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鍾一精選的十張試音碟
Audiophile Analog Collection VOL.1(2xHDFT-C1143)
我常用的試音碟約有三四十張,有些新錄音,有些舊錄音,新的固然有新鮮感,聆聽時有結識新朋友的喜悅。排首位者,近期在家裡及本刊試音室用得最多,一定是它。兩位加拿大錄音師之傑作,帶住 Nagra 錄音機,Neumann、Schoeps 拾音器,到 Montreal 多間教堂及藝術會堂,灌錄古典、爵士、民族等音樂。先推出 LP,其後的 CD 版本顯然也落足功夫,音效絕不遜於 LP。用那一 track 試機好?其實 12 tracks 都燒到通頂,要試動態對比、音色生猛跳躍感,聽開始的「傻豹」;Track 5 試人聲質感,瞬變反應、大鼓深沉低音,到 3:00,大鼓細鼓齊起,殺到埋身。試弦樂、木管、銅管樂聲之優美度,一定是 track 11「畫展」。
鼓緣 – 錢國偉.香港鼓樂團(Hugo LPCD1630-7357)
不要說我冇文化,但我真的認為,若然一套體系,尤其後級 / 喇叭一環,播放擂鼓不夠狠勁,低音貧血腳軟,那麼真的沒資格稱得上出色全面。況且我們中國鼓樂歷史源遠流長,又誰敢話佢冇文化?以《鼓緣》這個 Live 錄音去試聽很多套系統,很多不同聲音特性喇叭,標題音樂大鼓抽擊之猛勁與沉重超低及低頻,它如同一面「照妖鏡」,開聲幾十秒大概已有初步答案;到 4:00,真正考驗時刻來臨,某些擅長播斯文音樂的喇叭只好望洋興嘆。如果閣下的喇叭夠班,而後級又夠力,CD 中的「龍騰虎躍」營造鼓聲之沉雄壯偉,以及一米直徑原木大鼓形態,足以令人聽過之後一世難忘。
Kind of Blue – Miles Davis(Columbia/Legacy CK 64935)
這個 1959 年經典絕作,歷來 mono、stereo 版本之多,不勝枚舉,去 discogs.com 搜尋,數量嚇人一跳。我手上 LP 與 CD 收藏也不少,惟方便播放,音色又有絕頂通透度者,此 1997 年 reissue 美版 CD,我覺得最適合用來試聽比較,因此不僅在家、本刊試音室,甚至各大小 hi-fi 聚會,我經常拿出來聆聽一番,因為熟悉其聲音,每次再唱都有如知己相逢。由於它錄音太靚,似乎沒有器材可以令它變得衰聲,我主要用它來考驗器材多支銅管的厚度和亮度,大牛筋的分析力和分量。它樂器定位穩如泰山,稍有鬆散便知喇叭擺位不對,一旦結像好可能低音又嫌不夠,hi-fi 就係咁玩死人,不過「聲」是你校的,一定唔關錄音的事。
伊豆の舞女(瑞鳴音樂 RMCD-1078)
我的試音碟,不論新或舊錄音,都保證有兩個特點,一是音樂內容本身可聽性高,有百聽不厭之妙,二是音響效果極佳,能夠提供某個角度的 hi-fi 參考準則。《伊豆の舞女》這個國內唱片公司作品,就真的是平地一聲雷,百分百贏得我歡心。要特別一提,LP 版是 10 分的話,CD 版也有 8.5 分,對音效執著者,應懂如何選擇。由兩位日本、一位中國爵士女歌手,演唱中、英、日語歌曲,究竟效果如何?告訴大家是想都沒有想過那麼具吸引力,唱的技巧好,加上選曲悅耳,聽到我不忍離座,當然還有音效之 hi-fi 更技驚四座,音色與定位靚絕,人聲、樂器音像之強烈質感與立體感,簡直好到難以形容。你系統可以出到幾多成呢?
Abbey Road (Anniversary Edition) – The Beatles(Universal Music 0602577915079)
要列出 10 張考驗音響體系 CD,說真的,第一張就不期然想到它∼50 周年再版雙 CD,我手上的是德國版。由懂聽歌開始,我就愛上 The Beatles,1969 年的《Abbey Road》,是首個以非 mono 作原版發行的 Beatles 作品。LP/CD 舊版 / 新版年來收藏多張,點解還要買它?因為我是 fans,不能不擁有,其次是為 CD2 的 Sessions,當中一些未有發表過的 live takes、studio demo,包含樂隊成員和監製 George Martin 在灌錄期間的對話,如果你器材夠班,接線又夠分析力,喇叭擺放在房間最佳位置上,可以感受到一股空氣,是活生的,而且通透,人聲有厚度,部分低音分析力與動態更勝 CD1 的一 take。再版監製是誰?Giles Martin,當年 Beatles“LOVE”他與父親合作泡製。
「關正傑在寶麗金」SACD 特藏(Universal Music 0868349)
Sorry,有點博懵之嫌,但由於再版效果太正斗,每張音色都達示範級,忍不住還是要把它列入我榜單上。從 8 SACD 收藏 box set 中,隨手拿出《天龍八部》、《天籟》與之前普通版 CD 比較,細聽下發現 CD 不但高音帶點朦,低音又相對含混,而且人聲喉底偏薄⋯⋯聽舊版 LP 當然仍是最高享受,最好聲是也!自己喜歡聽,為享受而聽,當然要聽最好的,但為方便重播及試聽比較,此套 SACD 正合我意。聽關正傑錄音,八成注意力集中在他吐的每字每句上,厚潤喉底發音變化,更換訊號線、電源線,再將喇叭擺位微調,一旦人聲偏薄,魅力便打折扣。其次是錄音室混入的殘響效果,SACD 是清晰,而且恰到好處。
Brahms 與 Tchaikovsky 小提琴協奏曲(Blue Moon BMCL 134)
一如剛才提到,我選的試音碟音樂內容本身必具可聽性,有百聽不厭之特性,這個 Blue Moon 高水準再版,選曲、演奏與灌錄效果,肯定是愛聽音樂,又愛玩 hi-fi 者必備。一 CD 內包括兩大RCA名盤∼Szeryng拉奏 Brahms 與 Tchaikovsky 小提協;琴聲質感和音色皆靚到不得了之餘,各樂器群組的層次和細節同樣出色到爆晒燈。另再留意兩首作品同樣錄於1959年,由於錄音地點不同,Brahms 於 Kingsway Hall,Tchaikovsky 則於 Boston Symphony Hall,作為試器材用途時,系統又能否明確分辨出兩大著名音樂廳的音響特性?我自己的準則∼前者堂音比較豐滿一點,小提琴音色亮麗,而後者音色則較為甜潤,又夠雄渾,大合奏場面真箇叫人感動,你系統又如何?
Sings The Blues – Carmen Gomes(Carmen Gomes Inc. CGi 2017)
這個女聲CD錄音,熟悉我的發燒老友們,一定聽過我家中聆聽室的示範,每個聽完都說要立即跑去買一張,誠心希望他們同樣播到好聲效果。Carmen Gomes 唱 soul、blues、jazz,功力之高毋庸置疑,她將 Belafonte 同名專輯全部歌曲以自己方式演唱一次,聽過她,Belafonte 的一張∼forget it!更重要是 Live 灌錄(在大型錄音室中,兼有近百聽眾)的氣氛,不斷瀰漫著一股濃稠「空氣」與「情調」,聽得太投入真的會令你醉倒。Carmen Gomes 每一曲開聲唱歌時的一刻,聲音和立體感之真確,就像她站在我面前演出一樣,連她呼吸的氣息亦歷歷可聞。背後圍繞著的一支電結他、大牛筋、jazz 鼓,右、中、左,結像清晰可「見」。
DUETS – Rob Wasserman(MCA Records MCAD 42131)
相信這不單是我的試音碟,而是所有中外資深發燒友的試音碟,說它何等舊製作(1988),但 10 個名額下,豈能不包括它。每次 CD 第一粒音一響,就似老友聚舊,熟絡程度可想而知。除了 Rob Wasserman 一支牛筋的質量可供校聲,伴唱的多位男女聲同樣有一流演出,足可作為校「感情」之用。說它由頭到尾都錄得咁靚,相信無人會反對,因此每個人會用自己喜歡的一 track 來校聲,我是用 track 6,但提醒你,牛筋的低頻異常豐滿,絕不易應付,每一下扣弦足以勾起一個低音浪打圈滾到你臉額,控制不善,煩惱隨之而來。總之,此碟播得好聲之際,大家可以暫停搞嘢,專心聽音樂。
Dreams and Daggers – Cécile McLorin Salvant(MAC1120)
將它排到最後,絕對不是因為它音效和演繹低於上述九碟,而是想一邊寫一邊構思,怎樣詮釋此碟之精妙,此碟對我萌生聽音樂的動力有多大影響。初見識 Cecile McLorin Salvant 唱腔是在 YouTube,要真正迷上她每個專輯,以致錄音效果,打從某天在發燒老友家,見到未拆封的這套 3LP,即懇求他播給我聽。落針,第一曲未完,我已決定誓要入貨!先買 LP,為方便平日隨時聆聽(我有用 Discman,帶住 Sennheiser 聽歌嗜好),再買 2CD。碟中大部分曲目在 Village Vanguard 現場收錄,聲靚、毫無保留的開懷獻唱,確實令人播之不厭,聽之不厭,也校之不厭。它背景異常寧靜,因此更突顯人聲結像,加上情感釋放之豪邁,對系統,尤其後級與喇叭配搭,成了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