sabrina之真身雖在兩個月前已到過本社,但由於公務纏身,未能抽空深入玩它一把。被George Fung搶先飲了「頭啖湯」之後, Sabrina因要展出,代理需先行收回。然而,今回再借來Sabrina之際,亦連同ARC GSi75膽合併機一併借來,一拍之下果然有驚喜!回想,早兩個月即使有空深入玩Sabrina一把,GSi75亦未及趕來配合,故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家族特性

眾所周知,本社大房之駐場鑑聽器乃Wilson Audio之Sasha,我們揀選Sasha之原因,在於規模、身價、配器靈活性等,皆符合我們測試不同類型及價位器材之彈性,但首要條件還看其反映及交代被測試器材的不同特性之敏感、坦白與明快程度,這都是充當試音工具所必需,Sasha確實稱職。至於Sabrina亦同樣有著這種家族特性,很能反映其拍擋之特性,正是配合ARC Reference 5 SE膽前加Reference 75膽後是一種聲,熱烈又率性。配合mbl C51晶體管合併機又是另一種聲,奔放中見火氣。當配合ARC GSi75膽合併機則又是第三種聲,由爵士、古典到流行曲皆有聽頭,各有其不同的靚聲表達形式。

精品配搭

依我睇法,Sabrina配上GSi75確係一個靚聲、享受程度相當高,值得高度推介之精品配搭。一台膽合併機精品加一對精幹精煉小型座地喇叭,真係講出來都感覺吸引!

由於整個配搭之調味位集中在GSi75身上,故其他配搭,即使遠至訊源,Accustic Arts Drive II轉盤上的電源線,亦不能掉以輕心,否則Sabrina即會老實不客氣地反映當中的不協調。正如我將Drive II轉盤的電源線由Burmester換上Analysis Plus Power Oval 2,不單整體的藝術成份應聲下跌,換來一份勞嘈感覺。這表示,GSi75的調味恰到好處,亦再一次証實Sabrina的觸覺敏銳,即時反映配搭失誤!

意外收穫

Sabrina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箱音染低,無箱內駐波及無箱體諧震干擾。中音流暢又躍動,無論向上或向下延伸都有一氣呵成的完滿感覺。當遇上GSi75,則再為中音添上一份美態。以我的鋼琴參考碟,Hélène Grimaud彈奏〈拉赫曼尼洛夫‧第二鋼琴奏鳴曲〉作為正式試音序幕。今回竟有意外收穫,琴音來得正路之餘,還帶有一份可愛、佻皮的躍動感,高音鍵更流露出一浸叫我聯想起鮮奶的滑溜質感。

意想不到卻又叫我享受的新體會,正所謂世事無絕對,不應被舊有的經驗、經歷框死(限制)。始終是錄音重播,音樂享受始終帶感性,只要當刻你或我感覺享受,認為靚聲,就不要夾硬將自己困死在過去的標準中。亦即,當同一錄音在另一次測試,另一配搭中重播,則又是另一獨立經驗、事件。

消失感

今回,Sabrina另一值得大讚的表現在於喇叭消失感,無論是單一台鋼琴的鋼琴奏鳴曲,抑或是連同樂團的鋼琴協奏曲,兩隻Sabrina都能夠隱沒在音場之中。即使正在抽送出強勁之中低頻,亦只因該樂器之結像定位剛好落在喇叭面前,才似有稍稍逼出Sabrina現形,最重要是從無感到Sabrina緊張不安地呼吸的情況。此種種,對重播複雜的古典樂尤其重要,稍有差池都會擾亂音場的完整以至音色平衡度。有此良好的消失感,面對結構相對簡單的演奏就更輕鬆。

主場

若然,以上Sabrina重播古典樂的表現已經叫你滿意、收貨,那確實值得高興,因仍好戲在後頭,只因為重播古典樂並未算是Sabrina與這配搭的至強項。

另一參考碟《Blue Coast Collection‧The E.S.E. Sessions‧Various Artists》金CD版,於〈Looking For A Home〉裡,兩結他在此的表現,明快、有勁、肉緊與細膩兼而有之,可以話做到一起手已有搧動情緒的感染力,有勁得來收放自如,有著札實而非死力的能量感。主音Keith Greeninger與和音Dayan Kai之間有力又有層次的唱和,Sabrina能夠踏實地呈現兩人聲的軟硬、輕重對比,演譯情緒的細緻變化與交流。整體感覺所帶來,所營造出的臨場感之強勢,就如Keith Greeninger與Dayan Kai已將試音室變成他們的主場,故我會說這歌〈Looking For A Home〉,簡直係Sabrina與這配搭的〝飲歌〞!

充滿滲透力

同樣聽得相當有感覺的還有《鍾氏兄弟‧極》,當中〈瑪門〉的節奏,Sabrina確掌握得相當出色,節奏怨曲混嘻哈,絃樂鮮明之線條、套鼓與Raper的跌宕節奏感,鍾一諾演譯中正面而不暴烈的控訴,全都來得踏實而流暢,有感情,再加上Ted Lo編曲中其他的配器,豐富了整個音樂畫面。Sabrina將這訊息、內容、音樂畫面皆豐盛的演譯/錄音,在大Hi-Fi房中立體地擺開,熱烈地、充滿滲透力地、有態度地重播,感染力直透,叫人思考的演譯與重播!

其他要求

要場面有場面,要細節有細節,要滑溜高音有滑溜高音,人聲有力而流暢,中低頻打下不軟弱,低音厚勁不累贅,造形瀟灑,體積不太大,擺位易,隱形本領亦高,最重要是消費不太離地之下可換來如此Wilson Audio的座地喇叭,還能再有其他要求嗎?至於Sabrina 跟膽合併機GSi75這配搭,則絕對係陰陽調和的靚聲拍檔!

重播各類型音樂也找不到破綻 – Thomas Wang

早在今年6月,煮酒論英雄的主角是丹麥Aavik Acoustics U-300合併機,試聽用的揚聲器就是Wilson Audio Sabrina,是Wilson有史以來最小型的座地揚聲器,100% Fit For Hong Kong,音效表現在本刊大房技驚四座,到今個月,Sabrina順理成章,成為煮酒論英雄的主角,有機會單人匹馬試聽Sabrina,心情興奮到不得了,一:因為是Wilson Audio,二:是我買得起,家裡放得下的Wilson Audio,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去聽,今次的訊源用AA Drive II+Tube DAC II MK2,合併式功放用MBL C51,訊號線就用了一對完全超值的Dignity Audio Bravo XLR線,此線的整體音效表現,絕對可以挑戰我所認知的,萬元以內的名牌XLR線。立即開始試聽,選了張弦樂CD作半小時熱身,一開聲,Sabrina的弦樂表現,已達到絲絲入扣、細緻動人的階段,與近價的意大利或法國名牌不遑多讓,因此,各位不要看小這對最平價的Wilson Audio,以為只是「得個勁字」的家庭影院揚聲器,那就大錯特錯了,當Sabrina配合Audio Research GSi75 KT-150膽合併機,重播古典音樂,音質好得出奇,用Sabrina聽古典的實力,就由鍾一兄去評,而我就集中在人聲、爵士、流行及電子音樂等範疇去試Sabrina。

半小時轉眼間便過,工作正式開始,播放來自荷蘭年青爵士女歌手Fridolijn的《Catching Currents迎流而上》,民歌、電子、爵士Fusion的歌曲,女聲表現得清麗脫俗,喉底聲非常滋潤,沒有半點誇張口水聲,唇形纖巧高企,好聽入耳,閉上眼睛去聽,我腦海中竟然浮現出一對意大利名琴揚聲器的影像,再聽Hybrid SACD(CD層)《Stockfish Records Closer To The Music Volume 5》,由Track 1「We Stood As One」開始聽,Allan Taylor低沉的喉底聲,沙聲、鼻塞不會出現,只充滿無比男性魅力,伴奏的結他,實感有非常強的說服力,到Track 4「Fause Fause」,女聲動人不用多說,那支結他,實在感又再更上一層樓,感染力又再增值,Track 17「L’inverno – Largo(Vivaldi)」,一段超級靚聲的弦樂,雖只得一分五十一秒,但美得難以用筆墨來形容,播放此段,名琴揚聲器的影子更覺強烈,Sabrina的中音表現,在10萬元級別,不用多作AB比較,我已肯定是名列前茅。

播最新高科技光盤《UHQCD Reference Sampler》,一張音質可以追貼玻璃CD的天碟,Track 2 Jacintha的「Danny Boy」,高頻擴散得極為自然,晶瑩通透、全無雜質,泛音的延伸力之凌厲,只是略遜於Sasha,聽Track 4「愛情像一隻自由的小鳥」,氣氛凝聚得極好,高頻只會指向天花板,沒有半點前衝,到葉振棠的「忘盡心中情」,甄妮的「春雨彎刀」是我必聽,有血有肉的歌聲,歌者猶如親臨現場,實在地站在我面前獻唱, Sabrina的中高頻份量拿捏得剛剛好,在較細的環境內,也能有非常良好的3D立體感。說起3D立體感,不得不試《Mapleshade’s Music Festival》Track 1「Mellow Saxophone」,敲擊樂速度夠快夠勁,不愧為是Wilson Audio,可以「大大聲」去聽,音箱瞬間隱形不在話下,整個音場,無論是質量或深闊度,竟達到Sasha 的80%水平,不得了,心中禁不住的興奮,「癮」起了,勁碟一張接一張。

《The Best Of Four Play》,電結他、Drum Set、Keyboard等樂器齊齊出動,Track 1「Max-O-Man」、Track 7「Bali Run」,節奏快速,擊鼓有力,勁到飛起,以Sabrina的Woofer呎吋而言,而且只有一只,那份勁力,來自德國、法國、英國的近價揚聲器亦要汗顏,再來《Dire Straits: Money For Nothing》,一曲「Sultan of Swing」,論「火力」,我對Wilson Audio揚聲器絕對有信心,德國的全金屬膜喇叭,電結他輪廓當然鋒利無比,Sabrina的單元不是金屬膜,但亦不會示弱,以「火力」、「速度」和「勁力」搶回不少分數,可以鬪個難分難解,試火辣辣的Flamenco結他,《Armik Mystify》,結他輪廓還是略遜於德國喇叭,但豐厚弦線彈撥聽感,真實自然,更容易贏得我的好感。

播放流行音樂,選了三張環球最新Hybrid SACD,《Studio Line Party Remix》、《譚詠麟86萬眾狂歡演唱會》及《蘇芮「搭錯車」電影原聲大碟》,在Party Remix中,頭炮就是「暴風女神」,此Remix版本的賣點,就是比原版強化了幾倍的低音電結他,「狂龍、雷電、暴風」狂霸之氣,既凶狠又狂野,在大音壓下,Sabrina完全沒有退縮,實行你要幾狂就有幾狂,跟著的狂歡演唱會,聽一首「刺客」,熱力、激情似在不斷升溫,音樂動力不斷加速,跑車般的速度已去到5波,可不可以更快?Sabrina的答案是冇問

題,就再快比你睇,蘇芮的「一樣的月光」,搖滾火力猶如借了東風,火勢迅速蔓延,一發不可收拾,反正大房只有我一個人,就讓火勢消下去,Blu-spec CD《The Essential Michael Jackson》,「Billie Jean」、「Beat It」、「Thriller」,Michael Jackson還是「黑人」時候的歌曲,是最令我瘋狂的,突破90dB的音壓,Sabrina還是從容應付,散發一份皇者之風,令我誠心佩服。

Sabrina的速度感是否可以再快?輪到中小型揚聲器殺手,電子樂超勁二人組Yello出場,2005年EU版《Claro Que Si》,原版推出日期是1981年,再版是由Yello的小鬍子Boris Blank做remastering,Track 13「Daily Disco(1985 version)」, 裹有一種有如螺旋漿高速施動的電子低頻音效,並且強而有力,中小型揚聲器反應和衝程不足,Woofer「拍邊」是必然的,Sabrina遇強越強,Woofer輕,剛性強,靈敏度高,作極限提升,電子音效的狠與勁全力保持,速度感竟然可以追到H30驅動Sasha,不是誇口,真的追到了,我為之嘆為觀止。

聽過Sabrina的表現,以10萬元左右的售價而論,我認為,它是一對實力絕強的「Highlander挑戰者」,現時市面上所有由同價範圍內的歐、美、日品牌揚聲器,將會面對前所未有的最強全方位挑戰,弦樂、人聲、交響樂、古典、Rock & Roll、流行、電子音樂……瓣瓣都幾乎全無破綻,雞蛋裡完全挑不到骨頭,在約200平方呎左右或以內的聆聽空間,Sabrina會是一對全能的揚聲器,我敢拍心口保證,以此等實力和售價,代理可以一年賣最少二十對,若閣下用開5萬餘元級揚聲器,想以物超所值之勢去升級,Sabrina就是我此刻的首選,不過,行動一定要快,搶手貨,手快有手慢冇!

將市面大部分同級揚聲器比了下去 – 鍾一

熟讀本刊的朋友,對Wilson Audio這個美國揚聲器品牌,當然不會感到陌生,廠方善用自行研發的不

同混合物料製造聲箱,其多款揚聲器型號,一直以來都備受hi-fi發燒友愛戴,今天的旗艦作Alexandria XLF,甫推出已震驚業界,更被譽為當今效果表現最佳的揚聲器之一。認識的朋友當中,多位都現正使用Wilson Audio產品,其中就有幾對經典作品WATT/Puppy(不同series)。

無可否認,在世界各地都有Wilson的忠實擁躉,用家對牌子的忠誠度幾乎達到百分之百,故此在二手市場找到Wilson喇叭的機會微乎其微,偶爾出現便旋即被人捧走。廠方的商業策略,一方面繼續研發並改良高級別型號,如Alexandria、MAXX,另方面又設計生產價錢較「大眾化」的型號,七、八年前推出,如今已改良至第三代的Sophia,正是最佳例子。經過多年時間,Sophia聲箱大小和聲音個性等,都已被市場接受後,廠方再次磨拳擦掌,推出全新型號Sabrina,雖依然維持座地式設計,但體積比Sophia還要細一點點,而售價亦比較便宜。

我覺得此「平價」型號可以說是廠方對部分發燒友評語的回應,因為名滿天下的Alexandria、MAXX,人人讚好,但價錢卻非一般的發燒友所能負擔,加上聲箱體積龐大,要擺得落此兩款揚聲器,在一般家居環境中實非容易。另外,取代WATT/Puppy位置的Sasha,售價同樣算不上便宜,然而,希望玩Wilson喇叭,價錢要較易負擔,兼要適合細小的聆聽空間使用,Sophia和Sabrina彷彿是最理想的選擇。

Sophia與Sabrina兩款皆為「一體式」的聲箱設計(我撰寫的Sophia 2試音報告刊於2008年2月號),最大分別Sabrina的單元排列明顯較Sophia緊密,另外Sophia用內凹式鈦膜金屬高音單元,而Sabrina則用上絲質半軟球凸膜高音單元。我見過不少世界各地的網上評論,發表對於金屬高音和軟膜高音的意見,結果還是各執一詞,各有擁護者,我覺得這正正亦是Dave Wilson的想法與策略。

如果問我意見,我個人偏向喜歡絲膜高音,高頻段延伸,與金屬膜比較,是較自然和順暢,有人認為金屬高音去得更高更盡,零碎聲效更清晰,這其實牽涉到分音網路設計,以及與其他單元的配合,還有揚聲器整體規劃;頻應銜接,是判斷一對揚聲器是否高質素的先決條件。今個月我再有機會試聽Sabrina,用一部Audio Research Gsi75真空管合併擴音機推動,初聽,那聲音表現與音色平衡度,已叫我擊節讚賞,餘下來要做的,是透過各類型音樂去考考它,如果同樣合格過關的話,那肯定是Wilson Audio歷來最抵買的產品。

記得之前一次聽Sabrina,其中匹配的後級有Hegel H30,在推動力出名凌厲的後級鞭策下,重播爆棚樂段,令我很難相信深沉的低頻與闊大的場面感,是出自一對體積纖巧的Sabrina;此外,緊湊無匹的樂聲、絕佳的音色平衡度和快速的瞬變,亦同樣叫我留下深刻印象。今天《煮酒》有更充裕時間,可以由Sabrina的擺位開始,逐一發掘它的優點和特性。一如剛才說,今次用的擴音系統換上ARC合併機,而音源繼續是Accustic Arts Drive II+Tube DAC II MKII。

在本刊大試音室中,眼前的一對Sabrina體積是略細了一點,就算沒有Sasha放在旁邊比較,仍然有偏細的感覺,也許Sabrina的目標顧客,發燒空間會在200平方呎左右。首先,我嘗試擺位,幾經放到試音室多個位置,到最後擺到比平常Sasha位置每邊向中間移約一呎,再往後推一呎多,而toe-in角度仍然稍大,三兩下動作(其實不容易,它一邊重94磅),已取得件件樂器摸得到的結像力,而播放音場表現特佳的天碟錄音時,樂聲甩離左右喇叭(後方)兩、三呎之外,營造到一個異常深闊與充滿立體感的音樂畫面。

在狹窄聆聽環境中,喇叭背貼近後牆是在所難免,提醒大家,Sabrina的低音反射孔位置,跟Sasha、Sophia一樣,開在背後一上、一下,特別是下面一個,拳頭都放得入。不要被妖言誤導,說什麼細體積喇叭低音又少又薄,要貼近牆擺放;首先,Sabrin的低音,相比同體積聲箱而言,一點都不遜色,反之,如果將聲箱放得過於貼牆,令氣孔的呼吸空間不足,不良頻應反射亦會嚴重,聲音會顯得混淆不清。因此,希望欣賞到Sabrina的最佳音效與音場擴散表現,在盡可能情況下,將一對聲箱拉離後牆最少一、二呎,是需要的。

也許讀者們會以為Sabrina的效果表現,一定比聲箱大上一個碼,價錢又貴上一截的Sasha(試音室沿用的是第一代)相差很遠,經長時間反覆聆聽多款古典、爵士、人聲、鋼琴及發燒抽鼓錄音後,告訴大家,Sabrina的人聲和弦樂音色,絕不會輸給Sasha,甚至直覺上,中高頻段的順滑和悅耳感覺,猶勝Sasha,一旦說到音樂那種從容和氣魄,卻即時高下立見,兩者比較之下,基本上是兩回事吧。但這樣好像對Sabrina有點不公平,我相信在細一半面積的房間中開聲,Sabrina身上的優點會更被彰顯。

推動的擴音機系統,之前用Hegel H30(配ModWright LS 36.5DM前級),今次用ARC GSi75(每聲道以兩支KT-150推挽放大,功率輸出75瓦),論力水明顯是前者較優,將Sabrina推得貼貼服服。至於ARC,它匹配Sabrina仍有上佳推動力,音色方面,是帶有一股華麗,聽得人滿心歡喜的感覺,與ModWright+Hegel所營造出的,是另一種音樂氣氛,可以肯定同樣是理想的匹配。

上面說Sabrina的從容和氣魄及不上Sasha,在大聆聽空間中,相比之下確是如此,那就是說Sabrina的音樂氣氛顯得緊張和拘謹嗎?非也、非也,當然不會。Sasha是一款高質素靚聲喇叭,撇開Sasha不談,如果與一般水平的座地揚聲器比較,Sabrina以小勝大隨時會有可能發生,就算是播放近日最勁抽的中國鼓樂錄音《響仁和》與不折不扣發燒碟《伶歌》「滿江紅」,它的低頻密度、能量感、還有實牙實齒抽鼓的聲效,略細小聲箱,一隻8吋低音單元,確實令人難以置信。「訴說黃土」敲打的中國大鼓,Sabrina播來毫無「縮水」現象,而且鼓皮的彈跳和迥響,更令人驚異,就是說,它以中小型的體積營造出大型喇叭的威勢和力感,從這一角度而言,Sabrina是勝過我以往最看得起的幾款英、美中型座地揚聲器。

除了鼓聲,其餘樂器如鋼琴、結他、昔士風等,播得逼真而且具立體感,更完全有足夠的size,樂器形體一樣不會縮細或變得不成比例,加上速度感也有極高水準,尤其聽鋼琴獨奏就最得我心,拿出Carol Rosenberger新近灌錄的作品:貝多芬E大調鋼琴奏鳴曲Op.109、舒伯特《即興曲》Op.142第3首,開始先聽貝多芬奏鳴曲,一座grand piano就微微斜向地放在音場正中間,由發出的聲響讓我直接感受到鋼琴的體積,同時具備強烈的動態對比,播第二樂章―「最急板,奏鳴曲式」,Sabrina演繹出清晰的觸鍵,是乾淨俐落,雀躍的旋律當中,Rosenberger那獨特的女性魅力,增添了輕盈愉快的氣息。

同一錄音中還有我極愛的舒伯特《即興曲》,Sabrina每粒鋼琴音符都播得結結實實,沒有半點肥腫軟化跡象,比例均衡,音色平衡度極佳,琴音密度感足夠,綜合這些特質,你可以清楚地聽見演奏者彈奏時力度的變化,聽到我真的不願停下來,要將整首No.3聽完才肯罷休。整體的平衡度可以那麼出色,細心究其原因,其中包括Sabrina的頻應銜接做得好所致,還記得上面提及過它面板上高、中、低,三隻單元的排列嗎?是較為緊密的,加上採用5.75吋的大口徑中音單元,工作範圍下潛至涵蓋150Hz~300Hz,與低音單元達致最理想的銜接。

莫以為Sabrina的size略細,聽「貝九」會氣勢不足,播Abbado/柏林愛樂這個稍稍「斯文」的版本,「慢板」樂章,弦樂組合奏音色清麗悅耳,去得高又不會過度響亮,是絲膜高音單元的優點,最終樂章融入龐大厚重的音符堆疊,宏偉的聲響,看來一點都難不到細小的Sabrina,聽到合唱團的多聲部和唱,你可以感覺到一股漂亮的共鳴,彷彿托著人往上飄,是的,這不僅是聲響,更是能量,Sabrina在龐大的音量下,重現了交響樂團與合唱團的能量,讓我全身感受到聲音的共鳴。

能準確反映出不同的擴音機聲底 – 何森

今回煮酒眾主筆試聽的Sabrina同樣易推易服侍,我先用定價約10萬港元的MBL C51合併式擴音機,聽聽新派Class D原子粒功放驅策的Sabrina有何特色,然後再用定價近20萬元,以KT150功率管(每聲道一對)主打的audio research GSi 75真空管合併式擴音機,探討新派膽機與Sabrina又起甚麼化學作用。

MBL C51配Sabrina就像她遇到一個十項全能的運動員:追、趕、跑、跳、踫瓣瓣皆精,最擅長表達音樂的緊張刺激動感,如電影《狂野時速》系列的Paul Walker般身手敏捷,生猛兼彈跳力強,令人聽得雀躍和興奮。重播聽慣聽熟的《afQ in concert》CD,Track 2 “Heart Beat"果然扣人心弦,Antonio Forcione彈奏的鋼弦結他具有極重的金屬質感,Sabrina身上的明明是和Wilson Audio新旗艦Alexandria XLF所用的相同的軟膜半球形高音單元,為何播鋼弦結他有如Sasha鈦膜高音那種金屬質感?很明顯是來自MBL C51!快、爽、彈、緊、結實、銳利、高清的鋼弦結他聲,肯定可使好此道者聽至心花怒放。不瞞你說,後來我用ARC GSi 75膽合併機聽此track,所有接線不變,鋼弦結他聲的爽彈銳利與刺激感雖已是膽合併機中的冠軍人馬,但仍然稍稍不及MBL C51,論pin-point式結像聚焦力,C51明顯比GSi 75 sharp!論腳鼓、手打鼓的結實度,也是C51比GSi 75更紥實更緊聚。不過講到cello和double bass這類弦樂器的質感和音色,GSi 75就明顯比C51更柔順悅耳,延續性的琴音更像真,木琴味更濃。此外,C51呈現的音場較淺,音場左至右像困在左、右揚聲器合成的框架內,音像甩喇叭能力不及GSi 75般出色,樂器的音像尺碼也是GSi 75更大更壯更立體,因此,我感覺GSi 75呈現出的音場明顯比C51更闊大,3D感更強烈,樂器與樂器之間的距離感亦更清楚。若然聆聽空間寬敞,為Sabrina配搭GSi 75是明智之選;相反,若然聽音空間淺窄,用MBL C51去修細Sabrina的音像尺碼,校sharp聚焦,讓音像線條更清晰結實,對欣賞《afQ in concert》這類型音樂肯定更有利。況且MBL C51播鋼弦結他音樂一定比GSi 75更緊張刺激。

繼續聽C51,播近期熱賣的試音碟:Ultimate HQCD Reference Sampler,音質臻最佳示範級的show quali CD。由頭到尾聽一次後轉駁ARC GSi 75再由頭開始聽一次。AB比較永遠就是那樣殘酷,聽過GSi 75很難回頭再聽C51,因為播此靚聲CD是GSi 75幾乎在任何一方面均明顯贏C51,一分錢一分貨,GSi 75的定價比C51貴近一倍完全合理,我清楚可聽出這個價位差。首先,GSi 75的音場明顯更開揚闊大,空間感更強烈,音像更立體,層次更鮮明。此外,無論女聲或男聲,都是GSi 75更人性化、感染力更強、感情更深厚、血肉感更濃烈。其實MBL C51已經好聲,以價論聲已收貨有餘,亦與Sabrina十分夾聲,其較GSi 75更小更sharp的音像在細環境肯定更有利。聽《春江花月夜》,電子合成器製造的極低頻與打擊樂器讓C51可發揮其乾淨結實的低音分析力,琵琶聲極高清和具張力感,本曲那種清勁與顛覆傳統中樂的搖滾樂格調最適合C51大展拳腳。Track 12的嗩吶與大鼓亦適合C51發揮,打擊大鼓那種強而有力濃烈鼓皮質感、鼓眼清晰、結實到極的鼓聲讓Sabrina發揮出Wilson Audio的殺敵強項。同價位揚聲器中播此段中距離打擊大鼓聲,我有信心Sabrina有本事取得最高分。MBL C51打鼓夠力夠結實,大環牛供電輸出大電流,令Class D放大都可以重播出如此出色的大鼓聲。用ARC GSi 75聽這段大鼓聲明顯拉近了鼓和聽者的距離,令鼓的尺碼更大低頻量感更多,鼓聲依然結實有力,更沉實的大鼓埋身的迫力感更強。MBL C51快聲,ARC GSi 75靚聲,MBL C51年青活潑、緊張刺激;ARC GSi 75成熟老練,氣度雍容,從容不迫,實力雄厚。

重播古典音樂講求重現弦樂組「一群」的豐富質感,這方面是ARC GSi 75明顯拋離了MBL C51。由於C51重現音像的線條較幼小,單打獨奏無問題,但遇着一群弦樂感覺就不及ARC那麼「人多勢眾」,像聽少了一些人在演奏般,一群像一束,無疑削弱了交響樂團的規模感。聽我播過N次的《McIntosh封面Demonstration Reference Disc》HQCD,毫無疑問是ARC GSi 75大獲全勝。「火鳥」的選段動態對比嚇人,將Volume扭至57已把Sabrina推至接近爆裂程度,我肯定在300呎空間也絕對夠聽夠震撼。Track 2是Starker演奏Kodaly為小提琴與大提琴寫的二重奏Op.7,把Volume調低至50已足夠。小提琴音色鮮活,拉得肉緊,張力強,大提琴同樣充滿活力,活生感強,兩者的對答合奏出動聽的旋律,場面生動傳神。ARC GSi 75播此track全面殺低了MBL C51,那種鮮活感認真無得彈,演奏家的表情也玩到眉飛色舞,好嘢!聽「新世界交響曲」小號光輝有力,弦樂群奏快上快落,充滿活力動感。各組樂器比例合理,舞台感有台型。「卡門組曲」敲擊樂器與弦樂器音色準確,平衡度出色。Track 5合唱團空間感開闊,歌聲人氣足而真實,合唱和諧悅耳,大聲不叫。「Billy the kid」定音鼓敲擊明快有力,有鼓皮味,冇肥腫拖尾毛病。「四季」音像小音場大,古鍵琴清晰通透,小提琴獨奏音色鮮活。「畫展」、「幻交」皆能表現出管弦樂團高像真度的動態對比與色彩豐富的音色。Track 12銅管樂高音極通透,是屬於生猛的快聲。Track 15鼓聲質感強烈,小號聲生氣勃勃,結實的鼓聲鼓皮味極濃,再一次反映出這台ARC GSi 75膽合併機夥拍Sabrina重播鼓聲取極高分數,令人印象深刻。

聽演錄俱佳的「馬勒第五」名盤CD(1988西德版),邦士坦指揮維也納愛樂的1987年9月法蘭克福現場實況錄音,Sabrina把ARC GSi 75凌厲的動態對比盡展無遺,第一、二樂章無比的緊張刺激,嘹亮的小聲穿透力強,樂團快上快落的動態充滿生命力,立體音場後方傳來的定音

鼓敲擊清脆乾淨。KT150這款現代高清大動態靚聲功率管令新一代的ARC膽機如虎添翼。第四樂章慢版旋律美極的弦樂群奏令我極陶醉,樂團以高密度的音質展現出華麗的舞台感。這把聲音令我深深體會到Dave Wilson設計Sabrina是傾向欣賞「馬勒第五」這類管弦樂色彩豐富的爆棚古典樂,動態對比極具現場感。

結論是:市上所有售價介乎10至15萬元的揚聲器已經被Sabrina嚴重威脅,論武功,講動態對比,Wilson Audio真係冇得輸!

總代理:極品音響器材有限公司

售價:HK$12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