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音響故事的人 – 專訪聲之島 成哥

這個世界的變化速度,已經遠比以前為快,而且只會一直加速。世界似乎被電子產品更新周期推動着,連帶原本轉款期甚長的高級音響,都免不了被迫加快。

一個「世代」的長度,比以前大幅縮短,2013 年訪問成哥,他正在推廣 ATC 有源揚聲器,嘆曰這個輕鬆解決 ATC 揚聲器「難推」問題的捷徑,卻不太為發燒友接受;同時亦寄語耳機玩家放下耳機,感受揚聲器帶來的音樂體驗。

七年過去,這次再訪成哥,除了市場改變,他本人亦增加了不少經歷,尤其是兩年前的 ATC 總部之旅,令他有更多音響故事,想對年輕發燒友分享。

七年人事

這次與何總編來到聲之島拜訪成哥,發現聲之島的格局沒有甚麼改變,但除了 ATC 這個鐵膽之外,單是揚聲器品牌,都出現了不少變動,他們引進了 Kroma Audio、Vimberg。其他產品種類方面,又代理了 Metronome Technologie 和 Artesania Audio,加上原本的 ZenSati、Harmonix、Playback Designs、Bricasti、Parasound、Acoustic Energy 等等,陣容愈來愈強大,尤其是 Hi End 級別。

「其實不久前開箱的 Kroma Audio Julieta,我個人十分喜歡,既好聲又漂亮,腳架的曲線更是特別。但不少客人來到聲之島,還是指名要聽 ATC 喇叭。」

的確,ATC 喇叭是聲之島的「招牌」之一,而最新開箱的 SCM-150TASL Limited Edition,又真的非常吸引。只不過,同場的 Kroma、Vimberg 喇叭亦十分顯眼,訊源、擴音機和喇叭的組合,比以前有更多變化。

有出亦有入

「近年市場出現轉變,愈來愈少人升級至大型兩聲道系統。」成哥在慨嘆市場轉變,「不少人在家居大裝修後,音響系統就愈玩愈細。」他表示,不是第一次聽到客人表示想 down size,理由包括裝修公司、家中女士的勸阻,以及無線喇叭的吸引力。

不過,成哥也提及到,還是喜見不少年輕人投身立體聲音響世界,實現了他在上次訪問時的兩大願望之一:「希望見到年輕人放下耳筒。」

「近年的確看到不少年輕人到來,喜歡一試 ATC 喇叭,尤其是有源版本。雖然他們看到大試音室時,總是希望聽聽入面的系統。這時候,我會告訴他們,先聽聽你本來的目標吧,不用着急。」玩音響不能太急進,亦不宜同場對比自己想買的目標,與比目標高級得多的系統,不然只會難以回頭,也容易打消入門意慾。

「其實他們為何對裏面的器材更感興趣?」何總編問曰。

「可能是與空間對稱,器材級數更高吧。」成哥答。而有意入門的客人抱住哪種心態,對於未忘初心的筆者來說,是明白的。一來,人總有好奇心吧,尤其是自己有興趣但不熟悉的事物,就更感興趣;二來,這種夠大又夠方正的聆聽空間,加上 Hi End 級器材,全都是在其他地方難以接觸的事物,有一機會,當然希望親近之;三來,既然是入門者,甚至想要進入音響之門的門外漢,不會對自己的目標抱多少信心,總希望聽得更多,尤其是高級系統,所以才出現跳過原本想聽的產品。

發燒友對有源喇叭的態度

回想 2013 年,成哥正在努力推廣 ATC 有源版本,他當時強調,既然這麼多人將 ATC 無源喇叭形容得非常難推,甚至花上不少金錢換後級,依然未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效果。然而,有源版本就無需再為後級而煩惱,更是多後級(大部分情況,是多少路分音就有多少分後級,例如三路四單元的 SCM45A Pro,每聲道就有三分後級),不用擔心力量不足,亦肯定夾聲。

何總編身為非常「愛玩」的發燒友,自然明白有源喇叭在 Hi Fi 界為何難以推廣,因為這樣就會減少可配搭的環節,「玩味」相應地降低。另一方面,其他前線從業員也不太願意推荐有源喇叭,畢竟他們都想賣出更多產品嘛。

「現在多了一些本來玩耳機的人,放下耳筒去嘗試兩聲道音響。Hi Fi 對於他們來說是新事物,當然就沒有固有觀念,對有源喇叭持開放態度,亦容易了解有源的好處,繼而選擇這種玩法。」無端地畫地為牢的人奇怪地多,即是部分玩耳機的人不自覺地抗拒聽喇叭,玩喇叭的亦有同類情況,就如數碼與黑膠之爭這類假命題,彷彿這是二選一問題,但其實這些玩法根本不是互相抵觸的,明明可以左擁右抱,又何必想成二元對立呢?「我,全部都要!」才是正確態度嘛(一笑)。

「那麼,成哥你又如何推荐這些玩有源 ATC 喇叭的人,配上哪一些器材呢?」總編問了大家都想知的問題。

「ATC 本身就有相關產品給大家選擇呀,例如 CD 機和前級二合一的 CDA2,加上一對有源 ATC 喇叭,就有一套完整的音響組合了。」CDA2 除了可以播 CD,亦有 USB 輸入,支援最高 PCM 384kHz、DSD256。

「近年我們引入了不少專業版 ATC 有源喇叭,和民用版相比,只是外表沒有木皮,而價錢就更便宜,只要你接受到它的外表就無問題了。不少年輕人都不介意它是全黑色,那些唱片監製就更加不會在意,他們只在意喇叭的聲音夠不夠準確,ATC 有源喇叭就可以滿足到他們。事實上,近年就有不少唱片監製買入了 ATC 喇叭。」

讓我來講故事

「其實無源的 ATC 喇叭也不是非常難推,我用 SIA2-100 合併機(擁有 USB DAC,可解PCM 384kHz、DSD256)推動,在大空間開得很大音量,依然沒有問題,那不過是每聲道 100W 輸出的合併機呀(本刊亦曾經為 ATC CD2 + SIA2-100 + SCM7 進行過評測)。」

何總編在訪問中多次問成哥,近幾年他所面對的環境,以及自己本身有何改變。市場的變化,成哥也提及喜見有更多年輕發燒友出現,有源喇叭也愈來愈受發燒友認同,甚至他的哥哥,是一位資深高燒友,最近都改用了 ATC 三路四單元有源喇叭。

「家庭影院產品,隨着代理的品牌出現變化,基本上我們都愈玩愈簡單。反而兩聲道就愈來愈好玩。」之前提到,他們在 Hi End 價位的產品有不少新動作,喇叭、訊源、擴音機、音響架,都有頂尖品牌在陣,但入門至中階的產品一點都不缺少。

「那麼,你本人又有何變化?」何總編開始改變訪問焦點,由音響轉為個人方面。

「2018 年到 ATC 總部,是新體驗。我賣了廿多年 ATC,與 Billy Woodman 夫婦認識了很多年,但親自去到 ATC 總部,又是另一番感受。」他提到,以前在聽其他人說音響故事,包括 ATC,現在自己親自去了解,看到 Billy Woodman 把業務交給兒子 William Woodman,和工程師們直接交流,看到單元生產,又參觀過為 ATC 生產喇叭箱體的家俬廠,甚至親耳聽 Billy Woodman 演奏鋼琴,都令他感受良多。

Billy Woodman(右)

「以前一直知道 Billy Woodman 是音樂人,但親耳聽到他老人家彈鋼琴,又是另一回事。近年又發現,一些之前以為發燒友都知道的事,例如 Billy Woodman 懂得彈鋼琴,原來現在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那些慕 ATC 之名而來的年輕人,聽過 ATC 喇叭,再知道原來老闆是音樂家,對這個牌子會更有信心。 「以前,我在其他人口中聽到的音響故事,然後是自己親身經驗,變成有故事的人,又發現有些 Hi Fi 新血出現,我的心態開始有改變,想由聽故事,變成說故事的人,把這些音響故事說給他們,是一種傳承。」這些故事、經驗,還有正確的音響知識,更重要是對 Hi Fi 的熱情,都是成哥希望傳給其他人的「音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