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Fi 基礎談 十四:唱盤之避震功能

發燒友對唱盤避震之處理,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唱盤應該用石屎座承起,唱盤在操作時不宜被封閉。當然,唱盤膠蓋是引起震盪的麻煩東西,但任由唱盤讓空氣中的“聲浪”轟擊卻非良策。又有人認為唱盤應直接放在地板上,因為地板是震盪最少的東西云云。其實,喇叭低音和地板有耦合作用,而地板是一種傳遞聲波效率比空氣更高的固體。若把唱盤放在離喇叭不遠的地上,唱盤座肯定受到地板低頻震動的干擾。另外,一般人最忽略的震動干擾,是經由空氣傳遞的中、高音。音波射在唱盤板、唱盤座、臂座、轉盤表面時,那些受聲體會產生一定的餘震。震動延長時間之久暫,視乎受聲體本質的“內部消聲率"高低而定。這是轉盤和唱盤座物料影響重播音色的原因。原則上,內部消聲率愈高,對重播原音的干擾愈輕微。利用唱盤膠墊與金屬墊之混合來製造“生猛"或“死實"音色,與“內部消聲率"物理學大有關係。發燒友多捨本逐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耳。唱盤擺在隔鄰房間,是唯一完全隔絕揚聲器震動干擾的途徑。但唱針/唱片的介面(Interface)物理對重播音色的干擾影響,又不會因唱盤擺放在鄰室而消弭。(如今,介面物理竟然發生在 CD 盤身上,起初當然認為有點不可思議。)

AB 比較兩部唱盤受中高音波干擾的多寡,方法相當簡單。道具:粉紅色噪音產生器,錄電話用的接觸式咪高峯(貼在電話機殼上的咪),和一部有電平指示的卡式錄音機。AB 唱盤,必須擺在同一地點。地板上,石屎座,或特製唱盤釘架都沒有關係。

把電話咪輸出端插入錄音機,咪頭則站在唱盤座板上,理想位置是臂座旁邊的基板。扭開噪音產生器,把 1KHz 噪音輸入擴音系統,從喇叭放出音量足夠而不太響的 1KHz 噪音。扭開錄音機,電話咪會將在唱盤基板上檢到的訊號在電平指示表上顯示出來。把錄音音量掣作出適當調節,直至電平指示針徘徊於某一個平均讀數附近(例如 -15dB)。以此讀數為參考值,然後測試 2K、3K 和 4KHz 的讀數。你會發覺這些數值和 1KHz 的讀數不同,一般應較低。記下上述 1,2,3,4KHz 同樣響度粉紅色噪音在同一錄音音量下在電平表上顯現的數字,以同樣方式(包括相同的噪音音量和相同的錄音量)去測試另一部盤,你會發覺兩部盤的讀數並不相同。讀數平均較高的一部,受中高音音波干擾的程度也較大。

 

 

分體式高級唱盤

硬盤與軟盤

把唱盤放在石屎座上,絕不改善唱盤受中高音干擾之程度。因為聲波是由空氣傳達。一般,採用金屬基板的“硬"盤,較採用木質基板的“軟"盤有較高的“空氣傳遞中高音干擾之結果。

有人不禁問,然則,把硬盤與軟盤都擺在隔離房之後,“空氣傳遞"音波(全音域)和“固體傳遞"震盪都被隔絕了,硬盤及軟盤豈不是失去了個性之分?

答案是:不。

唱針/唱片的介面物理,在操作時仍然干擾唱盤、唱臂、唱針,影響音色。

電話咪電平測試也可提供唱盤在操作時所產生的“內部震動"電平,道具是不用噪音產生器而採用粉紅色噪音唱片。你會發覺,測試唱盤擺放位置和承載方式(石屎或其他),就影響唱盤之“內部震動"電平,甚至揚聲器無聲響發出,承載方式也影響唱盤操作時的內部震動。

同樣方法,可以 AB 比較兩部唱盤之避震性能,避震座之性能等。用粉紅噪音產生器的低頻 20 至 100Hz 就可以。

若然唱盤與喇叭的距離很遠,例如超過20呎,那末,就算揚聲器播出的 1 至 4KHz 噪音音量極強,唱盤受干擾的程度也都微乎其微,甚至把錄音掣扭至最強也讀不到有意義的電平。這現象,無非告訴我們,揚聲器距離唱盤(和 CD 機)是愈遠愈好。但不可不知,20 至 100Hz 的低頻音波,在空氣中可以振動很遠的物體,一般設計優異的避震座或石屎座對卸去低頻振動均有卓越功效。

沒有意思的大膽表演

無論如何,唱盤與喇叭的距離若太接近,避震座及石屎座的抗拒低頻振動效用仍在,但低週直接由空氣衝擊唱臂、唱座基板及唱臂座的撞力便大大增加。發燒友把唱盤放在喇叭前面三數呎,以炫耀沒有音響回授的藝高人膽大表演,其實沒有意思。音響回授作用,早在嗥叫聲形成之前已經將畫面弄得模糊不清,把唱盤移開,情況立刻有改善。

可知,就算避震功能完美到一百分的唱盤/避震座組合,也不應擺在距離喇叭太接近。如果沒有選擇餘地,就要考慮把唱盤加以「無諧震之閉封」,要做到此點並不容易。無論“軟"盤或“硬"盤,在操作時,機身是唱針/唱片介面物理震盪的負載體。設計人要成功地將這些震動沿一條理想的途徑傳出機身之外(物理接地點),而這途徑必須是單程,否則機身外的震動也同樣可沿此徑傳入機內。但,要真正臻單程交通,絕非易事。介面震盪以唱針敲打在唱片上所發生的諧震為主要成份,這或不入於唱盤避震設計範圍,但唱盤、唱臂的設計的配合對介面震盪有極大影響。例如,氣浮式唱臂本身擁有優異之避震性能,因為臂身與唱盤之間沒有固體(除了唱頭綫)接觸點。但另一方面,設計者也沒法把唱針/唱片的介面震動經由臂座傳出體外。這些介面震動便要被臂管吸收或經唱頭回輸至前級上,後者便干擾音質。

個人認為,氣浮式唱臂之最佳匹配是真空吸索,膠帶傳動,硬盤。

(原文刊於 1987 年 6 月號《Hi Fi Review》,作者 雷明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