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時代變遷|專訪極品音響 – 耀哥

總編回想當年《初哥看天下》欄目第一次訪問耀哥,應該是七年前了,這次再次訪問當年的一眾主角,話題自然集中於兩次訪問之間的變化。

「這段時間有很多變化。」耀哥嘆曰,這些變化不只是音響品牌,人與人之間都出現了不少改變。

「你在極品音響已經工作了十四年吧?」總編說。

耀哥想一想,他加入極品音響的年分是 2007 年,的確已經十四年了。「極品音響所代理的牌子,每一個都甚有名氣,都是知名的發燒品牌,當然擁有不少支持者。」而這些支持者自自然然就成為了耀哥的客人,總編問耀哥,這十四年來,有否遇到一些有趣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呢?「就先由 Wilson Audio 開始吧。」

銷售王牌

「極品在我加入的兩年前左右,成為了 Wilson Audio 代理。從當時去到現在,依然由我們代理的,還有 MBL、Jadis 等等。」

「不如先由 Wilson Audio 開始吧,他們最暢銷的型號是甚麼?」

「不同時期有不同情況呢。」耀哥說,他加入極品音響時,正值 WATT 7 轉 WATT 8,之後再變為 Sasha。「基本上都是這個 WATT / Puppy、Sasha 系列最受歡迎。」

「我們有六年時間,以 Sasha 作為參考揚聲器。」總編曰,Sasha 在《Hi Fi 音響》大房工作了六年,直至六年前才換成 B&W 802 D3。兩個六年間,Sasha 亦經過了兩次轉款,Sasha、Sasha II,再轉為現在的 Sasha DAW。

「這個系列在過去十年,是 Wilson Audio 的銷售主力。其他更大型的型號,我說有很高銷量,你也不會相信吧?那些型號需要客人有一定財力,亦有夠大的空間才會考慮。」Sasha 系列因為體型與價錢適中,所以一直保持暢銷。「而最近五至六年,Sabrina 就明顯跑出。只計最近幾年,Sabrina、Sabrina X 銷量已經高於 Sasha 系列。」

此話激起了總編的好奇心:「原因是甚麼呢?」

「所有 Wilson 喇叭都由我們安裝,所以有不少機會與客人接觸。去到他們的家,就會明白原因了。近十幾年的香港居住環境逐漸變細,就算是中產,他們的家都可能只有幾百呎。」耀哥說,Sabrina 正正適合這種大小的聆聽空間。

「他們應該算是較為理智的發燒友吧,據我所知,亦有人就算聆聽空間不夠大,都會希望買一對 Sasha。」總編說。

「我們當然也遇過這種發燒友。」但耀哥說這只屬少數,「現時的發燒友想法比較成熟,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有些發燒友,就算空間只有二百幾呎,都會放一對六呎高的喇叭,現在已經很少見得到這類情況了。」

「我亦聽過有人說:『喇叭當然愈大愈好啦,你唔識玩啦,識玩,細地方都可以玩得好!』」

「我就不太認同這種說法,比如你可以在香港駕駛一台大容積引擎的跑車,但無法釋放它真正實力。」耀哥解釋,大喇叭也一樣,放在細空間的話,只能以細音量去聆聽,根本聽不到它真正的能量和動態。「另一方面,通常喇叭愈大,中頻能量就愈強,需要更闊的空間去容納。大家都明白,聲音質感大多來自中頻,如果中頻過強,會令每個音像都偏大,然後低頻又過多,影響到聲音層次。實在沒有必要去製造這種問題。」耀哥說,雖然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但與其如此,不如一開始就不讓問題出現吧。

「就是這些原因,令 Sabrina 這類設計、大小的喇叭比較受歡迎吧。」

「在客人選購喇叭時,我們會問他們的聆聽空間詳情,再作出建議。我們都希望器材去到客人手上,可以發揮得比較理想。不希望他們在事後才向我們抱怨,投訴我們在事前未有跟他說清楚。」耀哥指出,要和客人建立長期關係,就從給予實用建議開始。

總編認為,這才是音響生意之道,「假如客人向你購買產品後,回家用得不太高興的話,也許就不會再回頭了。」

無謂削足就履

耀哥認為,音響歷程是建立於每一個正確步驟之上,然後才會不停進步,同時會因為當中變化而得到滿足。「如果喇叭本身就超出了空間容納能力,那麼就算你不停換機換線,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你會建議客人擁有多大的空間,才去考慮 Sasha?」

耀哥解釋,其實聆聽空間的闊度比較重要,「大家通常只計算面積,而忽略了闊度。同一品牌的喇叭,級數愈高,中、低音密度就愈強,若果空間闊度不足,音像就會太大,進而影響到音場層次。」

「那麼要多闊的空間才容得下 Sasha 呢?」

「十二呎闊開始,才考慮 Sasha 吧。不足這個闊度的話,就應該要購買相對細一點的型號。當然,如果你在增益方面調校得準確的話,在十呎左右闊度之下,仍有機會將 Sasha 發揮得不錯,只不過要玩得很小心,器材的增益、能量不能太大,聲底要纖細一點,不要偏向濃郁、厚聲。當然,假如在合適空間之內玩 Sasha,可以選擇的器材配搭就會寬鬆得多了。」

「Sabrina 成為了暢銷型號,那麼它的用家們,口味會否較為接近呢?」

「又沒有這種情況,用家口味稱得上多元化。而且不一定使用我們公司代理的擴音機品牌,所以談及哪種玩法佔多數,一時間都難以回答。」

「這是否代表Sabrina 容易反映不同擴音機的性格呢?」

「的確是這樣,而且相對地容易推動,4Ω 阻抗,變化幅度不大,加上一隻 8 吋低音。我們示範時,通常使用 Aesthetix Mimas 合併機推動,它有 150W(每聲道)輸出,出來的效果令很多客人感到滿意,而且價格並不昂貴,所以亦有客人聽過這套組合之後,直接把它們一併買走。」

改變還是進步?

「Wilson Audio 的高音由 Focal 鈦膜單元換成絲膜,再加上紙盤中音、低音,你如何看待這些改變呢?」總編曰。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以前的 Wilson Audio 喇叭吧。他們的中音一直都是紙盤,配上 Focal 的鈦高音,加起來令那些型號的性格較為鮮明。很多人喜歡這枚高音,亦有不少人不喜歡它,尤其是純粹喜歡古典音樂的人,會認為它的音樂氣氛不太適合自己口味。高音換成絲膜,而且經過了多次改良,再加上新的紙盤中音,後來低音也改成紙盤,令全頻連貫性變得非常非常出色。」

「現時 Wilson Audio 的客人,會否多了古典音樂愛好者,而喜歡 Hi Fi 音效的人則減少了?」

「我認為現在的 Wilson 喇叭,可以同時照顧到這兩種口味的人。它們播放古典音樂的氣氛相當好,當你用來聽流行、電子音樂,卻依然表現出某些美國喇叭的 DNA。用家當然可以透過不同器材配搭,去得到自己想要的聲音。若果與部分大電流輸出的美式擴音機合作,播放電子、流行音樂,Wilson 會給你刺激 的美式音效。假如希望聲音層次、弱音比較清晰,就可以考慮 CH Precision。CH Precision 在這方面真是非常出色。」

緊密平衡

提起 CH Precision,總編有項資訊向大家分享:「我看過外國評論說,CH Precision 的產品在同級之中,低頻緊實程度是排名第一的。」

「我聽過很多 CH Precision 器材在不同客人系統內的表現,它的低頻控制的確非常之好。控制得出色之餘,又有彈力,鬆緊得宜,表現應該在同級前列位置了。」

「同一篇評論指出,如果以 CH Precision 器材配上低音本來就緊實的喇叭,因為性格重疊,效果不太理想。換成低音表現強勁的喇叭,例如紙盆低音單元的 Wilson Audio,就非常適合吧?」

「它們加起來,平衡度的確十分理想。除非本身聆聽環境出了問題,否則低音表現的確難以挑剔。大家都明白,擁有出色低音之後,其他部分都很容易處理。」

界線不再分明

「CH Precision 推 Wilson Audio 有良好表現,大家都知道了,那麼換成 Ayre 呢?」老總將話題帶到極品音響代理的另一個牌子之上。

「Ayre 雖然來自美國,但它的聲音偏向歐洲,較為乾淨、幼細。當然,現時不同地區品牌的聲音界線比以前模糊得多,很多美國牌子的聲底都比以前幼細,表現粗豪的已經不多了。」

「還記得 95 年去 Dan D’Agostino 家中,他當時用 Krell 大型擴音機推 Wilson Audio Grand-SLAMM,因為地方非常之大,25 呎闊、38 呎深,所以真的需要動用如此大輸出的美國擴音機推這對喇叭,才會覺得『有料到』。」

「25 呎這個數字,應該已經超出一對喇叭正常使用闊度。其實很多喇叭,擺得闊過 20 呎,都開始較為吃力,中頻質感、能量會容易變得稀薄。不是那些現時已經難尋的非常厚聲擴音機,以正常的擴音機去推一對大喇叭,18 呎闊在大部分情況下已經是極限。除非是四柱式喇叭,才容易應付到 20 呎闊。」

Jadis 與 Jadis

「我們談一下 Jadis 吧。」總編訪問耀哥時,面前正好就有一對 Jadis JA 200 電源分體式單聲道後級。「以你這十四年來銷售 Jadis 的經驗,哪一類產品比較暢銷呢?」

「一直以來,都是合併機較為受歡迎。但近兩年,我們都賣出了幾套 JA 200,JA 80、JA 30 的銷路都保持穩定。他們部分擴音機改款為 Mk II 之後,功率管換成 KT150,表現有明顯進步。KT150 比起 KT120、KT88 等等,訊噪比、低音控制力、透明度都明顯出色得多。」

「舊有型號又可否直接換 KT150 呢?」

「其實不太可行,雖然可能有聲出,不過 KT150 的燈絲比舊有型號需要更大電流,對變壓器帶來較大負擔,一段時間之後或許會出問題,所以不建議用家嘗試。」

「就算有聲出,亦不一定發揮到 KT150 的真正實力吧。」

「對呀,雖然可以調整偏壓,但假如變壓器本身就應付不了 KT150,再調校甚麼都沒有意思了。」

「如果有客人向你查詢 Jadis 與 CH Precision 二選一,你會怎樣作出建議?」 「說真的,從未遇過這種情況,因為兩個牌子的客路有明顯分別。會考慮 Jadis的客人,年紀稍為大一點,又或是以前曾經用過或聽過 Jadis 產品。雖然他們認識過以前的Jadis,不過由於產品經過改款,聲音表現不一樣了,他們都有興趣再次試聽。平心而論,現在 Jadis 的價錢,比起不少競爭對手來說,實在不算貴。」Tungsol 已經推出了 KT170,Jadis 又有否計劃去跟進呢?「因為 KT170 的體積比 KT150 更大,插座距離再增加,保護罩的高度亦要提升,所以需要多一點時間去設計新型號,而不是升級舊有型號。不過他們將會推出一款使用 KT170 的合併機,我們亦經已訂了貨,請大家再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