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的音響世界|專訪方浪音響 Kent Poon(下)

高級 CD 機好聲之謎

延續上期專訪,這次的主角依然是知名母帶工程師 Kent Poon,一切背景在之前已經說過了,這次就馬上進入正題,繼續數碼錄音這個話題,CD 正好成為這次的開場主角。上回提到 CD 壓碟之後,母帶製作人與唱片公司會對成品進行抽樣檢查,對比當中是否每一個 Data 都是一模一樣,但為何還會出現頭版碟比較好聲這種情況呢?「頭版碟與後期版次的不同聲,那不屬於現在這個年代的故事啦,因為以前來說,一個 CD 母盤可能要壓大約二十萬隻碟,而那個母盤是會耗損的。但是現在你說要壓一萬隻碟已經叫做很多呢,哪還會有頭版比較好聲這回事呢?

「除了壓碟批次之外,製造光碟的物料也會影響一些即時重播的反應,同樣地,不同 CD 轉盤讀同一張 CD,也會有不同聲音,因為當中涉及很多因素,例如機內時鐘的接地、讀碟機械的伺服系統等等,這些原因已經和記載在 CD 裡面那些資料無關。美國《Stereophile》曾經進行過相關研究,發現了一個影響聲音的重要原因,要知道 CD 轉盤的讀碟部分擁有伺服系統,使得它在讀取 Redbook CD 時有著一個重讀、修正能力,雖然不如 CD-Rom 那麼強,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每當進行重讀的時候,鐳射光頭本身、控制光頭位置的機械,以及伺服系統等等,會比讀碟暢順時需索更多電流。部分以高頻率方式運作的晶片、時鐘等等,對於供電品質極為敏感,當供應給它們的電力被伺服系統影響,就會導致它們一些運作上的不穩,因而影響聲音,也正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才會出現分體式 CD Player,為的是解決上述這個問題。」

「不過解決了一個問題,卻衍生出新的問題,例如 Coaxial、AES/EBU 等連接介面的影響;而分體之後兩台機又有各自的接地,兩者的接地電壓不同的話又會產生其他影響等等。沒有一個設計是完美的,只看不同設計師花多少心思去追求完善而已。」Kent 表示,並非分體式就一定更好,好壞與否不能夠單單以某些形式或制式去判斷,「正如音樂檔亦不是 24bit/192kHz 就一定好,就算它是 DSD,也可以是一個很糟糕的錄音。一個錄音是好是壞,在於背後製作,而不是看它是哪一種制式,一張做得好的 CD 絕對會很好聲,16bit 的 Noise floor 有 96dB,哪會不夠動態呢?」

甚麼才是「高清」音樂?

既然談到音樂檔,何總編乘勢提出很多玩家都曾經擔心過的問題,就是現時最大音樂檔來源來自網購,而這種網路下載方式,能否保證當中沒有資料損失?Kent 的答案是肯定沒有的,這涉及傳輸協定上的原因。真正無法確定的,反而是唱片公司或音樂網站所售賣的檔案,是母帶檔案?原生 24bit 格式?還是經過升頻後的產物?本地音樂網站 hifitrack.com,會列明所出售的檔案是原生還是升頻,很多時候更同時提供兩種選擇給消費者,可惜絕少同類網站採用同一做法。說到這裡,Kent 有另一番意見,不是檔案原生與否,而是關於升頻,「在我立場來說,升頻不一定是壞事,甚麼是大家說的『高清錄音』才是問題。有人說 24bit/96kHz 叫做『高清』,那麼 24bit/48kHz 又算不算?如果是數字作準則,我又可以找到大量 48kHz 格式的優質錄音呢!因為大家的這種觀念,所以很多網站就把那些 48kHz 檔案作出升頻,以符合大眾期望。我自己看來,24bit 錄音已經是『高清』了,這種情況下升頻並非壞事,但假如有人將一個 16bit檔 案升作 24bit,那麼有點欺騙成分了,還好這種例子很少,回看過去二十年,錄音室最少都用上 20bit 去錄音。假如消費者得到更多正確資訊,令他們了解錄音的實際情況,或許就有更多唱片公司願意把 48kHz、44.1kHz 的原生檔案拿出來賣了。不少發燒友或是雜誌把著眼點放在 96kHz 或是 192kHz,令消費者傾向注意數字上較『優秀』的檔案,但如果有一個出色錄音只有 24bit/44.1kHz,而非更高,會令它變得不夠好嗎?在我來看沒有這回事。」

「錄音質素本身是一種很空泛的藝術,現在市場卻用上數字化的方式去判斷,因為有 192kHz 就去說 96kHz 不夠好;有了 384kHz 又說 192kHz 不好了;然後多人聽 DSD,又去說 PCM 不行,這類數字鬥爭無日無之,令大家忘記了錄音的本質。試想想,有錄音師用上 Nat King Cole 也用過的、二十多萬的收音咪,他使用的膽 EQ 是 Bob Marley(用過)的,可能全世界只有一台,但假如錄出來的只是 24bit/48kHz,大家就會說它不夠『高清』,而忽視整個錄音製作的努力與嚴謹。」

藝術與數字之爭

Kent 形容這種判斷方式為 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數字思維,「這一情況下,市場一味追求更高更大的數字,但到底甚麼才是足夠呢?以前大家在說 1080 解像度,現在說 4K,之後還會有更高,只是在我個人來說,面對一台電視只有 40 吋,你不告訴我的話,我未必分得出那是 Full HD 還是 UltraHD。現在是 4K,可能三年後大家在聊的是 8K,一直發展下去,甚麼才是盡頭?」

「同類情況換成錄音,只會比影像更明顯,因為人耳比眼睛更加靈敏,亦更加抽象。人眼對於 RGB(三原色)的接收大多是接近的,而每個人的耳朵對不同頻率接收能力卻永遠不會一樣,差異往往比眼睛大很多。由於聽覺是那麼主觀,所以發燒友才有這麼多不同喜好,同樣地工程師也有他的個人取向,假如發燒友明白錄音、播放、做音樂、人類聽覺同樣都非常主觀,那就可以依從自己感覺去尋找喜歡的東西,而對其他事物更加包容。」

認識母帶工程師

提起 Kent Poon 這個名字,大家的腦海同時會浮現出母帶工程師這五個字,其實由他一手包辦錄音至後製所有工序的專輯,數目十分之多,因此正好請他多分享一下這方面的資訊。「一個錄音製作,最基本分為錄音、混音、母帶製作三項工序,一般來說會由兩個人去完成。通常做錄音的那位會同時負責混音,因為他會知道自己錄了一些甚麼材料,才會清楚了解如何將它們混合起來。傳統上做錄音、混音的那個人不會同時兼任母帶製作,試想想一個作家,可能叫他檢視自己的文章,看上幾遍亦未必會發現有問題存在,換成第二個人去看,也許第一眼就發現有錯字,同一理由,母帶製作才會交給另一個人去負責。

「這三個角色專注的地方大有分別,例如混音師需要將每一條聲軌進行獨立調整,著眼於那些細微的地方,例如結他手不小心發出一聲踏地聲,那混音師就可能要把這一下聲響弄走,在數碼混音還未普及之時,他就要在混音台上聽準那一秒鐘,然後親手拉一下撥桿,又馬上推回原處,這就是真正的手藝,因為以前沒有現時這些數碼工具,可以仔細設定哪一分哪一秒調低某個頻段,再於半秒後回復原狀等等,那時候一切都要人手操作。

「混音是一個微觀的世界,而母帶製作就要用宏觀角度去看整件事情,母帶製版師要非常熟悉唱片成品的那種聲音,例如他要懂得如何平衡同一張 CD 不同歌曲的音量,不會把它們之間的音量弄出很大差異。而混音師只需要考量同一首歌不同聲軌之間的平衡,而非歌與歌之間的音量。除了音量之外,製版師要面對很多由不同製作人、錄音師、混音師,甚至不同錄音地點與器材所錄製的半完成品,當中風格差異可以很大,直接把這些放到同一張 CD 之內,感覺就會很古怪,母帶工程師就要把這些不同之處弄得較為統一。」

見證時代轉變

「我選擇用來進行母帶製作的器材,都以同一個宗旨去挑選,就是盡量不會傷害到錄音原本的聲音,高水平的母帶製版師都有著同樣執著。不過老實說,現在這個角色,在最近五至十年似乎有所轉變,很多錄音需要製版師去將它們變成一張完整的專輯,因為錄音與混音的製作方式和以前不一樣了,有很多非專業的人士去做這兩項工作。現時 AD、混音工具比以前大為普及,令不少人可以自己去錄音,就算進行錄音的環境並不理想,可能有明顯的冷氣噪音之類,而歌手也只是坐在房間角落唱歌,出來的錄音平衡度可能完全錯誤,聲音也可能非常不濟,母帶製版師近年最常做的就是改變這些錄音,不用擔心會弄得和原來的非常不同,只要改得更好就行。從前,假如製版師做出來的與混音後的版本相差太遠,這是不合格的後製,製作人亦不會收貨。

「現時不但錄音行業式微,母帶製作也一樣,製作人也不一定對錄音製作十分熟悉,所以有些監製就會叫一些資深製版師兼顧其他工序,例如混音、錄音,因為監製相信他的能力水平。現在這個市場已經沒有甚麼越不越界,通常都由一位工程師去同時負責所有工作,不像以往那麼專於一個範疇,更何況只專心一個領域,市場需求也不足夠去養活他們。」

正是上述原因,現時的唱片或許比以前帶有更濃厚個人特色,而那些聲音特色是出自那位負責製作的工程師。「就算是選擇收音咪,每位工程師都有自己喜好,喜歡的擺咪方法、距離亦有所不同,這是很主觀的,也就是因為這是主觀的藝術,所以出名的工程師都有他的出色之處。記得大約十五年前,歐洲有一間公司找我去做母帶製作。我一直學習與錄音工作都以 Acoustic music 為主,例如 Jazz、Classical,很少碰到 Synthesize,而那一家歐洲公司找我做的正是電子音樂錄音,我就知道這是一個挑戰。我要做更多後期處理才可以達到他們要求的效果,而這些程序對於我一向做的那些音樂來說是一種損害。幸好我們的磨合還算順利,前後一共合作了大約三十張唱片,換成其他公司,或許老早就會找上另一位擅長於電子音樂的工程師去做後製,這次經歷令我學懂如何去做這類音樂,是很好的經驗。大家可以看到,不少知名的工程師只會專注於某一、兩種樂種,不會輕易跨界,這是因為另一個樂種的製作要求,可能與那位工程師一貫技術認知有衝突。」

軟件正在取代硬件?

相比技術層面,發燒友可能會更在意於硬件方面,有很多以音響玩家為主要對象的唱片,不時強調製作時用上哪一些著名器材,而有些硬件的功能與聲音特質,現在都可以透過軟件去模擬,只不過大部分發燒友慣性重硬件而看輕軟件,換成工程師的角度去看,又是如何看待當中差別呢?「錄音界別是覺得現時軟件更勝硬件,因為軟件可以做到很多硬件做不到的事,這不是硬件會不會比較昂貴這回事,在工程學上已不是向錢看。假如你造出一項產品標價十萬,而它的功能沒有其他替代品,製作上又需要這項功能,那自然要去買,再者,軟件不一定便宜,好像 Weiss Saracon 軟件那般,我們要賣到一萬六千餘元。再以 Weiss Saracon 為例,它的硬件版以前叫 SFC1,現在是 SFC2,是一台格式轉換器,早在十六年前,Daniel Weiss 與他的團隊已經寫下 Saracon 的核心程式,事實上他們不如大家所想那麼商業化,還有很多設計沒有拿出來賣,當然他們把 Saracon 拿了出來賣,而且非常成功啦。他們經常在等,是為了等待 DSP 進化到有足夠能力運算相關程式。」

「Saracon 軟件版面世,是因為電腦的計算能力達標了,事實上除了 Saracon,Weiss 其他軟件都放到特定硬件上一同出售,這可能與那些操作介面有關,那些按鍵、旋鈕在使用上的確十分方便。這種做法剛好與業界其他公司不同,其他公司都傾向推出軟件,因為電腦運算能力實在很高,可以令那些 DSP 做到更多不同工作。當然,要把這些處理程序製成硬件,輸入輸出介面、電源等等都估去不少成本,就算電腦加軟件都可以做同樣工作,出來的聲音質素也會有所差異。」

為聲音添上色彩

那麼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有需要購買硬件?在 Kent 的工作間還可以看到 Manley、Avalon 的模擬式 EQ,會不會是因為軟件沒辦法取代這些硬件?但原來情況剛好相反,「在工程學上這些硬件已經被軟件取代了,這些 Manley 的 EQ 都有 Plug-in 版本,以純數碼方式運作,不需要再進行 DA、AD。這些 Plug-in 基於那些大學研究,他們把這些器材的聲音特質攝取下來,再以數碼方式營造出同樣效果,就算真空管的失真等特性亦可以虛擬出來,至於效果如何,就看不同公司的做法了。」

既然軟件功能這般強大,為何如 Kent 這些工程師,還在使用很多硬件去進行母帶製作?「這就要看那一次製作的音質要求去到哪個程度,又或是錄音本身的音質是否很高,值得去用這些硬件去做後製。大家可以把每個錄音看成一幅油畫,而這些處理則是顏色,假如這幅畫加上某種顏色會更好看,那就用吧,假如畫上去會變得不好看,那不用就好。假如一個古典音樂錄音,需要進行 DA 轉換、再用真空管 EQ 作潤飾的話,那麼這個錄音的質素好極有限。換上 Synthesize 這些對傳真度沒有強烈要求的樂種,就可以放心進行各種修飾,令出來的成果更美好。」

鑑聽揚聲器應用

聊過一些製作人才會面對的情況與器材,似乎都是消費者難以接觸到的事物,但工程師有一項重要工具,是一般發燒友亦用得著的,近年更大受年輕玩家歡迎,那就是鑑聽揚聲器,當然,絕少發燒友會把 Studio 那對巨型入牆揚聲器買回來自用,不過當中還有很多較為小型的產品適合家用市場。而作為工程師,Kent 反而帶出一些鑑聽揚聲器的知識給讀者朋友,「錄音、混音與母帶製作對於鑑聽揚聲器使用有不同準則,前兩者的 Studio 大部分都有一對入牆的大型揚聲器,只是百分之九十的工程師都不會用上它,反而會聽那對較小型的近場揚聲器,除非有特別情況。除了用來招呼藝人、唱片公司人員的時候用得著之外,它還可以用來檢視錄音的低音表現,因為它可以重播出小型揚聲器所沒有的低音頻段,錄音 Studio 會較多用得著它,播放音量通常超過一百分貝,因為他們要知道有沒有錯錄了一些不應該出現的聲音,那些通常是細碎聲,如果播放音量不夠大,就不容易把它聽出來。」 「來到母帶製作階段,聆聽準則較為接近家居,因為工程師要模擬用家的聆聽情況,例如平衡、聲壓等等,播放聲壓大約在八十分貝左右。為何在混音開始就不用那對巨型揚聲器,是因為這兩部分的工作,工程師會由中午開始聽到凌晨三點,而那對巨物需要開到一定音壓,聲音才會平衡,所以不可以用細音量聆聽,那總不可以連續聽它十二個鐘頭吧,所以大多都會用上近場揚聲器去進行工作。不同樂種在後製時的鑑聽音量亦有不同,要模擬那些消費者的聆聽音量,才以那個聲壓去調整聲音平衡。完全了解且習慣自己那對揚聲器,對於工程師來說十分重要,要知道它有哪些頻段不平直,才會知道那一個位置要做哪一些調整。耳機反而會用來檢查錄音的微細噪音,不會用作檢視平衡度,因為它表達不了揚聲器的低音量感分別,而且不同耳機品牌的低音量可以相差二十至三十分貝,所以不可以拿來檢查平衡度。」

文|顏文遠(原文刊於《Hi Fi Review》33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