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期《煮酒論英雄》:KEF Reference 1 Meta

在有限空間中「豪」玩 – 陳海川

迷!真係好迷!KEF 那狀似迷宮的聲學技術 MAT,刷新了我對 Uni-Q 同軸單元表現的認識。迷宮一貫予人感覺帶挑戰性,甚或帶有一種未知的恐懼,當然迷宮也可以是饒有趣味的玩意。而 KEF 那「聲學迷宮」技術 MAT,更令我對本應熟悉的 Reference 1 變得陌生……不!係 Reference 1 Meta 至真!

發光、發熱、發聲!

有逾四十年發燒齡者,對 KEF 的最早記憶,想會是 KEF 創辦人 Raymond Cooke 跟 BBC 鑑聽器的淵源、B139「大球場」低音單元,以至經典的 Reference 系 Model 104、Model 105、Model 105.2 等。如發燒齡有三十多年者,對 KEF 的最早印象,或會是 Uni-Q 同軸單元、Reference 系 Model 102、Model 104/2、Model 105/3、Model 107。又如發燒齡約廿多年者對於 KEF 的最早記憶,則會是 Uni-Q 同軸單元、Coda 7 至 9、Reference 系 Model 107/2、Model One 至 Model Four,還有 Model 109(The Maidstone)。發燒齡廿年左右對 KEF 的最早記憶,該是 Uni-Q 同軸單元、iQ 系、Reference 系 Model 201 至 207、XQ 系。及至於十數年前或近年才發燒者,對於 KEF 的印象,就肯定涵蓋了 Uni-Q 同軸單元、Muno、Blade 系、The Reference 系、R 系及 LS50 系等。

從上述的世代交替中,可睇到一個事實,KEF Uni-Q 同軸單元及 Reference 系,都曾在以上每一代的發燒歷程中發光、發熱、發聲!然而,文章一開始提到的 MAT 聲學迷宮技術,其實也是最新一代 The Reference 系身上,那 Uni-Q 同軸單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差不多全是一些外觀上看不見但舉足輕重的細節改良,也就是對第 12 代 Uni-Q 同軸單元內在作針對性細節改良,並配合 MAT 聲學迷宮技術後,即使到今篇主角、剛推出的 Reference 1 Meta 較之於上一代,表現有如脫胎換骨,令我意識到,有必要重新去認識 The Reference 系。

更平衡且更具台型

最新 Meta 一代 The Reference 系,仍維持兩大、小座地型號 Reference 5 Meta及 3 Meta,兩大、小中置型號 Reference 4 Meta 及 2 Meta,以及匹配的超低音 Reference 8b。而 Reference 1 Meta 也就是系內唯一的書架喇叭,亦即入屋指數最高的一款,尤其當加上全新設計、全新造型的專屬腳架後。

就在 Reference 1 Meta 外型跟上一代分別並不明顯下,但有比較之下,坦白講,用上新腳架後的視覺比例、上下比重,確實比舊腳架來得更平衡且更具台型,必叫愛玩中小 / 小型書架喇叭、愛玩精緻的發燒友,眼前一亮。

全新專屬腳架之變可謂徹底,至於 Reference 1 Meta 喇叭本身,在外觀上跟上一代真係無分別嗎?有三處!一實屬難以察覺,如非即場比對或得知尺寸數據,想無法肯定兩代的聲箱深度有別,就是 430mm 跟 422mm 之別。另一雖則也算明顯,就是前障板上框著 Uni-Q 同軸單元那一圈 Shadow Flare 裝置,微微隆起、表面帶阻尼作用,可大大有效減低前障板 / 箱體繞射及反射對高頻造成干擾,以提升定位及結像的清晰度,並加強對 Uni-Q 的導波作用,有助能量及細節變化的傳遞效率。相對明確,但落在聲箱背後的則是,背板上方多了一大塊金屬牌為証(4.5 x 3.5 吋的厚鋁牌)。牌上清楚印有THE REFERENCE META 字樣,以及兩段對 The Reference 系及 MAT 的簡單說明,並表明此乃英國設計、工程及人手製作。

參考

KEF 第一個 Reference 系作品為 Model 104(1973 年),其後陸續推出各個不同規模的 Reference 系作品。然而,Model 104 更是業界率先直接採用電腦輔助設計及測量的成果,令每對 Model 104 之間誤差值低見 0.5dB,達至本屬實驗室採用的高參考標準之下,兩聲道立體聲亦得以更準確重播。要知道,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這精準度絕對係音響產品之重大突破,而 Reference 系之名正是要表達 Model 104 攀上「參考」標準。

KEF Uni-Q 同軸單元技術,首見於 C 系(1988 年)之上,而 Reference 系首個採用 Uni-Q 同軸單元技術的型號為 105/2(1989 年),其後再於不同規模、不同代的 Reference 系作品中廣泛使用。而 Reference 系〝1〞字頭頂峰之作 Model 109 / The Maidstone(1997 年),又或大變身後〝2〞字頭的 Model 201 至 207(2001 年),至今仍叫人難忘!

當進入 2014 年,The Reference 系又再變身,表面上就似為求提高其入屋指數去修身兼造型簡約時尚化,實則係經歷研發全球限量版 100 對的旗艦 Muon(2007 年)後,將所取得的經驗去改革 Reference 系,發展出更有效發揮 Uni-Q 同軸單元技術的線式對稱單元陣列,從而表現同軸共點音源的全頻同步、同時 / 相的理想。

當 Uni-Q 遇上 MAT

KEF Uni-Q 同軸單元,經過三十多年不斷發展、改良,多年來為不同型號開發出 50 多個版本,並隨著 R 系(2018 年)出現,於同軸的高音與中音之間環形間隙的空腔中,新添聲學阻尼結構 / 隙阻尼器,有效地抑制環形間隙中的共振,細節清晰度得以躍進之後,即標誌著 Uni-Q 同軸單元又再進入新一代(第 12 代)。而 MAT 聲學迷宮技術的出現,再進一步將第 12 代 Uni-Q 同軸單元推前一大步,繼去年 LS50 率先引入 MAT 聲學迷宮技術進化成 LS50 Meta 後,Blade 系及 The Reference 系亦同步引入 MAT 聲學迷宮技術,改革成 Meta 一代。

MAT 聲學迷宮乃 KEF 跟 Acoustic Metamaterials Group 聯合研發的技術,MAT(Metamaterial Absorption Technology)或可直譯為「超材料吸收技術」,是應用物理學、智能設計及製造技術相結合之下,將既有材料改造、結構重新整合,得出天然物料中不存在中的新特質,從而獲得使用需求中的理想特性。

MAT 聲學迷宮圓盤僅 11mm 厚,但其性能卻可媲美精心設計的 50mm 長錐形吸音管,這意味使用 MAT 聲學迷宮所需的額外空間非常小,對聲箱容積、深度影響非常少,可靈活運用到任何尺寸的揚聲器中,KEF 將之施用到細小如 LS50 Meta 身上,就是最佳例證。

逃不了

MAT 聲學迷宮的作用,是處理高音振膜背波的多餘能量,免能量反射回受衝擊振膜的正常運動、造成失真。MAT 是個由超材料製成、高度複雜迷宮狀結構的圓盤裝置。MAT 圓盤中的迷宮格局,實為 30 個不同長度通道(管子),一端共用同一個開口,另一端則封閉。這些因應不同頻率兼高 Q 值去規劃,充當四分之一波長諧振器,用以有效地吸收窄頻帶及其諧波。通道被調整至足以將 620Hz 以上的背波能量幾乎 100% 吸收,這表示其有效範圍遠大於高音的工作範圍,即所有干擾高音的多餘背波能量,當走進迷宮後都逃不了,不再會回頭衝擊高音振膜。

為求將背波流暢、少反射、少壓縮地引導到 MAT 圓盤,亦得對 Uni-Q 同軸單元加以改造,重新設計出一個號角形、向 MAT 圓盤入口收窄的背波導管。心水清者定必想到,為容納這全新的號角形導管,高音磁驅系統亦得隨之而重新研發,他們也就趁機改良、提升其性能。

重新設計

跟上一代 The Reference 身上的 Uni-Q 同軸單元相比,中音磁驅系統亦大幅升級及改進,以提高整體線性度。改動包括全新的磁驅系統、經改良的音盆懸掛邊、重新設計音圈筒懸掛及新的退耦框架。使用極強磁力的環形釹磁,並就電機幾何形狀加以改良,音圈磁隙兩側加入銅環,以消除電渦流現象影響電感值及出現不穩定電感變化,並有助工作熱量從音圈散發出去,足以減少中音因熱壓縮失真、提升換能效率。

為保持中音單元活塞運動的線性度,同時增加其衝程,工程師對音盆懸掛邊的形態進行詳細檢查,以求提高音盆活塞運動的對稱性,為此研發出一種質輕而又在運動中少變形的懸掛邊。重新設計的音圈筒懸掛,其闊度大幅減少至僅 0.69cm,以減輕其重量並減少諧振的影響。種種改善,足以令總諧波失真大幅降低。並針對性地在前後兩個位置加入多孔材料環,用以抑制共振,從而大大提高了細節及清晰度。一套新的柔性退耦裝置,用於減少振動及去除音染,墊於磁驅系統與單元框架之間的阻尼材料,將能量收引並消耗振動能量,從而將機械振動與聲箱隔離。

基礎

至於第 12 代 Uni-Q 二路同軸單元的基礎規格,就是以 5 吋口徑鋁盆中音,結合 1 吋鋁合金半球高音,以最小相位差,最短時間差的姿態,重現人耳最敏感的中至高頻一段。中音盆的用料,盆面的放射式「骨位」結構與號角形態,構成既質輕又高剛性的特質,以延後盆共振出現時間。於正中央部份,造型獨特的 Tangerine Waveguide 高音導波器,狀如九瓣平均分開的橙肉、亦如噴射引擎窩輪或香料八角,作用在於大幅提升高頻擴散力、均勻分佈能量、拓闊有效聆聽範圍,營造出寬闊又自然的音場。

懸掛亦非常講究

6.5 吋口徑的淺鋁盆低音,音盆背後除有令活塞動作更平衡、流暢的特大口徑音圈支援外,音圈筒的懸掛系統亦非常講究,動用雙層 Spider 懸掛還未夠,在音圈筒頂部位置、音盆背面,更加上一個比音圈筒更大口徑的強力懸掛架,既拓展了音圈驅動音盆的範圍,可進一步防止音圈抖擺,確保單元的活塞動作穩定、線性又反應快速。那音圈筒頂部的懸掛架,更採取大開放率通風設計,好讓空氣易於流入音圈中央,跟通風磁鐵組件的中央開孔對流,大大提升音圈、驅動磁以至音盆的散熱效率,不致因過熱而造成動態壓縮、失真。

箱體結構方面,箱內結合密集又厚重的垂直及水平支撐架構,更針對地於每一單元背後直接支撐(可參考Reference 5 Meta透視圖)。箱體結構支撐與單元背後獨立支撐相結合之下,牢固又更有效消地除多餘的諧振。前障板跟背板,更平衡地以螺絲杆拉緊,既可互相借力以抵消多餘能量,亦進一步鞏固箱體結構。

可能係我聽過最佳的

必須強調!今回在最新 The Reference 系身上的第 12 代 Uni-Q 同軸單元,跟先前 LS50 Meta 的實在大不同,屬最新設計的版本。我透過三路書架的 Reference 1 Meta 聽到,可能係我聽過最佳的同軸單元表現,高、中頻銜接似完全不著痕跡,無遮蔽效應,亦無高頻過早或過速滾降 / 衰減問題,高音明亮之餘伸展得順又盡。

在本社細 Hi-Fi 房那 140 方呎空間中橫闊地擺開一個稍為鈍角的等腰三角關係,兩 Reference 1 Meta 中軸距離 74 吋、高音到耳朵約 80 吋,一個相當典型本地家居條件的擺位格局。兩喇叭再拗入 Toe-in 大約 10 度,並替反射氣孔選用了長管(註)之下,聽著、聽著!忽然有一種有趣的感覺,就是不期然令我有正在「豪」玩高級三路喇叭的感覺!大家定會說,根本就係一隻二路同軸再加一低音的三路三單元嘛!的確係!但視覺上似兩單元,再加上是書架喇叭且由單柱腳架撐起,視覺上不似座地喇叭礙空間,因而構成如正在使用二路書架喇叭,卻有聽著高級三路喇叭的錯覺式反差。

(註)反射孔長或短管用途:長管約於 90、80Hz 後作緩緩滾降,短管約於 50、40Hz 後作快速滾降。籠統講法,聆聽空間較小用長管,較大用短管。實際講法,隨房間聲學模態及個人口味而定,得自行實試、比對。

反射孔長管:於大約 90、80Hz 後作緩緩滾降
反射孔短管:於大約 50、40Hz 後作快速滾降

同步入耳

Reference 1 Meta 在老金 E-5000 合併機驅動下,表現出高級三路喇叭的水準,由人聲、小提琴,聽到大型戶外音樂會以至交響曲都不成問題!它重播人聲的能力,不論是藝術歌曲式演譯如中文大學合唱團「唱自己的歌」裡的「狂潮」,抑或 Handel《Messiah》的〈Comfort ye my people〉或〈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不管是男聲或女聲、高音或低音、獨唱或合唱,演譯情緒變化皆細緻而流暢,能量強而細密之間無硬質或壓逼力下份外入耳,歌聲跟情緒同步入耳,正是高水準同軸單元帶來的享受!

有效範圍特別寬廣

Isabelle Faust《JS Bach – Sonatas & Partitas》的單一把小提琴錄音,再一次突顯高水準同軸單元之吸引,一把小提琴就在我面前,高低起落運弓之流暢俐落,一氣呵成的演譯情緒變化,加上小提琴該有的嘹亮響度,臨場感強烈之餘,提琴諧波以至堂音空氣也份外散得鮮活又寬廣。我更發現,這最新 Uni-Q 同軸單元的擴散力,更是既強又從容,結像更是超穩定且有效範圍特別寬廣,即使不改兩喇叭的 Toe-in 拗入角度之下,我刻意將聆聽點移前一呎、甚或兩呎,那小提琴的結像氣團及核心皆無明顯化大、走樣或失焦,依然實在又穩定。再以人聲去試,口形結像,亦一樣無明顯化大走樣或失焦,這意味在普遍家居擺位條件大都不會太寬鬆而引致聽距有限,即 6 呎乃常見、8 呎叫寬鬆、10 呎簡直要感恩之下,使用結像超穩定且有效範圍特別寬廣的 Reference 1 Meta,確實有利。

當再聽過大型戶外演唱會現場錄音如《Jason Mraz’s Beautiful Mess:Live on Earth》,大量觀眾下,人群高高低低的歡呼聲、叫喊聲,聲浪起落有致,如浪湧式的效果,又或 Riccardo Chailly 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演奏〈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的滿員強音大合奏場面,由此而產生「豪」玩高級三路喇叭的感覺,絕對係令人選用 Reference 1 Meta 的一大誘因、甚或最大賣點!

Reference 5 Meta 透視圖

還有選擇或同級對手嗎

Reference 1 Meta 實還有兩個叫我非常欣賞之處!一是,鋼琴高音鍵透過其 Uni-Q 同軸單元播出來,高音的能量感之好、反應之俐落、延伸力之強之鏗鏘,有光澤而又不失細節變化。二是,當管弦強音大合奏背後再有一連串輕擊定音鼓這複雜畫面之下,一切仍能來得有條不紊,不諱言,不太多三單元喇叭能夠兼顧,同價位中就更少見!消費不到七萬能換來上述在有限空間中「豪」玩高級三路喇叭的享受,市場還有其他選擇或同級對手嗎?

在小房間欣賞靚錄音的好選擇 – 何森

試音使用了 Accuphase E-5000 AB 類旗艦合併式擴音機,取其每聲道輸出 320W / 4Ω 及高達 1,000 的阻尼系數,以其強大的驅動力和控制力,驅動擺放在 140 呎小試音室中,靈敏度不高(85dB/W/m)、阻抗 4Ω 的 KEF Reference 1 Meta 應該綽綽有餘。音源使用長駐小試音室的 Luxman D-03X MQA-CD 機(被本刊評選為 2020 年度最超值的 CD 機)。

憑過往在大試音室使用 Accuphase C-3850 / C-3900前級 + P-7300 功放累積的經驗,我選用了 inakustik NF-1204 AIR 平衡線接 Accuphase E-5000,喇叭線用 inakustik LS-1204 AIR,兩條電源線都用 analysis plus Power Oval 2 MK II,以此組合起步,首先我要尋找 Reference 1 Meta 在細房裡的最佳擺放位置。

過去兩年我在大房播放次數最多的兩張考牌碟,是《Audiophile Analog Collection VOL.1》和《VOL.2》。把兩張 CD 各選幾段聽了一次,試聽過程中移動了兩隻 Reference 1 Meta多次。幸好那隻可灌沙的原裝金屬腳架是以四枚螺絲鎖緊 Reference 1 Meta 的聲箱底板,我一個人搬動總重量達 57.6 磅的連腳架 Reference 1 Meta 仍可輕鬆應付。由於 Accuphase E-5000 的能量強大,低頻量感豐富充足,音場 / 音像尺碼比一般合併式擴音機闊大,全頻聲音密度高,Reference 1 Meta 在細房可以盡量拉闊來擺,考慮到要平衡它們與其後牆及皇帝位的距離,它們最終的擺位是左、右同軸單元軸心相距 81 吋,面板距離其後方的 CD 架表面 33 吋(右聲道),距離其後方的光牆 38 吋(左聲道),距離皇帝位上我的左、右耳各 84 吋。我把房間的天花燈關掉,我聽到各種樂器的發音位置因應不同的錄音而改變,由極左至極右,由前排到深入後牆深處的最後排,音像的大小比例感、前後左右位置感與距離感都令我十分滿意。我在 140 呎小房間內原來也可以聽到上述兩張考牌 CD 的超凡脫俗音質,KEF Reference 1 Meta 這款三路書架式揚聲器絕對有料到!Accuphase E-5000 亦立下大功,低頻的力感已接近令人吃不消,低頻的量感已接近過載的邊緣,重低頻的下潛力也接近 Reference 1 Meta 能力所及的極限。

在試聽的過程中,我發覺《Audiophile Analog Collection VOL.1》track 3 的希臘傳統撥弦樂器 Bouzouki 發出的撥弦聲不是我聽慣的清爽、短促而具彈性,track 10 的手風琴也稍欠我熟悉的輕快和生動活潑感,高音的清晰透明度仍有改善空間。我試換接 E-5000 的電源線,試了四條售價由幾千元到兩萬元的常用電源線,結果發現 GigaWatt LC-2 MK 3 最夾聲,撥弦聲更爽彈、手風琴聲更活潑,全頻其他各種 acoustic 樂器的聲音最正確。

Reference 1 Meta 的高音分析力、往上的延伸力、重播各類金屬樂器的應有金屬質感、對微細弱音的捕捉能力,以一對只售七萬港元的三路揚聲器而言,我已經完全收貨,沒有任何不足或不滿意。它的高音沒有過於光輝及銳利,但又不啞不暗不鈍,我以大音量聽 track 1《Pink Panther》,明亮的銅管樂聲沒有吵耳感,金屬管樂器的質感強烈,前、後層次分明,定位清晰,敲擊樂器在左後方的位置明確。「大聲也不惡」是它的優點,我討厭「大聲發惡」的高音,尤其在小房間內耳朵距離高音單元只得7呎!

Reference 1 Meta 重播鋼琴的件頭感完全超出其聲箱體積的限制,聽《Signature Audiophile Instrumentals》track 2 的雙鋼琴(Yamaha + Steinway),沒有同體積書架揚聲器那種迷你鋼琴音像,我聽到細房中難得一聽的大型 Steinway 鋼琴件頭感,按鍵的敲擊聲具正確的機械性,琴身的木頭味共鳴聲不缺,高音沒有暗啞,近咪式錄音的 Steinway 大鋼琴音色華麗,靚聲!

播同 CD track 3、4,Ayako Ichimaru 拉奏的小提琴,音色甜美嬌俏,非常悅耳,聽出耳油。伴奏的鋼弦 acoustic 結他聲粒粒清,像真度高,鋼弦的金屬質感濃烈,令我越聽越喜歡 Reference 1 Meta 的高音質素,它們把高分析力、高像真度、自然悅耳的音色取得極佳的平衡,特別要點讚的是大聲重播仍保持悅耳動聽感。廠方宣稱 MAT 技術的「吸音迷宮」可將高音振膜背波重播 620Hz 以上頻率的 99% 多餘聲音完全吸掉,我深信這就是第 12 代 Uni-Q 同軸驅動單元帶來的突破性音質躍進,即使以高音壓輸出仍能保持最低的失真,廠方規格說明總諧波失真(90dB/1m)低於 0.1%,2KHz ~ 20KHz,這絕非紙上談兵,我是親耳聽得到!

Reference 1 Meta 重播男聲、女聲也是頂呱呱的好聽!第 12 代的 Uni-Q 單元負責重播 450Hz ~ 35KHz頻 段,2.1KHz 分頻點將高音與中音完美地無縫連接,相位失真近乎零,因此重播人聲的口形與單點發聲的聲音擴散感,真係與別不同,我在家聽了 12 年 Uni-Q 單元(Reference 207/2),一聽 Reference 1 Meta 重播人聲便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歸屬感、親暱感,我覺得十分討好,非常動聽。《VOL.1》、《VOL.2》出現的 Sonny Boy Williamson(豆沙喉)講話聲有極度自然的真實感、Shirley Horn 於 1987 年錄的《Dindi》有迷人的豐富情感與精湛的唱功、教堂女高音有單點發音然後向高空擴散的豐富堂音現場感……錄音質素越高,Reference 1 Meta 重播出的歌聲便越覺逼真和原音。同軸高 / 中音單元單點發音的優點是人聲的口形也是單點發出,不會大口,不會化為一團。

Reference 1 Meta 的低音量感與下潛力均超越了同體積書架式揚聲器的框框。一隻直徑 6 吋半的鋁盤低音單元專責 450Hz 以下至 40Hz(-6dB)的低頻,配合低音反射式設計,裝上長調諧管後超低頻可延伸至 37Hz(-6dB)。我覺得喜歡聽抽鼓及搖滾樂的朋友可以另覓 8 吋低音的座地喇叭。但它重播 double bass 竟然有驚喜。從沒有聽過一款書架式揚聲器重播 double bass 可以有如此厲害的低頻量感與往下延伸的沉厚低頻質感。《VOL.2》track 3 的管風琴真的嚇我一跳,6 吋半鋁盤低音書架式聲箱竟然可以重播出教堂管風琴的極低頻似模似樣,今次使我大開耳界。同碟 track 7 的 double bass 彈撥聲充滿彈力,沉厚感佳。重播《Dynamic Experience Volume 2》track 4 Kraftwerk 德國電音組合以電子合成器炮製的低音,Reference 1 Meta 的瞬變極快,一下一下脈沖式的低頻聽來十分過癮。同碟出現的電 bass 亦有充足的低頻量感墊底與高密度感,令我不得不佩服其設計團隊的才華!以上文字只反映出 Luxman D-03X + Accuphase E-5000 的聲音表現,換了其他 CD 機及擴音機,我可能又會有新發現!

過去 26 年半以來,我在這個小試音室試聽過很多不同品牌和設計的書架式揚聲器,印象中從未聽過一款書架式揚聲器只有像 KEF Reference 1 Meta 般的體積,而具有像三路分音座地式揚聲器般的濶頻寬與低音下潛力 / 量感,反映出 KEF Reference 1 Meta 肯定是一款設計具突破性的書架式揚聲器。再者,印象中也沒有一款書架式揚聲器可以吸引我連續聽了七小時,越調越覺得它們好聲,越聽越喜歡,其好聲程度令我聯想到:假如他日我退燒,在家中只能利用一間約 140 呎的 Hi Fi 房聽音樂,我會首選 KEF Reference 1 Meta!

充份體驗 Meta 的升值潛質 – 珍納

在電腦鍵入 Meta,相信大部分立即會聯想到《面書》的「元宇宙」,KEF 也建立起他們的 Meta,誰先誰後,不得而知,廠方的「元宇宙」之名,其實取材自他們去年推出的 MAT 專利技術 – Metamaterial Absorption Technology,簡稱迷宮管道,因為它的外形貌似我們小時候玩的小遊戲走珠迷宮。KEF 工程師在一個 11mm 厚圓餅之內,設計了三十條吸收不同頻率餘波的迷宮結構管道,將高音振膜背波的多餘能量吸走,效率高達 99%!即是說,KEF 在其招牌 Uni-Q 同軸單元以外,又多了一個值得推崇的招牌 Meta!

今次試聽,選來了迷倒不少發燒友的金嗓子合併機 E-5000 配搭一對 Reference 1 Meta。接 Luxman D-03X CD 機用 Analysis Plus Power Oval 2 MK2 電源線,一對平衡訊號線用 inakustik Referenz NF-1204 AIR;接金嗓子電源線用 Gigawatt LC-2 MK3,喇叭線用 inakustik Referenz LS-1204 AIR。

除了加入 MAT 技術,Reference 1 Meta 的 Uni-Q 已更新至第 12 代最新版本,與 Reference 1 並不相同。同軸單元是一種理想崇高,設計艱難的技術,即使技術發展至今天,能夠真正讓我感到心往神馳的同軸單元技術之中,三隻手指可數,Uni-Q 是其一。不能否認,Uni-Q 有其獨特的音色,清甜爽敏。

聽 Peter, Paul & Mary《In These Times》,今次三人呈現出準確清晰的結像,人聲厚潤豐滿,也擁 有Uni-Q 一貫的蜜味,小結他弦線有厚度,清透中帶著韌力,指法韌性中帶一份和諧感。數年前,筆者測試過 Reference 5,我認為新一代 Uni-Q 的清晰與純和感有進步,聽民歌,滲出了上一代並不太明顯的文化氣息,文藝味道,不能同日而語!。

Pink Martini《A Retrospective》〔Una Notte A Napoli〕,小提琴起奏,通透中,泛音強烈,聲音潤甜清厚,質感強烈。人聲加入,和諧飽滿厚肉,與右側的小提琴,在悠閒與文化氣息豐盛的拿坡里空氣中,滲透著一份幸福甜味的感受。必聽〔Donde Estas Yolanda〕的爽快拉丁風情中,沒有過速過急的感受,空氣中有一定的濕度,不乾燥,更不濕滯,而是大概 70% 濕度,舒服甜潤。人聲不帶任何惡形惡相,輕快舒爽,管樂也有一種甜度,歌聲有力有動感,前後清楚,沒有誇張的喉底聲或口水聲,女歌手一氣呵成的演唱魅力,讓同軸單元的優勢盡情發揮!

2V1G《第三次心動》,結他弦聲靈動中有著清敏甜蜜的感動,人聲的清甜讓我聽得輕鬆寫意,女歌手嗓音從容自若,〔be your love〕幻想中的蜜意夠清、夠濃,美得動人。〔聽海〕的情感並不深鬱,而是帶著一種淡然沉澱的情感,慢中有細,靜中有著眼眶微滲淚水的動人。Luxman + Accuphase + Reference 1 Meta 的聲音甜蜜,感情豐富和諧而不沉鬱,也沒有過份激烈的情緒,沒有過多過濃的泛音,高音不飆不過度銳利,而是有潤美的光澤感,又如樂器的高質素拋光感。聽中、慢板歌曲,極容易沉浸其中!聽 2V1G,有著欲罷不能,要一曲接一曲聽過夠的吸引力!

聽到不能罷手的還有 Jason Mraz《Mr. A-Z》,錄音的乾淨、人聲的甜厚清爽、敲擊樂彈中有韌的力量,再加上腳鼓低頻那陣淺透式的蔓延力。Reference 1 Meta 良好的靈敏度,透過金嗓子每 0.5dB 為一級的音量,聽到了微細的變化,每一曲,也應該調校出最恰當的音量重播。

《The Perlman Sound》,Perlman 演出 Mendelsson 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不嬌不尖,卻有足夠而有細滑感的銳利度,擦弦與琴箱之間的共鳴感濃郁,樂團起奏,前、後排分明,而高音保持著甜美感!

Reference 1 Meta 的戲劇味,可見於《THE H8FUL EIGHT》的電影原聲大碟中,Track 1 音樂細節有濃重與蔓延力的低頻,音樂動態對比鮮明,那音樂滲出的詭異殺氣有濃郁的氣氛,樂器之間有明顯的分離度,低音提琴抽拉的動作肉緊。我期待讓 Reference 1 Meta 組成一套 5.1 系統讓我再聽過夠!

銅管樂容易播得惡形惡相,今次播 Canadian Brass《Legends》〔Fanfare for the Common Man〕,定音鼓播出了規模感,小號的輝度明朗,吹動變化細緻而流暢,大號的動感,有噴出來之味,多重銅管層次,聽出了場面與氣勢,在大音壓下,沒有讓我感到耳朵被傷害或不舒服的動感,藉著 Reference 1 Meta 聽管樂,是一種享受!

由 Reference 1 到 Reference 1 Meta,筆者認為一個最重要、最明顯的變化,是重播鋼琴演奏。由前輩的經驗到我自己去感受,鋼琴從來是最難播得出色的類型,不計鋼琴音色這回事,音域闊、件頭有大有小、場面形態,也考究揚聲器各路單元之間的無縫銜接。

先聽 Klára Würtz 演出舒伯特,三角琴的份量感以書架式揚聲器而言,呈現出令人信服的規模,琴鍵起落輕重對比強烈,激動與輕巧拉出了強烈的對比,情緒、氣氛濃烈,由低音到高音到加上踏板的演出,音樂的變化流暢、順耳,沒有聽到明顯的高中低頻在銜接上呈現出任何弱點。可聽鋼琴,令 Reference 1 Meta 有著令我刮目相看的優勢!

換上 Alexandre Tharaud《Autograph》演出﹝Rachmaninov﹞,鋼琴再大一個碼,男士壓下琴鍵的氣勢與能量更具爆發力,他的演出有狂野感,是溫文爾雅之士被激發出強烈情緒後激起的強烈能量,琴音原始、狂野、激動、忿怒、不滿,用聲繪情,感情濃郁強烈!

作為一對書架式揚聲器,Reference 1 Meta 的表現可以說是相當全面,當然,它的強項會是人聲、獨奏至小型樂團的演出,也特別適合喜歡中、慢板音樂的樂迷!

Meta 黑科技 – 陳偉昌

對於上一代 KEF Reference 系列的技術重點,實在記憶猶新,也許是兩代旗艦的變化太大了,一下子由弧形聲箱、大低音單元、典雅與創新並重,變成了(相對)細低音、方正聲箱、冷調子的科技感外觀;然後用諧震遠低於 MDF 的合成物料製造前障板;將第一代 LS 50 那種彈性物料低音反射導管,變成長、短兩款,可以自行更換,而香港的影音評論者,幾乎一面倒認為短管比較全面;當然還有當時最新版本的 Uni-Q 同軸單元。

如果沒有翻查日子,實在想不起原來上一代 Reference 系列是 2014 年推出。還記得當年與同文珍納一起試聽 Reference 5,發現它的垂直擴散被嚴格控制,同時找到一個中高音峰值,在播放某個頻率 / 頻段時(播鋼琴會非常容易出現),會聽到一種尖銳金屬感,因此記憶十分深刻。

KEF 一開始宣布 MAT(Metamaterial Absorption Technology)時,應用在兩款第二代 LS 50,兩代 LS 50 的音質差距出乎意料地明顯,不過當時未有特意去猜測,MAT 佔去多少功勞,畢竟同時還有很多設計改進,很難計算出單一技術佔整體表現的比率。

然而,來到 Reference 1 Meta,之前提到在 Reference 5 身上感受到的垂直指向角度、中高音峰值,都得到圓滿解決,尤其是後者。

這道峰值帶來的尖銳金屬感,在試聽 Reference 5 時感到有點困擾,所以面對 Reference 1 Meta 時,特意去聽多張鋼琴獨奏專輯,包括 Alexandre Tharaud 的《Autograph》,發現這個峰值完全消失之餘,亦聽到頻響曲線比以前來得線性,而且由中高音開始,就變得極為寧靜,讓不少以往沒有留意的訊息,現在都輕易聽得到,訊息量非常之大,又不會失去細緻。很明顯,這就是 MAT 的功勞。

從第一代 LS 50 開始,聲音能量,特別是中低音分量超出差不多體積的競爭對手,就成為了 KEF 部分型號的特色。原因除了彈性導管之外,利用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去計算內部支架安排,以及在支架與聲箱壁之間的連接方法等等,都是聲勢大於其體積的部分原因。

來到 Reference 1 Meta,仍然聽到這項優點,而且密度與控制力更為出色,令鋼琴形體不但夠大、夠重,更有清晰輪廓,又不會過分銳利。中低音也順利與低音銜接,令中低開始向下的頻段,都有豐富量感,是受控地豐厚,下潛亦有驚喜。

Reference 1 Meta 不負「Reference」之名,比上一代中性得多,音色鮮艷程度亦然,所以 Accuphase E-5000 的音色影響就非常明顯。在高音部分那種晶瑩甜美,又帶着一絲微暖,除了因為 Tharaud 的獨特演繹,就是 Accuphase 合併機的影響。此外,當 Tharaud 演奏法國音樂,馬上就聯想到法國鋼琴學派著名的「Jeu perlé」(似珍珠的)音色。顯然,Reference 1 Meta 的表達能力極為出色。

另一張感受到 Reference 1 Meta 高超分析力、音色寬廣度的專輯,是《Spheres》。最需要留意的當然是 Daniel Hope 那一手帶明顯金屬感的小提琴。如果是上一代 Reference,這種金屬感或許會觸及到剛才提及的峰值,而出現尖銳感。不過這對是 Reference 1 Meta,非但沒有峰值問題,更連帶以前沒有留意到、不同把位會有不同質感與不同共鳴感等細節,即是 Hope 拉奏高音時會出現亮麗金屬感、較低音域時就會聽到共鳴箱的木質感,受惠於 Reference 1 Meta 色域夠廣,這種音色變化都更為明顯。

接下來被吸引到是音場闊度和深度。樂團與合唱團登場,馬上形成一個清晰的扇型列陣,將獨奏者圍住。而樂團本身各個聲部,都有出色規模感,不是融合成一大把提琴。現在這種擺位,音場已經輕鬆超出兩側。以其聲音密度和甩箱能力,其實可以把一對 Reference 1 Meta 拉得更闊,音場會更加壯觀,又不需要擔心密度不足、結像不清等問題,對於無法移走客廳電視櫃的發燒友來說,是一項福音。

更吸引的是深度,試音時 Reference 1 Meta 背板與它的背牆只有一呎左右距離,不過聽到的深度遠遠超過一呎,縱深層次清楚,此項優點又是環境鬥士福音。

誠然,Reference 1 Meta 不算是小書架,只是甩箱和結像能力根本就是同級水準,即是非常容易擺位。聲音能量、音像大小、低音厚度則不遜於小型座地,同樣是環境鬥士福音。

以往聽過一些聲勢大於體積的揚聲器,為數不少只是中低音量感出奇地多,帶出了誇張音效,而不是真正的箱細聲大。Reference 1 Meta 不是這種低手,它是全頻量感都算得上平均,所以出來的效果是平均地高密度,頻響曲線平順,聽感也十分自然。

不得不提是人聲,這是同軸單元強項,特別是 Uni-Q。選播 L’Arpeggiata 的《Los Pajaros Perdidos》,入面的人聲收音,沒有專屬收音咪,亦沒有要求歌手在收音咪前企定定,所以出色的揚聲器,可以令你聽到歌手走動軌跡,Reference 1 Meta 則更進一步,歌手走動時面向左還是右,都聽得一清二楚,這是相位準確的威力。

口形方面,密度高低口形可稱得上細小,卻無損嘴唇、吞頭等動作的清晰度,同時又沒有銳化齒音與口水聲,令人聲細節再多,都仍然保持細緻。

人聲爆發力出色,而且瞬變的過程也同樣清楚,是快不是急,又容易讓聆聽者接收。

Reference 1 Meta 可大可小,編制較細的歌曲固然好聽,不過最吸引的還是大場面。畢竟,能夠在細空間展現大音場、大氣勢,而且結像清晰、層次分明,能量是受控地豐厚,才是真正難得。這對揚聲器和 Accuphase E-5000、Luxman D-03X 極之合拍,要像真有像真,要動聽亦一樣有,更是高明的潤飾提味,令音樂由動聽升級至感動。

總代理:KEF Hong Kong 售價:HK$69,800(Reference 1 Meta / 對)、HK$9,800(S-RF1 腳架 / 對)