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Fi 基礎談 四十五:綫篇(四)

上期講到導綫的外皮(Jacket)問題,那是影響音色極端重要的環節,有足夠資料獨立討論。

設計導綫的人,不可能不學無術的,他們當然明白為甚麼導綫外皮會影響音色。而且,他們之中,更有人刻意地利用外皮加工程序,配合綫身繞製方式所產生之特殊音響個性,再採用不同的填塞質料(filler)來企圖臻達「度身訂造」的音響效果。

導綫內的填塞質料,在《綫篇》裏還是首次提及。平日多注意導綫結構的發燒友,其實位位都已知無論喇叭綫、訊號綫或電源綫的結構,除了綫芯、綫皮之外,不少還有最外層的綫套,和將綫套內部空間塞得密密實實的填料。連最簡單的一條三芯多股燙斗綫,綫套裏面都有像棉繩般的粗條和三色電綫芯一同繞紮。既然燙斗綫都已懂得用填料做緩衝,此物絕不會是廢物。

導綫是有磁場的振動體

原來,導綫本身是一個足以引起音染色的原體。音染色的起因,基本是綫芯在傳輸訊號及電勢時所引發的相移(Phase Shift)和振動(Vibration)及諧振(Resonance)。相移問題已討論過,近日返璞歸真的單股(solid core)導綫,設計者認為是相移最低的結構,但有利亦有害,此屬後話,現在先談振動。

電勢在電綫裏運輸,是必然產生振動、熱能、磁電場、幅射波。磁氣對音響的干擾也顯著,專家們各師各法來企圖降低導綫在操作時產生的磁氣或受磁氣干擾的程度。而對付振動和熱能,也有一套措施。

熱能是電子與綫皮及(多股)綫芯互相摩擦產生,是一種損耗。Teflon 綫皮摩擦力系數最低,能傳輸與綫皮摩擦變熱的損耗也最低。

振動是電子在活動時所引起的現象,大電流、高電壓電纜,除發高熱外,也產生與發電機每秒轉速同步的 50Hz 或 60Hz 基頻振動,當然又附帶產生它的諧波振動。這振動現象十分之明顯,我們只要開着一個 3KW 的電暖爐,把電綫握在掌裏,就肯定感受到振動。而且,暖爐開了一段時間之後,電綫更會暖。電綫愈粗,振動及發熱的情況亦愈低。

由此引申至音響用導綫上,由於傳送的是由 20 至 20,000Hz 的頻率,導綫當然也產生同步響應,磁波、幅射波是副產品。可以想像,導綫本身是一件能發聲、有磁場的振動體。這些振動若不加以適當抑制,便會造成回輸(feedback),有 feedback 的綫,可以產生相當大的非綫性失真及諧振(筆者一向認為,換綫降諧振的現象,feedback 是個不容忽視的因素,但這不能解決因駐波而起的諧振)。

科學家們一早就在研究抑制導綫振動及磁場的技術。70 年代末,美國 Acoustat 靜電揚聲器的 Bob Rieman 對筆者提出警告,靜電喇叭的電場足以干擾訊號綫而產生 feedback。日本 JVC 又在更早時間示範喇叭綫所形成的磁氣幅射坐標圖形和正負芯相互間之干擾。

抑制綫身振動的基本方法,其一是外皮及填塞物料必須緊緊地包紮着綫肉,其二是繞綫時把股芯按照計算的數值互相纏繞,以便產生互相抵消振動的作用(Siltech 的 de Goey,他所提出的偶數股芯 solid core 繞綫,也顧及了抵消諧振效應。他認為,奇數股芯繞綫總有未經控制的振動。同時,他不同意粗幼芯 multi-core 導綫能臻達最有效的振動抑制)。

有些高價喇叭綫,綫肉的外皮有兩層。緊貼導體的,是層很薄的 Teflon「腸衣」。Teflon 外層,再緊紮一層分顏色顯示正負的抗熱抗潮絕緣體。然後,正負兩支交繞,外面又緊緊包紮着特種填塞料,外層綫套是一種高韌力之絕緣體,最外層再加上一層包裝用的美觀表面。這喇叭綫共有五層表皮,裏面才是引進最頂尖科技炮製的超純度導體。你說,這麼結構繁複、製造過程瑣碎的「音響專用」綫,要賣幾多銀 1 呎才對得發燒友住?

上文說,導綫的綫身必須用適當材料緊緊包紮,把振動抑制,才是正路。但,反過來當然也不乏聰明仔巧妙地利用鬆動綫身所誘發的音染色來吸引發燒友。巿場上有一種合金炮製綫芯像髻毛球般的喇叭綫,低音起諧振,音色雖不平衡,但可以令小喇叭的低音變肥些。

利用特性不同的綫校聲,道理上是將組合的原音加上味精,非正路。正宗做法本是把組合音響頻率曲綫用天然方法盡量拉得平滑,這一定牽涉到房間的音響效果控制。但,若然治標方式既有用又省錢,則未嘗不是一個妥協行徑。不過,筆者認為削足就履,移船就磡的做法令音響重播距離 Hi Fi 愈遠耳。

訊號綫的構造,也因 Hi Fi 的進步而愈來愈講究。以前,有屏蔽的訊號綫,好多都是單芯的 co-ax 同芯綫,屏蔽網就用來傳送負極(接地端)訊號。後來,屏蔽的學問成了專科,先進的訊號綫,很多是個別每芯都有單獨屏蔽處理的。一條訊號綫,可以有三芯單獨屏蔽(平衡與不平衡式兩用),然後又在三芯之外加上總屏蔽。喇叭綫也有用屏蔽。屏蔽之功用,是把空氣中的雜射電波、磁波等摒諸綫外,它的副作用是衰減高頻。訊號綫愈長,損失的高頻亦愈顯著。綫質超級,屏蔽造得恰當的靚綫,高頻響應才夠用。所謂夠用,是訊號綫在連接低阻抗輸出(150Ω 以下)至高阻抗輸入之間的距離在 30 呎之內高頻響應可達 50KHz(-3dB)。這標準,不難做得到,但成本不便宜。退而求其次,30 呎訊號綫的頻應上限若有 25KHz(-3dB)的水平已不錯。

1.5m 比 1m好聲?

喇叭綫通常沒有屏蔽,有屏蔽的喇叭綫應該(?)一定是度身造妥,把綫的長度一併計算在內的「梗度」(fixed length)。唯根據多年來實際應用經驗,屏蔽作用對高頻傳輸一定做成影響。

約在 80 年代初,TAS 天書的女槍手 Enid Lumley 首創用「光鷄」T-bar FM 天綫來做訊號綫,她認為由前級至後級 1m 左右長度應無干擾。結果,那一年的 CES 大展就出現無數攤檔用T-bar光鷄綫權充訊號綫。

把喇叭綫拖長,感染 RF、磁波等的機會自然比有屏蔽的綫大得多。但一般優質喇叭綫(無屏蔽)的高頻響應則可以臻達 30 呎/50KHz,-3dB 的 Hi End 規格。

講到這裏,就不能避免地要討論喇叭綫和訊號綫之長度之爭了。問題是,喇叭綫和訊號綫絕對肯定愈短愈好。發燒友有一族堅持,任何訊號綫一定是 1.5m 長度好聲過 1m 長度。理由?「你自己聽啦。」?

以學術、理論為根,這是百份百無可能的事。電聲學家一直以來出盡八寶去縮短擴音器材內部的綫,如果每條綫都要長過 1.5m,真正匪夷所思了!然而,信耳仔收貨的發燒友却又言之鑿鑿。筆者親歷其境 AB 比較的結果,是 Yes & No。

組合整體的音響畫面、音響質素,無論你移動、改變任何東西,都可能變聲。同一條綫,把插拔出來重新插過,九成會靚了聲。前級端的 Line、Aux、Tuner、CD 輸入端子,就算裏面轉接毫無分別,你的 CD 輸出插進上述每對端子都可以不同聲。1.5m 綫好聲過 1m 綫?學術理論數據正好相反,是 1m 較好、0.5m 更好,0 最好。 1.5m 較好的理由,最合邏輯的解釋,是較長的綫之超高頻響應少了一丁點兒,提供較 easy 的聽覺感受,聽覺疲勞(如果有)就來得略遲。比對之下,中高頻的透明度也似乎有改善。但,又有發燒友誓願話某喇叭綫要 11 呎 2 吋最好聲。Hi Fi 店剪了 11 呎 1 吋給他,無用,要填海。此話怎解釋?我想知。(未完,待續)

(原文刊於 1989 年 12 月號《Hi Fi Review》,作者 雷明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