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Fi 基礎談 五十七:音色及平衡度

玩 Hi Fi,最大樂趣係欣賞由揚聲器播出來的美麗音響。至於點至為之美麗,則沒有甚麼標準可言也。這非廢話,而是本人玩 Hi Fi 卅餘載經驗的總括結論。香港人由 50 年代開始認識 Hi Fi 一詞,當初,Hi Fi 限於高級口味人士範圍以內,後來逐漸普及於各階層,成為一門大眾化的消閒嗜好,由目不識丁之咕哩以至學貫古今之博士,由寅吃卯糧之光棍以至富甲一方之大亨,由不知 oboe 為何物之音樂白痴以至天才橫溢之音樂大師,統統都可以是發燒友,Hi Fi 可以淪為一件沒有文化價值的玩具,甚至絕無益智成份。玩 Hi Fi 的深度,視乎擁有者而定。

由此引申出,所謂美麗音色的標準,只係「阿叔話靚」咁簡單。發燒友之間若為音色之真偽而爭,結果總是連朋友都冇得做,事關世界上沒有一個發燒友肯認低威者也。

找機會去印證真聲

發燒友聽音響,好少理會它的「樣貌」與真實的音響有幾多分別。這是個世界性的潮流,絕非局限在香港。反為香港發燒友不理真聲是何物的傾向,比外國發燒友更可以了解。因為,香港發燒友比外國發燒友較少機會去印證真聲。印證的意思,是指在日常生活裏去與真聲接觸。欣賞 Hi Fi,喜歡聽哪類音樂雖然悉隨尊便,但印證真聲的選擇就應該避免用咪高峯傳聲或電子樂器表演做參考。這是老生常談事,唯有多多諦聽古典音樂(爵士音樂因亦用咪,已打折扣)的現場演奏,發燒友的腦子裏方才經常貯存着真聲的鮮明資訊,分分鐘用來比較,參考及分析 Hi Fi 聲像真之程度。香港古典音樂活動不多,本地樂團水準又差,給發燒友一個理由相當充份的借口。有些發燒友一世人從未涉足音樂廳,從未聽過一場活音樂會,却對自己的 Hi Fi 音色充滿信心,批判 Hi Fi 時,也權威十足。因為,他們只須直覺地「阿叔話」這是靚聲這是衰聲就冇錯。低音越勁等於動態愈大,高音愈多等於分析力愈佳,音響特性悅耳等於像真。

其實,聽 Hi Fi 純屬個人,阿叔鍾意就得,有何不可哉。另外,Hi Fi 似乎是—瓣完全冇理由的玩具,發燒友的興趣,是神話化的 Hi Fi,陶醉於「將左邊揚聲器升高 2/15 吋就更靚聲」的無厘頭偉大發現*,絕不屑於花些少時間去找尋技術上科技上理論上的真相。甚至,更多的 Hi Fi 權威是反理論者——所謂感性派。他們徹底的將 Hi Fi 神化、宗教化,信者得救、設壇傳道,務要每個發燒友成為 Hi Fi 神教之信徒,以遂其最終目的。

(*個別例子,却被宣傳為金科玉律。)

感性派多數重感情

感性派 Hi Fi 權威,本身 Hi Fi 基礎常識至為貧乏,因此大力鼓吹玩 Hi Fi 絕不需要理論的教條,唯有如此,才容易貫行愚民政策。妙的是,Hi Fi 愚民那份拒絕求知的心理,給感性派 Hi Fi 權威譽為美德。Hi Fi愚民走火入魔,又會自立門戶,成為新的 Hi Fi 權威。

想向反理論的感性派權威請問一句:「既然理論冇用,唱頭又點會有聲出?」

能夠造得出一個唱頭有聲出而出靚聲的人,當然不會是反理論無科技感性派吧。不過,有天才、有理、有技術的電聲專家,要是本身缺乏了對音樂的熱誠,也必定造不出靚聲 Hi Fi。這羣領導層人物,才是真正有料的感性派發燒友。比較之下,冇料的感性派發燒友只是東施效顰,識少少扮代表,最怕被人拆穿西洋鏡。所以堅持理論冇用也。

本刊自創辦至今,都抱著向感性派發燒友灌輸正確 Hi Fi 知識的宗旨。五年來,受惠讀者不在少數。可惜,四周圍感性派仍多。

感性派發燒友,聽 Hi Fi多數重感情,側重重播音色之羅曼蒂克內涵,而漠視了音樂的準確平衡度及純正的諧波結構。目下更流行了加味精製造互調失真(Intermodulation)而使聲響更「悅耳」的復古招式。

玩 Hi Fi,正確的做法,是希望先找出「為甚麼」的原因,而非捨本逐末。不錯,人人都想坐享其成,但却忽略了個別環境的特異反應。結果,被人牽鼻子走了不算,破財兼夾愈整愈衰。

Hi Fi 靚過現場?

論音色之確認,說來容易,做來艱難。最簡單如小提琴,相信沒有發燒友不識小提琴音色吧。但,假如閣下由玩 Hi Fi 第一日至今從未在音樂廳裏聽過小提琴獨奏的話,我忠告你儘快抽空去聽一場,地點最好是 Recital Hall 之類小型演奏廳。我保證,當你成世人第一次聽到真的小提琴獨奏聲之時,你會覺得,Hi Fi 靚得多!

一般錄音,小提琴音色錄得比實物濃艷,再加上感性派的味精,又點會唔靚過真?然而,聽完一場音樂會後,你會上了一課,切身體驗。原來,實物現場聲的諧波結構變化,比 Hi Fi 重播何止豐富千倍!

鋼琴聲更攞命,一部 Steinway 或 Bosendorfer 在 Recital Hall 所放射出的聲浪,可能達到 1 KW acoustic!那不是震耳欲聾的響度(Loudness),而是將音樂廳空間產生加壓效應(Pressurized)的功力(Power)。

至於木管、銅管、鼓擊等樂器的確認,就要去大會堂或音樂廳欣賞一次交響樂演奏會來領略了。最好有讀物幫助,估計,90% 以上「識聽」交響曲的發燒友,不很清楚 Flute、Oboe、Clarinet、Bassoon、Horn、Trombone、Tuba 的音色分別。

講到管絃樂,最引人入勝的 Hi Fi 享受,相信無過於絃樂器之羣奏音色了。好多發燒友第一次聽音樂會的即時感覺,也可能是 Hi Fi 靚過現場。但這感覺好快就消失,接踵而來的,是恍然大悟,茅塞頓開,原來 Hi Fi 只是個素描。或者,你又會覺得,花 600 元聽音樂會,不如買 10 片 CD 回家聽過世。耳朶是生在你的骷顱骨上,冇人可以話你知你聽到甚麼。

實物現場的絃樂合奏,讓你聽到一羣樂器的混音,而擦絃聲的諧波,却不一定悅耳,但臨塲感則鮮烈萬倍。Hi Fi 重播則可能更加悅耳,但羣奏感和臨場感就往往謬之千里。不少被悉心加上味精的粗合,絃樂合奏音色是「一塊」或「一碌」,絃樂手們好像被一個大如意袋套住,隔靴搔癢之至。

音場與定位

Hi Fi 之定位,與組合各元件的相位結構及喇叭之擺位有牽一髮動全身的致命關係。聽古典音樂講定位,絕非小提琴從左聲道來那麼公式化。交響樂團各聲部的排位、或者只有一個不變定律,就是第一小提琴組排在左前方。其他擺位均因指揮、場地的不同而經常變化。我們坐享 Hi Tech 之偉大成就,隨時欣賞世界大樂團世界大指揮的影碟,便立即發覺,就算是同一隊維也納愛樂樂團,在同一位指揮卡拉揚的棒下,也出現不同排位之情況。

聽 Hi Fi 定位,也比聽音樂會定位明確得多。在音樂廳裏,樂器在輪到主奏時,往往像浮在 Sound Stage 的表面。聽 Hi Fi,則可以清清楚楚分得出這樂器的發音點所在,而且位置由始至終不變。Hi End 組合在良好環境內有本領提供 20´ 闊 15´ 深和破室而去的殘響,已經沒有大困難。留意大音量時低音被推前的boxy(箱聲)毛病、Sound Stage 的空間感不應跟隨音量大小而脹縮。優質組合很能夠表達出錄音現場的殘響特性,而且,不同樂器的殘響又都有不同的音色。每件及每組樂器之間的空位,也能微妙的重整出來。不少組合有良好的前後感和闊度感,但對夾在最前和最後當中的東西就不能明確地重整,中間聲道也不夠實質。音場的高度表現,是 Hi Fi 極高境界。Sound Stage 的展示要交代個合邏輯的高度,小提琴獨奏的高度比小提琴組略高,而大提琴組的高度又略矮於小提琴。此外,Sound Stage 後方的定音鼓、木管、銅管等高度,好多時會高過獨奏或獨唱的,而鋼琴聲就應該有橫度而略矮於獨唱。至於各樂器組之間的平衡度之定奪,就在乎發燒友的判斷力而不能單講「阿叔話」矣。

絕對相位要準確

還有,就係絕對相位(Absolute phase)之確認。本人沉痛地發覺,絕對相位這件事被世界發燒友普遍漠視。一般反應:「唔理得咁多。」但絕對相位是 Hi End Hi Fi 必須遵守的規則,好多發燒友的組合,本身沒有相位可言,Sound Stage 像一盆散沙,一粒粒,飄忽無定。但把絕對相位倒轉的「倒相」體系,要糾正它只是舉手之勞,大把 Preamp 表板有 phase 掣,AB 比較 0º 與 180º 兩格的 Sound Stage 結構分別,一定聽到不同,但妙在大把人認為「倒相」靚聲過「正相」。CC Poon 話弄不清 Subwoofer 和 Main speaker 之間相位關係的發燒友不如改行養金魚,我建議那一撮覺得「倒相」更靚聲的大師們改行玩模型車也罷。

好多胆前級輸出成倒相,它們普遍在說明書上註明。但早期 California Audio Lab Tempest 膽 CD 機屬倒相,却冇講人知,不少日本製 MC 頭屬倒相。冇解,亦冇講人知。採用這些倒相器材的發燒友,可能用了成世都不知。倒相的 Sound Stage,表面上好似有較突出的獨奏(或獨唱,或中間聲道),但 Sound Stage 定位及佈局不穩定,大聲時應在後面的樂器反為飄前,層次分析力比正相大大遜色。不過,倒相效果很突出易聽,正相的好處却要靜心聽。發燒友唔衰得,你講佢知佢用了成年幾的組合倒相了,佢點落台?

附製的評分表,應該有很多用場,例如加釘前後或械鬥紀錄。

(原文刊於 1991 年 2 月《Hi Fi Review》,作者 雷明 先生)

開版相 – 創作者: Hiroyuki Ito;提供者: Getty Images;版權:2014 Hiroyuki 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