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Fi 基礎談 十九:鐳射數碼初階(三)

數碼錄音,先將持續性的模擬聲波變為斷續,一粒一粒的脈沖,貯藏在磁帶上。重播時又要還原一番,將一粒一粒變回一條一條。這種先進到人類今日智慧尚未能完全掌握的科技,究竟有何好處呢?歸納起來,它是否屬除褲放屁捉蟲入屎忽,冇個樣整個樣的新屎坑三日香?

這就是放眼看電聲影視技術今後之大勢所趨了,玩 Hi Fi 的發燒友,好多玩了幾十年,已經玩膩了,他們都希望 Hi Fi 科技有新的革命性突破。而數碼錄音及鐳射數碼唱碟是自愛迪生留聲機誕生以來第一回真真正正的徹底革命。直至數碼錄音技術採用之前,錄音原理一貫是模擬式,而唱碟(或愛廸生的唱筒)貯藏聲波的形態,一直是物理接觸的機械式。

數碼錄音的五大優點

先說數碼錄音機擁有而模擬錄音機所無的優點:

(一)抖擺率等於零。數碼錄音機磁帶運行速度的抖擺,並不影響聲波之錄與放。因為錄放音是由一個精準的石英時鐘計算器去點算每一秒鐘所通過的「數碼流」(Digital Stream),例如每秒 705,600 個 0 與 1 的組合。據說,石英時鐘點算的準確度,每秒鐘不會錯多或少 4 次。故此,數出來的數碼,一定沒可能錯到產生聽覺可聞的抖擺率。數碼錄放音是準確保持百份百音準的。

(二)訊噪比超過 90dB。數碼錄放音在點算數碼流的通量時,磁帶的身份只屬一個介體,它貯藏了無數億兆的 0 與 1 訊號,放音時只把這無數億兆的 0 與 1 讀出來,那組讀數碼的結構根本沒有閱讀磁帶噪音嘶聲(模擬式聲波)的能力。所以,數碼錄音的重播不含磁帶雜音,其訊噪比就約相等於它的可用動態範圍。16 Bit數碼錄音的訊噪比便大於 90dB。

(三)沒有模擬式錄音機所有的失真。此點希望讀者注意,數碼式及模擬式是兩個不同的體制,模擬體制所秉承的互調、諧波、削波、瞬態等失真,是數碼體制所無的。但,數碼體系擁有自己的另一類失真。例如錯誤失真,是錄(即電腦的寫 Write)及放(即電腦的讀 Read)時數碼點算或其他錯誤,和數碼系統在最低及最高有效操作範圍以外的寫讀錯誤。數碼錄音技術上有所謂 LSD(不是忽得,是最低有效數位)和 MSD(最高有效數位)。把 LSD 和 MSD 脈沖讀入錄音機,前者不足以令它活動,後者則令它「神經錯亂」。

數碼錄音之所謂「沒有」模擬式失真,其實是電聲學家紙上談兵的理想而已,因為,數碼錄音又會隨著本身體系的不同,而產生「數碼式」的互調、諧波、類似削波,和瞬變失真!但兩類失真的個性卻聽(及看)起來都不相同。不過,無論如何,數碼錄音就沒有模擬錄音因磁頭與磁帶接觸所引起的「一拖一停」失真。(按:不妨把磁頭與磁帶接觸的形態放大一萬倍,就清晰可見磁帶的運行是停、行、停、行之不連接操作)這「一拖一停」失真,使模擬錄音的音色增添了一種錄音師稱為「Violining」的抖盪特性,中文不妨譯為「劏鷄」聲,聽初學小提琴者奏出來的琴聲就是模擬錄音「一拖一停」劏鷄失真的放大。

(四)數碼錄音可作無限次帶過帶而保持第一手主帶的質素,絕無損失。這一項無可抗拒的優點,在理論上是成立的。模擬錄音帶每翻印拷貝(Copy)一次,那拷貝上的噪聲必定是主帶和拷貝帶的總和。若由拷貝再印拷貝,經歷十次後,那第十代的拷貝之噪音便十倍於主帶。這問題對要利用帶過帶來製造音響的混音師最為困擾。舉例:喜多郎的電子音樂,經常一人兼飾多角,一人玩多種樂器,要無限次運用聲叠聲錄音。用模擬錄音機就得到大噪音的成品。帶過帶模擬式噪音之增加,噪音抑制器(杜比,DBX 等)雖幫了很大的忙,但害處是有的。數碼式帶過帶卻在理論上是沒有損失及噪音成份不變,廢棄了所有噪音抑制系統。

(五)編輯「剪接」方面的特性:最進步的數碼錄音編輯機器,是「電腦剪接」,只需將數碼錄音的資料饋入電腦,便可在螢幕上監察音響的形態,錄音師可任意刪接,永不需動用剪刀。用帶過帶編集,有如編集錄影帶節目一般簡單。

數碼錄音技術,既然擁有上述五大優點,是應份毫無疑問地能在短期內淘汰模擬式錄音的,一部 16 Bit,50KHz 取樣頻率的數碼錄音機,具有下列模擬式錄音機所不可能臻達的技術規範:

‧頻率響應:由 0 至 21KHz 絕對平直,(22KHz 開始衰減 3dB)

‧總諧波失真:在「0」VU 時,不超過 0.004%,在峯值電平時,不超過 0.3%。

‧訊噪比:優於 90dB RMS

 

▲Denon Model DN-039 PCM Recording Unit

(原文刊於 1987 年 11 月號《Hi Fi Review》,作者 雷明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